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映衬,这种写作技巧叫做反衬。《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蔺相如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较多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映衬,这种写作技巧叫做反衬。《廉颇蔺相如  相似文献   

3.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一生行事极多,不可能一一罗列,只能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故事。仅仅通过这三个典型故事,就已经把蔺相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他的“智”和“勇”跃然纸上。在“完璧归赵”这一情节中,蔺相如首先有审时度势之智,“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汉以前的历史散文主要是写历史事件。《史记》则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体现历史事件。这是由历史散文进到传记文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为其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划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这篇传记,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人物刻划上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除了主要人物蔺相如廉颇之外,其实缪贤、赵王、秦王这三个人的形象也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去分析探究。先说缪贤。他的身份是赵宦者令,主要事件是荐贤,推荐蔺相如"报秦",光推荐这一项就堪称伯乐,关键是他为了推荐蔺相如,曝出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他竟曾有过叛逃离国的念头。你想想,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把一个天大的隐秘袒露出来,想必也是醉了。没有相当的勇气,没有为国担当的责任,谁愿自曝己丑?  相似文献   

6.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廉颇和蔺相如的刻画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欲扬先抑,利用多种反差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二是抓住细节,通过重笔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刘先军 《湖南教育》2002,(17):37-37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现就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赏析一二。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  相似文献   

9.
陈煜 《现代语文》2006,(5):20-20
司马迁的《史记》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展现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笔法精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学语教材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取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篇中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深明大义,廉颇的骁勇善战以及知错就改的可贵性格分别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件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司马迁着力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技艺高超,使人物鲜活生动,如在眼前。这篇章中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人物,其中,“秦王”的形象尤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自学目的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学习通过故事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引导1、了解有关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相似文献   

11.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是以战国末期秦赵两国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写出将相之间从不和到和这一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崇高品质,赞扬了廉颇深明大  相似文献   

12.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  相似文献   

13.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蔺相如与廉颇身上,对这两个人物作这样那样的分析评价。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个人物也应予以重视,他,就是宦者令缪贤。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虽然是一个次要人物,着墨不多,却不可或缺。第一,是缪贤的荐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三个故事都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就“完璧归赵”说,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分别概括为“秦王以城易璧,赵王一筹莫展”,“缪贤举荐人才,相如奉璧…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原传先后记叙了赵国好几个主要的将相,课文只选了原传的第一部分。由于这部分集中笔力描写蔺相如。所以我们就以蔺相如为主。分析一下这篇课文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艺术。(一)蔺相如与廉颇的对比文章一开始,简略地介绍廉、蔺  相似文献   

15.
纵观蔺相如的智勇,总觉得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蔺相如所希望的与所作的努力,只是不受骗、不受欺、不被侵、维持现状而已。这是一种处弱立安的选择,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发愤张扬,表现出令人感佩的智勇行为。蔺相如是一个处弱立安的人物,为人不事张扬。他不像战国时期其他的策士智者,求功名,重利禄,纵横捭阖,搅动时局,而只是求安定,息事端,保一方平安。这是蔺相如的人生选择,《列传》中对他事迹的叙述也正是这样定位的。开头写蔺相如只是一个宦者令缪贤门下的食客,他不是去投靠赵国当时的公子平原君或其他有权势的贵族豪门,而是寄食于太…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人物或事物,作为陪衬,这种修辞方法叫衬托。衬托,按主要事物和起衬托作用的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分为三种:映衬(反衬)、陪衬(正衬)和烘托。  相似文献   

17.
<正>《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展现司马迁写人艺术的经典篇目,生动地刻画了蔺相如、廉颇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缪贤、赵王、秦王等次要人物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蔺相如出场前,司马迁安排了缪贤举荐的情节。为了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缪贤主动向赵王坦白了自己曾经打算逃亡到燕国的计划。在古代封建社会,这无疑是欺君大罪。缪贤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做出这等行为?这一情节的存在是否合情合理?司马迁为何要如此写?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从而成为打开这篇文本的新钥匙。一、情节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以司马迁的生死观和士节观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气氛,借此来激活课堂,发掘学生潜能。可有些课例并不如执教者所愿,常给人一些困惑和反思。一、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讨论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师: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生1:我认为蔺相如能想到赵国的安危,处处避让廉颇的挑衅,顾全大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2:我觉得蔺相如深明大义、心胸宽广,就连处处刁难他的廉颇也不得不佩服说:“你真是个深明大义…  相似文献   

20.
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主题思想的分析,过去大都着眼于节选《廉颇蔺相如列传》,强调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歌颂了蔺相如对秦斗争的机智勇敢,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质;赞扬廉颇忠于祖国,勇于改过的精神。从局部看,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从全篇看,就不够全面了。《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多人合传,全篇写了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五个人物。通过这五个人物的传略,反映了赵国从赵惠文王到赵王迁七十年间的兴亡史,反映了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强调君主善于举贤授能,知人善任,国家就强盛;君主良莠不分,忠奸不辨,国家就败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