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了中国内地,并不断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大盛。其时,北方先后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南方则以建康为中心,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地区佛教的兴衰作一探索。 一、佛教的传入与魏晋时期在洛阳地区的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佛教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宋两代是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从文学、哲学、艺术和风俗四个方面,详细叙述佛教对唐宋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本土化、社会化和习俗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六朝是诗学和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对诗学的影响和渗透是极为明显的。本文选取佛教引入与诗人思维、佛教崇尚自然与山水诗发展、佛教思辩论说与诗人对诗学言意关系认识、佛教中道观与诗学的折衷方法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力图把握佛教影响六朝诗学的原因、方式和表现。  相似文献   

4.
自艺术歌曲在我国诞生以来,经历了非常多的发展时期,而不同时期的艺术歌曲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无论在什么发展时期,艺术歌曲都对声乐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从而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的艺术歌曲对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的声乐影响非常明显,如果进行总结的话,这些影响大体可概括为演唱技巧、美声唱法的中国化以及推动声乐在我国的多元化发展等内容。艺术歌曲还在不断地发展,其对我国声乐的影响还在持续,本文从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声乐发展的影响,希望对我国的声乐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试论末法思想与北凉佛教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论末法思想与北凉佛教及其影响殷光明末法思想是佛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我国,随着佛教的传人,末法思想也就相继而传播,几乎贯穿于我国整个佛教史。尤其是一次灭佛事件之后往往就有一次末法思潮的出现,对当时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成为一些佛教思...  相似文献   

6.
佛教音乐是赞颂佛陀、宣唱佛理的重要载体,曹植首创中国式佛教歌曲“鱼山梵呗”。隋、唐时期以法曲为代表的佛乐进入了鼎盛阶段,而唐代以来的俗讲、变文则对我国近代曲艺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佛曲创作、传播中的问题不少,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越南战争无疑是影响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中国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即开始了对越南战争的研究。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研究相对滞后,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发展时期以及繁荣与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我国对佛教的引入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来进行的。我国的佛经翻译事业之初是在我国的两汉时期,并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渗透到中国人民的精神思想和传统文化当中。佛经在翻译过程中依托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多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载体,汉语言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众多的汉译佛经也对中国汉语在音、字、意、句法、文体等诸多方面影响了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印度佛典对“末法”一词并未给出明晰和准确的定义,导致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末法”的定义屡经修改而仍难统一。印度佛教认为自佛灭之年开始,就进入佛法逐渐衰亡的时期,此即“末法”时期。中国佛教认为自佛灭之年算起,要先经过“正法”“像法”两个阶段,然后才会进入“末法万年”阶段。日本佛教受中国佛教的影响,接受“正像末三时说”,且“末法”意识对日本佛教和日本社会影响深刻。20世纪初期日本佛教学者对“末法”的认知,影响了他们对中国历史上“末法思想”的理解,也造成对“末法”概念产生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佛教盛极一时,佛教的盛行,对这个时期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特别是壁画等美术形式的发展,使得隋唐美术处于一个新鲜活泼、灿烂辉煌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信仰历史悠久,以秦汉为界,传统信仰的发展历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先秦时代是早期中国神仙信仰的启蒙和定型时期,以商周时期统治阶级的祭祀活动为代表,至春秋战国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神仙信仰体系。秦汉之后,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中国传统信仰迎来了新时期。儒、道、释成为之后两千余年整个封建社会的主要信仰。道、释两教的发展虽历经跌宕起伏,最终都达到了弘扬教义,广为传播的目的,并对中华的民俗民风、社会文化、宗教观念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信仰中形成的供文化是人们在祈求神鬼保佑的同时,以献供品的方式表达对神鬼的一种回报和答谢。本意是向神的敬奉,是礼制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国两晋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土的初期阶段,当时的佛教活动中心北方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南方则在建康,而邻近洛阳的颍川郡(主要集中在郡治许昌)也有数位高僧的驻锡和游锡.高僧的佛教活动对颍川郡乃至中原的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两晋时期,许昌几易胡汉政权之手,政局不稳严重阻碍了高僧硕德在该地区传法弘教,故对此时的佛教活跃程度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3.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始对佛教采取消极抵御,后才渐渐对其接纳并改造,即将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又多元的影响。在宗教方面对道教、儒教产生影响,形成三教合一的中性文化,同时对中国绘画、雕刻艺术、文学、科学发展诸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山东地区佛教发展到鼎盛阶段。不但寺院兴盛,造像众多,而且佛教宗派传播广泛。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山东佛教在当时的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的现象很早就已出现,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茶文化出现了互动现象。一方面,中国茶文化适应了佛教的需求,另一方面,佛教又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佛教音乐是我国宗教音乐的组成部分,也是峨眉山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把握当前峨眉山旅游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把握宗教旅游发展步入"黄金时期"的机会,发掘宗教音乐文化内涵,发挥峨山近年来佛教音乐活动在国内外产生的广泛影响,打造出具有独立品牌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带动乐山旅游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文明冲撞交融、社会秩序重组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山东地区是北方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北魏时期直到北齐阶段的诸多造像、刻经、寺院等佛教遗迹。基于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陕南以后 ,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历了初传时期、大发展时期、兴盛时期和从衰落走向复兴时期四个阶段 ,它对陕南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给后代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蔬食是指粗粮和菜食,其本义是贫困的象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士人蔬食却具有孝道和德行的意义。南朝时期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佛教的素食观逐渐对中国士人产生影响。士人蔬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加入了对佛教慈悲精神的遵循,甚至在关于死后的祭祀问题上,一些士人受佛教影响也主张用蔬果。这些都表明佛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一般的行为规范上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正是从这些一般的行为规范上我们才更能看出佛教渗入中国文化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李煜不但是五代时期南唐末代皇帝,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杰出词人。他以自然流畅的词笔抒发了血泪交织的感情,为词的发展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佛学大盛的时代、笃信佛教的家风、避灾躲祸的需求,使李煜自小就接触了佛教,佛教的悲苦观、色空观对李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多从思想内容的层面上考察佛教与李煜词的关系。其实,佛教对李煜词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在艺术特点上也有所映射。现从李煜词的直观性、思辨性、譬喻性三个方面论述禅宗美学对李煜词艺术上的影响,以便对李煜词和佛教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