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业成就是影响现代社会人才选拔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是影响学业成就最重要的因素。而义务教育是国家或社会以及所有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应平等受到充分的教育,均获得符合义务教育标准的学业成就。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对安徽省66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的关系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学阶段家庭背景诸因素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性不显著,初中阶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水平、教养方式、家庭气氛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投入高低对其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并且探讨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班级和家庭心理气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考察班级及家庭心理气氛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学业成就和长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实证依据,以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课堂心理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较明显的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敌对、恐怖、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健康对学业成就存在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业成就较高,反之较低。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训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所以,健康的心理应该成为新世纪教师素质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修养对课堂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心境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可促进课堂心理气氛美妙和谐,教师科学的认识论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耐挫能力有助于课堂心理气氛轻松愉快,教师堪称楷模的道德风尚是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础。总之,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是课堂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关键,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7.
范源清 《中国德育》2007,2(6):54-55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由于其教育能力低下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家庭气氛下子女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龚耀先修订的EPQ(儿童版)对200名不同家庭气氛下的子女进行测量,并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考察不同家庭气氛下子女的人格特征.结果发现在外倾性分量表上,男性被试得分高于女性被试,城镇被试得分高于农村被试,且差异显著;而且不同家庭气氛下的被试在神经质和精神质分量表上的得分也存在差异,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和谐型家庭气氛比冲突型和离散型家庭气氛更有利于子女良好人格特征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单亲子女学业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了家庭结构、经济压力、家庭冲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单亲子女学业的影响,指出贫困、家庭结构缺陷、家庭冲突和情绪并不直接导致单亲教养失败。家庭情绪、父母对子女的学业期待与参与程度、提供资源和支持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间接变量,学业自我概念是直接变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同伴交往、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文化环境对单亲子女的成长影响更多;对单亲子女人格和社会情感的教育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有一般学习问题,存在认知技能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学业成绩低下,或其智力与学业成就水平差距较大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焦虑,意志薄弱,人格适应不良等。但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和教育教学干预措施的影响,其不良状态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本文从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学校学风问题是师生共同的问题,学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学风问题既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加强学风建设必须从严管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抓工作作风来促进学生学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起直接作用;适应性通过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作用。(2)从学业成绩分组来看,对高分组的小学生而言,个性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认知和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对中等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个性、适应性都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对低分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个性、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16P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医科大学新生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有显著差异;2.家庭的组织性、知识性、道德性、亲密度和独立性好,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得分较高;3.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好的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较多;4.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性差的家庭,学生消极应对方式较明显。结论: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我们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善于营造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精心装扮居室,携同孩子一起学习,与孩子在一起玩出学问,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容纳他人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廉问卷对45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三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惑、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2):主观幸福疼、心理健康、容纳他人在家庭气氛、学业成绩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人际容纳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3)心理健康、积极情感、被他人容纳、人际和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个体的学业成就是一个受其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的复杂体系,结合学业成就有关的研究,构建了学业成就的评价模型。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模型做出了系统的评价,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评价实例及其过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是合理的,运用此方法对学业成就进行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自我提升是个体对自己不切实际的一种积极评价或过高评价,是个体在自我认识和社会比较中努力保持和提升自我的一种倾向,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成绩表现、人际交往及任务选择等多方面,同时自我提升的水平和表现形式又受到文化差异、自尊、人格特质以及人际关系和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在自我提升的研究中,还存在着概念不统一、测量方法多样、结构不明确、实证研究少、样本群体单一以及对任务选择和成绩表现的作用探讨较少等问题,未来研究可在这些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8.
促进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新一轮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本文剖析了基于轻负高质的中小学生学业效能的内涵,构建基于学业质量、学习生活质量的学业效能评价框架,并探索了学业效能提升的路径及围绕课堂、作业、评价、情感、课程、教师六个操作点的具体方法。这可以成为减负突围的一种尝试,也是构建绿色学业的一种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人格完善与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人格完善与心理健康促进着和谐课堂心理气氛和融洽师生关系的形成;影响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完善和心理健康;同时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理论的高校学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一种高校学风综合评价方法问题。给出高校学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并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与灰色理论的知识,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的高校学风综合评价模型与算法。并以3个院(系)学风建设评价给出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