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堂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数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我们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却会使数学课失去本身的意味。教师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让数学学习多一些"数学味",从而还数学课以"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3.
刘翠英 《小学生》2012,(8):82-82
小学数学课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课堂,许多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最初大都建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因此,探究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非常必要。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种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高中生思维重要特点,强调数学思维用于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并从思维导图、类比思维及视觉思维这三个方面提出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数学课堂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数学课堂真正依靠什么来吸引学生?数学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方法,必须彰显数学学科特色,为学生思维开路,引领每个学生参与思维运动,获得思维成果,不断积蓄数学课堂的思维能量,用数学最本质的思维之美,去打造数学课堂的真正"颜值",呈现数学学科之美,将已走远的数学拉回学生身边,让学生真正走入数学世界,因数学思维乐趣而"爱"上数学,使得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但在一些数学课上,表面上活动得热热闹闹,师生配合得也不错,但学生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没有得到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应注重“思维”教学.现结合作者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注重思维教学的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维就蕴含在生活的底色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还原数学课堂的生活本色,追寻数学原味,借助生活元素,让学生探寻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05,(11):38-39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某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某些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何谓数学课的“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不妨借用饮食烹调中的概念来作一比喻。一、数学课的五“味”之首——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的数学课,一节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永全 《新疆教育》2013,(9):155-155
华罗庚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得以提升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是严谨的、理性的,但数学课堂更是思维碰撞、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的课堂。一堂数学课,应该自始至终都激荡着师生灵气,弥漫着美丽芳香,展示着数学课堂的美。教师所耍做的不仅是上好一堂课,更耍把数学课堂的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深地融入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课堂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2.
认为中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应着重看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如何,学生能不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生能否有创新意识,即思维是否灵活。文章对培养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7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三个方面,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外界因素。居于首位的智力因素包括感知、想象、思维等因素,而思维能力又是数学三大能力的灵魂,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由此在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和实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维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以问启思、以说激思、以动促思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是小学生的一门主课,它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强,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加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应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性教学。”但是如何把数学教学设计成一种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加强过程性知识的教学,通过过程性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认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数学思维与数学过程性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全能够获得的,教师所呈现的知识生成、生长过程是学生早已所知悉的,导致数学学习缺乏吸引力。在数学课堂上,要让数学思维的火花时时进发:一是把握思维提升的契机,二是设计陷阱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三是改变数学认知过程的假性呈现。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理应成为思维训练的操场,离开了思维训练,数学课堂将是一潭死水,有了思维训练的数学课堂才能有生命的活力。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数学家哈尔  相似文献   

19.
李斌 《教学与管理》2003,(12):54-55
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然而,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数学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科之一,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掘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把数学问题用活、用深、用够.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钱德全 《数学教学》2004,(5):20-22,5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与逻辑学紧密相关.一方面,数学基础需要用逻辑来阐明;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学逻辑.在大力倡导知识创新的当今社会,让中学生在数学课中学习一点逻辑知识十分必要.但是,学生在学习简易逻辑一节内容时,出现了许多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