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蝇繁殖迅速,培养较易,是中学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1982年春我校从广州引进四个品系的果蝇,用简易的温箱培养,使果蝇安全地越过了几个冬夏,对生物教学起了积极的作用。果蝇生长最适温度是20°—25℃,不能低于15℃,也不能高于28℃。我校无恒温箱,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果蝇及其幼虫的饲养方法,并对作为中国林蛙的饲料所具备一些特点作了说明。同时,通过果蝇的饲养和在经济动物养殖中的试验,提出了作为饲料动物必备的几个条件,为寻找和发掘新的饲料动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06,31(2):78-78
据东方网2005年8月14日消息,加利福尼大学科学家在于2005年8月1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说,果蝇体内的一个被称为“宿醉”的基因与果蝇对酒精的耐受能力有关。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果蝇放入一个圆筒内,筒内壁设置了几个台阶。当研究人员向圆筒内释放酒精蒸气后,果蝇就会像人喝酒后那样,缺乏协调和丧失平衡能力,从高处的台阶一级级往下跌落。  相似文献   

4.
设定三个光照强度梯度,分别对三种基因型的果蝇进行三个时间梯度的光照培养,暗培养作对照,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时,6h/d和24h/d的光照时间内不同光照强度间果蝇的发生量差异极显著(P<0.01),12h/d不同强度的光照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果蝇对光照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模式生物果蝇为实验材料,包括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两种不同的品系,以0.05mg/mL、0.1mg/mL、0.5mg/mL、1 mg/mL四个不同浓度梯度的CuSO4染毒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培养果蝇,以其F1代果蝇的生长发育速度、雌雄比例、亲本的生殖能力作为测量终点,探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果蝇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mL组对卵具有致死效应,在不致死浓度范围内,随着铜离子的浓度增加,果蝇从卵发育为成虫的速度越慢,且生殖能力越低.含有CuSO4的培养基培养的果蝇其F1代果蝇的雌雄比例也高于空白组.可见铜离子对果蝇具有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6.
<正>1试题引发思考例题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1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D)A.图1表示1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B.箭头所指处由1个DNA分子构成C.染色体上1条横纹代表1个基因D.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分析一般认为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即果蝇幼虫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  相似文献   

7.
观察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观察中,传统实验方法因为种种原因效果较差。本文阐述了该实验的几点改进意见,用酒糟作诱饵培养果蝇,低温处理三龄幼虫等。实践证明,改革后材料易得,步骤简洁,所制装片清晰,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题目在医学生物学试验中,经常以果蝇作为试验对象,一个关有6只果蝇的笼子里,不慎混人了两只苍蝇(此时笼内共有8只蝇子:6只果蝇和2只苍蝇),只好把笼子打开一个小孔,让蝇子一只一只地往外飞,直到两只苍蝇都飞出,再关闭小孔.以ξ表示笼内还剩下的果蝇的只数.  相似文献   

9.
生物课上,我给高二的学生讲《性别的决定》一课。其中有如下内容:生物是有雌雄之别的,这就是性别。而他们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于染色体的概念学生们是知道的,所以我就请他们翻到书上的示意图,比较后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雌性果蝇和雄性果蝇有几对染色体相同,几对染色体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题目在医学生物学试验中,经常以果蝇作为试验对象,一个关有6只果蝇的笼子里,不慎混入了两只苍蝇(此时笼内共有8只蝇子:6只果蝇和2只苍蝇),只好把笼子打开一个小孔,让蝇子一只一只地往外飞,直到两只苍蝇都飞出,再关闭小孔.以ξ表示笼内还剩下的果蝇的只数.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两个男孩子打架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相互拳打脚踢;而女孩子打架,常常会互揪头发。为什么男女打架的方式不一样?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爱德华·克拉维茨希望通过果蝇来寻找答案。果蝇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实验动物。由于果蝇的DNA密码已经被成功破译,因此科学家能够通过DNA来研究果蝇的一些行为。克拉维茨发现,是一种特定的基固决定了雌雄果蝇不同的打架方式。  相似文献   

12.
果蝇的观察处理及性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顺利地做好实验,现将果蝇的观察处理方法及雌雄果蝇的鉴别作一介绍。一、果蝇的观察处理对果蝇进行检查吋,可用乙醚麻醉,使它保持静止状态。因果蝇对乙醚很敏感,极易麻醉,深度看实验要求而定,作种蝇以轻度麻醉为宜,做观察可深度麻醉,致死也无妨。果蝇翅膀外展45°角表示已死亡。二、果蝇的性别鉴定果蝇有雌雄之分,幼虫期区别较难,成虫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中生物实验课要普遍选做果蝇唾腺染色体实验还有些困难。原因之一是果蝇实验材料来源无着落。作者于1986年开始对武汉地区的果蝇进行调查。发现本地果蝇资源丰富,适应性强,一些常见种很容易采到,是大可利用的本地资源。因此建议各地中学生物教师应重视对本地果蝇的调查。这既可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就地解决果蝇实验材料来源问题,又可供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弄清本地果蝇资源,为国家提供一些基本的资料。现将果蝇的室外  相似文献   

14.
李湘涛 《科技文萃》2001,(2):160-161
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比普通苍蝇小得多,成虫的身长只有3~4毫米,如同米粒一样。它的体色一般为淡黄色,复眼红色,触角第三节为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为羽状。它仅有一对翅膀,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双翅目、果蝇科。果蝇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世界,通常喜欢在腐烂的水果和发酵物的周围飞舞,幼虫亦生活其中。 果蝇堪称生物界中的“好色之徒”,每两周内就能繁殖出新的一代。雄性果蝇和雌性果蝇的形态有所不同。雌果蝇的腹部有六条易见的环节,而雄果蝇只有五节,在雄果蝇跗关节前端的表面约有10个黑色的坚硬鬃毛流苏,称为性梳,在雌体上则没有这些性梳。果蝇的求爱方式很奇特,雌果蝇能够用胸触角来聆听雄果蝇用翅膀发出的求爱“情歌”,不同种类的雄果蝇都会各自演唱着不同曲调的“情歌”。这种“情歌”一般表示两种信息:其一是诉说自己的同类在求爱,其二是告诉雌果蝇自己正是它的“如意郎君”。雌果蝇听了“情歌”以后也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与其情投意合,双方结成“情侣”;另一种是认为曲调不够“刺激”就会扬长而去。 动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根微电极插进雌果蝇的触角内,同时记录下它的神经冲动传递情况和雄果蝇“情歌”的时间过程。结果发现,雌果蝇的触角对“情歌”的反应是多么美妙,它不仅能够将“情歌”十分精确地“译成”神经系统使用的特殊信息,而且还能够将“情歌”的每一个细节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大脑中去,做出反应。由此可见,果蝇虽然是较低等的动物,可是它们却有着十分复杂、结构精密的信息系统。 果蝇分布范围大,容易采集和培养,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并且形态各不相同,易于区别。更为重要的是,果蝇的突变性状特别多,如体色(灰、黑)、眼色(红、白)、翅长(长、短)等,适宜于用作科学实验材料,尤其受到遗传学家的“宠爱”。  相似文献   

15.
<正>果蝇,因为它的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明显而成为众多遗传学家们手中的实验材料,针对果蝇的实验现象、结果和数据等也成为高考生物出题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2014年山东卷理综生物试题又考到关于果蝇的问题,考试时读懂题,认真思考,就能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例如:(2014年山东理综)2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  相似文献   

16.
笔者针对中学生物教学谈谈做好“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实验的注意事项及体会.1、材料的准备此实验可用野生果蝇为材料.在秋天可用腐烂发酵的水果来诱捕野生果蝇.以葡萄效果最佳.将成熟葡萄的果皮剥开放在广口瓶里,置于室外背阴、无风的地方.不久便有果蝇飞到瓶中,直接把诱捕到的果蝇转到实验用培养基中会引起培养基发霉.为降低培养基霉变的可能性,可将同样大小的消过毒的广口瓶的瓶口与诱捕瓶的瓶口对接.振动诱捕瓶将果蝇赶入消过毒的广口瓶中.让果蝇在消毒中爬行一、二个小时后转入另一消毒瓶中.再过一、二小时后转入实验培养基中培养.2、幼虫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由大量可移动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的方式组成,信息通过节点进行多跳传输.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上,传统的节点部署策略会出现部署速度慢,覆盖范围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本文将提出一种改进的果蝇算法,实现网络覆盖的优化.果蝇算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计算量较小,运行时间短,算法复杂度低,且寻优精度较高等.本文将果蝇算法与WSN覆盖模型相结合,可以快速实现节点布局优化,得到更高的网络覆盖率.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可以看出改进果蝇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寻优性能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算法.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了果蝇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遗传距离的测定,选择白眼小翘的果蝇做为母本,母本必须为处女蝇,红眼长翅果蝇为父本,进行杂交培养,最终得到四种果蝇类型:红眼长翅果蝇,白眼小翅果蝇,红眼小翅果蝇,白眼长翅果蝇.并对果蝇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遗传距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果蝇的小翅基因与焦刚毛基因闻的重组率为24%,遗传距离为24cM.  相似文献   

19.
果蝇的饲养     
果蝇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是遗传实验的好材料.高中生物教材讲“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时,是以果蝇为例的.尤其是“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的巨大染色体实验”,要求用果蝇的三龄幼虫作实验材料.果蝇生活周期短,繁殖快,雌果蝇产卵多,在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幼虫,饲养较容易,为了满足中学生物教学的需要,保证高中生物实验的开展,最好自己饲养果蝇.中学不做果蝇的遗传杂交实验,不必保持纯种,只要能传种接代就可以;中学实验设备一般较简陋,因此,饲养的方法也只能因陋就简.  相似文献   

20.
用含0.1%盐酸的96%乙醇溶液提取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成熟果实色素,研究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20%、1.00%、3.00%、5.00%桃金娘色素粉末对黑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20%~3.00%桃金娘色素处理可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及半数死亡时间,提高果蝇子代数量,同时对雄性果蝇平均寿命的延长率优于雌性果蝇;1.00%桃金娘色素处理的果蝇表现出最好的延寿和繁殖力增强的效果;5.00%桃金娘色素处理对雄性和雌性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及半数死亡时间没有显著影响,但果蝇子代数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