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可谓是中国翻译思想发展的一个标本,通过分析严复提出"信达雅"的过程.可以窥探到中国翻译发展的成就与局限,即中国气息.仅仅具有中国气息的翻译学现状局限了其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探索中国翻译学研究从中国气息走向中国气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严复和纽马克作为中西译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提出了"信达雅"和交际翻译理论。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理论核心——翻译标准及创建理论的前提基础和目的,揭示了其相似性。并说明中西译论本质是一致的,可以彼此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翻译的标准为中心,分别用正误两方面的例句对照来证明信、达、雅的重要性,探讨了为实现翻译工作的信达雅,译者所需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翻译人人都在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翻译成果的好坏取决于译者的翻译功底,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翻译素养。而诗歌的翻译在这一方面对译者的要求更是加深了一步,要成功地翻译出一部出色的诗歌,首先就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其次就看译者对信达雅的深化程度,既对诗歌的"意美","形美","音美"的达成程度。我们在做翻译时,应在力求达到信达雅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化",将信达雅作为基本要求去努力实现,而将化境作为最高标准去追求,从中提高自身的翻译涵养。  相似文献   

5.
结合"忠实"和"通顺"翻译标准,提出了英译汉语新词语的四项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并分析一些翻译新词语实例,还给出了三个具体翻译策略,以便译者作出有效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以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理论依据,结合翻译小说时译者一般应遵循的"四化"的翻译原则,对《水浒传》两译本进行比较赏析,探讨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给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忠实"和"通顺"是翻译的一般标准。在翻译过程中,适当的文化移情能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涉及译者对汉语作者的移情和对英语读者的移情,因此,要培养译者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就要重视汉语文化,培养文化认知;学习英语文化,认识文化差异;学会换位思考,坚持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书名的翻译是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极具有创造性,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挑战,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基于语言翻译活动的标准,文章通过举例讨论了书名翻译的标准和原则,阐述了书名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现不同语言功能的文本在词汇语法特点、行文格式与规范上有不同特征.产品说明书翻译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作为科技实用文体的一部分,承担着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等多种信息的重要作用.其译文目的以及翻译策略与方法和其它文本有明显差异,例如词汇语法和体例上的差异.依据文本类型构建起的译文评价标准和原则,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以体现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格式措辞.  相似文献   

10.
标志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一枚标志是否能有一个统一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评判标准?一枚好的标志应该具备那些基本条件和特征呢?借用我国著名的翻译学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运用到标志本身的设计及评判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文本类型理论有助于客观地分析文本的功能,从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从文本类型理论入手,结合"信息突出"和"经济简明"两大策略原则,对湖南红色旅游景介汉英翻译做实例分析,验证了文本类型的分析及两大策略原则地结合在红色旅游景介翻译领域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奈达和纽马克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具有创见性的理论在翻译界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是他们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二者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翻译研究提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是我国翻译理论史上继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后的又一里程碑。"化"不仅是翻译标准,又是翻译手段。而杨必先生翻译的《名利场》用这一标准来衡量,可说是一部入于"化境"的优秀译作。本文拟从词语的翻译、结构的转换和语序的安排三方面,通过具体译例进行分析,看它是如何采用"化"的手段,将作品翻译得出神入化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品牌的特定功能,品牌翻译一直是众多学者和翻译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领域。"框架"概念来自认知语言学,翻译学者引用了这个概念形成框架驱动翻译法。本文主要讨论了框架驱动法在品牌翻译中的运用,并提出翻译策略,旨在更有效地实现品牌翻译的特定功能与原则。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结构对象与语境相互适应原则"要求译者具有翻译的语篇观和社会文化意识;其次,"动态适应原则"促使翻译研究深入到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揭示三者认知语境的文化机制对译文操控的影响;最后,语言选择的意识突显性体现了语言交际中的"最佳关联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商务翻译成为商务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商贸汉英翻译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国家商务部领导人的讲话英译本入手,对照商贸翻译"忠实"、"准确"和"统一"的原则来分析译文,剖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出发,探讨英语课文译文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选择,提出课文译文要坚持"异化"原则,并列举实例对课文归化式翻译的若干缺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重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为把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爱玛》译成中文的第一人,他根据前人理论原则提出的"信""达""切"翻译原则,对我国的文学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重德认为"信"和"达"仍可以沿用,而"雅"可以改用为"切"字,即,在译入语中用最自然贴切的语言再现原文的风格,语言的表达和风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文学翻译也必须是一个整体。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分析解读刘重德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新词新语的翻译和新词新语一样也具有时代性。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译评标准、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应用到新词新语的翻译研究与实践中是可取的,这样既可以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审视当前新词新语翻译研究现状,将其提高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又能为以后新词新语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法律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地方性法规翻译成为法律翻译的热点。本文拟从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研究地方性法规翻译的特点,探索生态翻译理论的"三维转换"原则在法律文体翻译中的可应用性,从而建立法律文本与生态翻译学之间的联系,期待对法律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