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智库化”转型发展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内涵和专业性理念的体现,是实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转型发展路径有三个:一是角色定位要从传统大学图书馆向新型大学图书馆转型;二是运行机制要充分比较和权衡权力运行向度、组织运行方法和运行机制要素,力求从管理机制到治理机制的转变;三是构建系统的、全方位的新型服务能力。通过资源建设发展策略、治理机制创新策略、新型服务能力策略,推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姚璐 《图书馆建设》2024,(1):155-163+175
英国研究型图书馆联盟发布的《2022—2025年战略》主旨核心在于服务科研;愿景是将英国研究型图书馆联盟打造成在业界和学界公认的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使命是助力研究型图书馆议程的制定和知识经济的更广泛发展;职能包括召集、代表、支持、倡导、合作;围绕“图书馆转型”的五大工作策略为“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数字转型”“开放学术”“文化和遗产”“集体馆藏”;未来工作所要遵循的主题为“平等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权利、版权和许可”“基础设施”。结合国内图书馆发展实际,我国研究型图书馆应以战略规划高位引领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创新推进图书馆开放获取升级,以数字转型优化馆藏资源建设,以发展联盟探索图书馆集体馆藏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2023年10月28—29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近百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馆员代表,北京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以及图书馆新老馆员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紧扣“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建设”“图书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文章综述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及前沿思考,探究高校图书馆新时代下信息文化建设、智慧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内涵、探索路径与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4.
视觉传播已经日益成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既是对用户视觉信息需求的一种回应,也是落实大学图书馆美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场域。此文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近期一系列创新实践为例,对大学图书馆视觉传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展开探讨,并对大学图书馆视觉传播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历经10年发展,迎来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时代”。数字图书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检验我们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否成功的最终杠杆。因此,在已有的丰富的数字资源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快速、准确、方便的信息服务环境,是我们积极迎接这个时代到来的最佳选择。而如何提供这样一个服务环境,让用户能够获取所需的知识并享受这个环境带来的便利与和谐,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热点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数字图书馆已经能够为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导航、虚拟咨询、基于网络的文献传递、网络培训等各种常规服务以及其它特色服务,这些服务基本上可以做到单独运行,但彼此之间却又是互相独立的。因此,当用户面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海量资源和多元化服务的时候,经常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远不如Google、百度等搜索网站方便和快捷,于是“整合数字资源和服务”这个主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数字图书馆门户是公认的整合最佳手段,是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的统一服务窗口,它能够把相关的资源与服务整合到一起,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的单点获取方式,并做到资源和服务的无缝链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从2005年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本期专辑的第一篇文章,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姜爱蓉老师等人撰写的《数字资源整合与信息门户建设——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篇文章,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张春红老师等人撰写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的关键需求设计——以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门户为案例》;讲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和成功经验。 虚拟咨询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展现其知识水平、宣传其新型服务的窗口,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高校中最早开展虚拟咨询服务研究和实践的图书馆之一,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用户主导型”图书馆。本专辑第三篇文章潘卫、郑巧英老师撰写的《IM——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方式的再选择》,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虚拟参考咨询方面一部分最新研究成果和体会,揭示了这方面的发展趋势。 处在复合图书馆时代,无论我们建设一个怎样的数字图书馆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无法脱离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印本书刊服务。那么在技术上,同样存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如何与以往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融合并共同发展的问题。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周春霞老师撰写的第四篇文章《数字图书馆门户与自动化系统的融合及实现——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案例研究》,详细阐述了门户系统与Unicorn自动化集成系统的衔接。 本期专辑试图通过上述四篇文章,阐述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开展哪些建设工作,才能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整合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和服务,开放的、可与其它数字图书馆共享资源的,具备支持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强大的网上服务能力的,对知识进行组织、传播、使用和保存的数字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出发点.文章介绍了“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提出了用户思维在“互联网+图书馆”发展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基于用户思维的“互联网+图书馆”的转型思维和转型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阶段,数字资源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导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纸本文献失去其价值,在大学学术体系内,图书馆的纸本书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资源。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纸本资源服务“双一流”建设为案例,通过基于学科的馆藏布局整合,服务政策调整、服务流程整合等措施,构建图书馆的新型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探讨数字化转型阶段纸本资源服务的重塑和创新,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海南省高校图书馆为地方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信息服务的研究”发现,《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苏州宣言》的发布统一了各级各类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认识,为高校图书馆的企业服务厘清了观念上的障碍,倡导各类各级图书馆都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并且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两个定位。宣言的行动纲领、条分缕析为图书馆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解决了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进入转型阶段,全球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探索未来发展的创新图书馆及项目,它们在对图书馆整体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同时,推动了从“书的图书馆” 向“人的图书馆”的转型。所谓“人的图书馆”,在理念上,提倡以人为本,以满足人对信息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开展与全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服务;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整体效益、品牌营销和协调合作。本文从理念、服务和管理三大变革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出发,阐述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从“解决藏用矛盾为主”向“以人为本”理念转化的过程,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投入向重效益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图书馆的全媒体服务和多元素养教育等建议。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0.
指出微博已经成为图书馆宣介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推送综合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平台;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构建的集微博信息发布、微博活动直播、微博大屏幕、微访谈等多种微博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微博传播云”模式,认为其能使图书馆的品牌营销有效提升、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得以缓解、图书馆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缺失模型”向“语境模型”演进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六个前沿课题入手,对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进行内容解读,并提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三个时代命题,以期为全国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和全面应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开展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规划、研究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报告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对34位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三轮意见征询,集成专家智慧,总结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在核心理念、主要目标、实际问题、理论问题、关键要素和生态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实现大学图书馆内涵式发展、整体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学图书馆谋划新思路、推动新发展、构建新格局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3.
课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以服务学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目标的面向教学的学科服务.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主要依托Blackboard课程管理系统,通过学科馆员开展以课程资源服务、课程建设服务、课程教改服务和MOOC课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服务实践,并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分析现存问题,改进工作策略,深化课程服务工作,树立学科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4.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图书馆事业,主持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达20年之久。在担任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他改弦更张,致力于藏书建设;注重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推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服务措施;奖掖后进,通过创办《国学图书馆年刊》来培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在柳诒徵等人的努力下,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图书馆,在海外也享有较高声望。探究其间的成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当下的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大学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实践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出版模式进行调研分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国外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调研图书馆出版联盟发布的2014-2016年《图书馆出版指南》基础上,阐述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出版服务的实践进展,对图书馆出版的组织形式、经费来源及服务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与总结。[结果/结论]总结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特点,并对我国图书馆界开展出版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姚晓锋 《图书馆》2011,(1):10-13
我国图书馆改革几经波折,最终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消除了思想和体制上的障碍,促成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全面改造,推动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服务宣言》专家笔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于《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发布,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界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载入中国图书馆发展史册的大事。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指出,《宣言》的意义主要在于倡导执着的职业精神,弘扬自觉的服务意识,追求卓越的核心能力,致力于塑造图书馆员新的社会形象。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胡越馆长结合高校图书馆实践对图书馆的价值、功能以及服务性质、服务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指出在《宣言》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到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黄宗忠教授则认为,《宣言》中所倡导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8.
朱强先生作为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委员、信息自由获取和自由表达委员会委员,用他的数字图书馆理论践行着信息自由获取。文章从国际交流与借鉴、北京大学图书馆实践、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实践三个角度入手,对朱强先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进行研究,从其学术研究中探寻他对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82):157-169
Abstract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2,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implemented the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Junior Fellows Program-an initiative aimed at introduc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color to academic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hip. The six-week program was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the need for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the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people of color to the academic library profession. Additionally, the program sought to suppor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inority students through involvement 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rogram's curriculum, performance outcomes, and challenges, and includes discussion of the need for similar programs or initiatives to b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t other libraries.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事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属于宏观图书馆学的范畴。宏观图书馆学与微观图书馆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达程度可以利用目标工具进行测量检验,以便量化不足。运用木桶理论可以揭示图书馆事业对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践发展和历史任务表明,建立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局是图书馆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全面、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