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女性就业歧视一直以来是就业市场的顽疾。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在传统观念、女性自身素质、法律等方面得以改善,以改变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不理想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前,女大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本文从教育方式、培养模式、传统观念、就业歧视等方面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试图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率低、从事职业范围狭窄。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有社会文化因素、就业政策和法律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大众传媒因素等几方面。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即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拥有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政策层面消除女性就业歧视、以社会性别视角完善女性就业法律、大众传媒正确引导女大学生就业、从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期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提出,是一种可培养、最健康的心理模式,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与成就动机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女生就业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鼓励女生在与异性竞争、合作中进行学习异性的性格优势。同时,高校应通过开设女性教育课程、举办成功女性讲坛等方式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来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正在呈现出显性化发展态势,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影响了知识女性潜力的充分发挥,还影响到了社会的进步。本文以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分析、研究现状提出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以此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力求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构建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急需突破的工作之一,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来自于政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传统观念的性别歧视以及自身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待值。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高校和政府的内外齐修,需要女大学生自内而外全方位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业市场需求审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和特点要求必须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据对2007~2009年2521家面向42个专业高职院校女毕业生招聘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调查分析,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应根据女性就业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女生身心特点培养女生职业素质,根据专业方向拓展女生就业市场,根据女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今大学生就业在我国已成为不争的社会问题。受就业市场、性别歧视、自身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论文以地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例,对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社会体制、教育因素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提出保障女大学生合法权益,保证女大学生公平就业,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周年年 《考试周刊》2008,(21):148-149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理工科女大学生更是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传统观念、市场需求、法律政策等多方面,要缓解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打破传统偏见.加强政策保护,改善教育模式.增加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观念误区、市场调节失灵、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劣势以及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缺陷等因素均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改变传统性别观念,塑造现代性别意识;健全女性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其素质;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是减少和避免就业中性别歧视,为女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所倡导的对受教育对象从入校到毕业、走向社会的全方位的指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更负责任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不单纯将学生从高校送向社会,而是为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做的实践和理论知识储备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择业观不是一个孤立的价值体系,而是在其家庭教育文化的不断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传统家庭文化观念、家庭文化传递方式、家庭文化资源、家庭成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家庭的经济社会资本、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理清这些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对于择业观教育、就业观念转变、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号召大学生以创业拉动就业,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根本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并且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转变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终身学习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地方院校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文化和调整专业结构等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入学之初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通过危机意识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就业教育、就业心态培养、就业信息搜集技巧等多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与我国经济的大格局中,我国于今年与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党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及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也非常有力;高校毕业生和只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就能有广阔的就业与创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出顺利融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高校因素主要有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班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高校校园文化等。应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的社会化;加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重视营造优良宿舍文化;推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教学社会化;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及政策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前提下,分析了女大学生的创业特征和需求,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并提出了从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优化政策环境、完善自主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入手的政府政策支持,积极促进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也要求我们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就业结构失范、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高校部分专业设置等客观因素外,还存在智能结构上的性别差异、女性生理特征的高劳动成本、自身就业观念的偏差等主观因素。政府应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给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社会应积极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值,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高校应与时俱进,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女大学生应转变观念,积极寻求自身就业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