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杜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40-14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的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42.71%,其中有34.43%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有8.28%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困扰、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待人接物困扰。(2)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只在异性交往方面高于女生。(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困扰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随机抽取威海市两所高校581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39.9%,其中30.6%的大学生困扰程度一般,9.3%的大学生困扰较为严重;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分别在人际关系的不同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大学生与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四个困扰因子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待人接物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和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从本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女生被试500人进行调查,主要了解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并在年级和专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姚晓波  张亚男 《高教论坛》2011,(11):120-122
本文从心理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入手,调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关系困扰中性别与专业的差异显著,心理和谐中性别、年级、生源类别、专业差异显著,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最后探讨以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心理和谐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学专业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网络依赖的现况,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蒋丹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医学类高校6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网络依赖总分和宿舍人际关系在性别、民族、专业及年级这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某些维度在这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网络依赖程度与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3)在网络依赖方面,网络成瘾耐受性和人际关系与健康分别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显著。结论:大学生较高程度的网络依赖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2)性别、是否正在恋爱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均产生重要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男大学生,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非恋爱大学生,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心理专业。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症段量表,对丽水学院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年级的4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交谈、人际交友方面的困扰相对较多;学生人际关系以年级为主呈现阶梯型;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性别差异,在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上女生明显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453份。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检出率为13.7%。人际关系性别差异(待人接物:t=2.92,p<0.01;异性交往:t=3.57,p<0.001;总分:t=2.16,p<0.05)、生源地差异(异性交往:t=-2.853,p<0.01)、年级差异(总分:f=3.960,p<0.05)学习成绩差异(待人接物:f=3.277,p<0.05)专业差异(异性交往:t=-2.309,p<0.05)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待人接物:t=2.482,p<0.05)。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良好。人际关系在性别、生源地、年级、学习成绩、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对策:分别从大学生个体、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综合努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848名警校大学生进行测评,了解影响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口学因素。结果显示警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情况四项人口学因素对其人际交往能力有着显著地影响作用,并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是否任干部情况对警校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相关研究的探讨,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水平及二者的关系。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以文献法等方法,对150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支持量表上,大学生性别与年级对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显著,生源地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对社会支持的水平影响并不显著;在人际信任量表上,大学生性别与生源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年级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显著;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徐州师范大学340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nyder的自我监控量表个人反应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ITS)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印象整饰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监控总分上差异不显著;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我监控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3.不同生源地区大学生在自我监控总分上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我监控总分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大学生印象整饰水平与人际信任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对600名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在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水平中各个因子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在时间效能感量表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时间监控观量表存在显著的文理学科差异,在时间监控观量表、时间效能感量表存在显著年级差异;②大学生压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在压力总分和个人烦忧量表上存在显著的文理学科差异.③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压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价值感与学习烦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监控观以及时间效能感与压力各个分量表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④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压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监控观可以通过时间效能感来影响大学生的压力水平.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大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内容,但其对象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通过探讨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以期能全面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发现:(1)在人际信任度上,女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3)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最高,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F大学参与校级社团的2828名会员进行档案分析,并对其中222名贫困生会员和280名非贫困生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人数、性别、年级、专业、任职、类型和参与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团参与态度上,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认知和社团参与情感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上,贫困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在社团参与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和总体社团参与态度上性别和生源地存在交互作用.最后针对差异分析原因,探讨了促进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邓三英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23-125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采用专业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怀化学院幼教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承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教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中等偏上,大一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最高,大四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最低;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在专业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随机抽取牡丹江师范学院4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体学生中有人际困扰的人数比例为32.5%;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9.8%,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4.6%,焦虑、抑郁平均分显著高于常模;人际困扰、焦虑和抑郁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艺术类学生各方面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