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课。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节选部分,教学重点是对林冲思想性格的分析。就这篇文章的人物而言,其思想性格处于动态变化进程中,从最初形成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软弱善良到最后的奋起反抗,其间的  相似文献   

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课。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节选部分,教学重点是对林冲思想性格的分析。就这篇文章的人物而言,其思想性格处于动态变化进程中,从最初形成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软弱善良到最后的奋起反抗,其间的情节不断推动着其性格的变化,而这一点正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情景“假设”,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剖析人物性格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刘育根 《考试周刊》2007,(34):112-113
作为承前启后的但丁,思想是矛盾的、复杂的,他思想的复杂性体现在《神曲》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去透视但丁的思想性格。  相似文献   

4.
潘从明 《甘肃教育》2010,(13):35-35
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同属欧洲维也纳古典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扎特和贝多芬,因各自的经历、性格和成长过程不同,其作品风格亦截然不同。如《第四十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  相似文献   

5.
张岂之在《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目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民族性格,就需要了解、研究长期影响过我国历  相似文献   

6.
从金圣叹对《西厢记》的批改和评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兼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批评家的形象,也正因为金圣叹的这种复杂的、矛盾的思想,造就了他倜傥不群、至情至性的性格。同时,只有了解了金圣叹的思想和性格,才能更好地解读金批本《西厢记》。  相似文献   

7.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悲剧性格,他们的悲剧的产生,正是由他们性格或心理上的冲突引起的,即传统的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旧礼教和宿命悲观思想在他们的心中一根深蒂固,形成了她们特有的性格,注定了他们为了贞洁思想而抗争一生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风月宝鉴”的哲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小说。如果从小说这个视角来品读"风月宝鉴"及其相关的描述,则另有一番哲理意蕴。它无论是对《红楼梦》一书的主题思想表达还是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前后对凤姐的描写,是全部小说对凤姐的整个思想性格塑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揭示了这个美少妇性格中丑陋的一面,对凤姐性格的全面展现起了一个铺垫、暗示和承前启后、前后照应的作用。而贾瑞之死对人们的哲理启示则是:不能"以假当真"。  相似文献   

9.
一、根据文体特点施教 《孔乙己》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教学《孔乙己》就应该根据小说的这一特点,以剖析孔乙己的形象为主,从多方面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的悲剧命运,进而归纳出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双面”阿Q     
现行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节选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名作《阿Q正传》的第二章“优胜略记”和第三章“续优胜略记”。在谈到这两章中的阿Q主要思想性格时,无论是教材还是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1.
从金圣叹对《西厢记》的批改和评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兼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批评家的形象.也正因为金圣叹的这种复杂的、矛盾的思想,造就了他倜傥不群、至情至性的性格。同时,只有了解了金圣叹的思想和性格。才能更好地解读金批本《西厢记》。  相似文献   

12.
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课文通过曹操忌才杀杨修 ,刻画了曹操猜忌、阴险、狠毒的性格 ,这种性格不是一般的虚伪和权谋 ,而是和他的雄才大略糅合在一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奸诈。也说明杨修是一个聪颖敏锐、才华横溢而书生气十足、恃才放旷招致忌恨的文人  相似文献   

13.
罗贯中在他创作的《三国演义》中已包含有环境改变人物思想行为的意思.他能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扣紧人物的阶级出身来描绘。他继承《史记》写人的性格的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竭力追求性格的个性化。《三国演义》塑造的几个宰相、军事家和许多武将,都是属于个性化的典型。罗贯中还用创作实践表明,仅仅一般地写出性格是不够的,还应该写出一些重要形象性格的复杂性来,曹操、关羽、周瑜等人物就具有复杂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借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之现象自唐传奇、宋话本中就有,可只有到《红楼梦》中,诗词才真正成为小说中人物性格和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红楼梦》中运用大量诗、词、歌、赋突出塑造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情趣,同时也推进情节、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小说原文已经证明《红楼梦》运用诗词以表达人物诗才、思想、性格和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15.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矛盾性格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评述了《红字》的思想、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和言行。文章从《论语》的角度系统而浅显地分析其中所记载的孔子部分弟子的思想性格,以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从而进一步掌握儒家的精神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语文第八册第24课《猫》一课后面的第一个练习是这样的:“猫的性格有些古怪,结合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这种性格的?”小学第八册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和中等师范学校新编《阅读和写作》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的教学参考资料,也全都照搬课文第一句,认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并且从课文  相似文献   

18.
这是乐嘉继《色眼识人》、《色眼再识人》、《人之初,性本“色”》、《让你的爱非诚勿扰》之后的第五本书,对于性格色彩心理学,他似乎有着偏执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国民性是文化烙于整个民族的性格外观,任何对国民性问题的真正思考都自然而然与一定的传统文化相联系。文化塑造性格,性格映照文化特性。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治秩序、庄禅思想,探析小说《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的主奴根性和阿Q精神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洋洋洒洒7000字,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概括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思想性格,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这些内容无论在序幕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黛玉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