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12,(8):114-117
反手发球抢攻反手发球后直接使用反手抢攻在直板选手的战术体系中已并不多见,但对于两面攻打法而言,此套战术与横板选手的反手发抢具有同等的杀伤效果。在两面攻打法相对盛行的年代,进攻体系往往是由反手位发起,继而转入正手连续。因此,从发球到抢攻的还原衔接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反手发抢的过程中,除了要在发球质量上追求更高,抢攻手段也要力争“快、准、狠”,给对手施加足够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发球抢攻论     
谈发球抢攻,首先要明确方向,也就是明确发球抢攻的一些规律,还要有宏观的指导和正确的选择,了解发球抢攻的技战术与整体打法的形成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发球抢攻的主要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3.
52j_本组图片取自马林与希腊名将格林卡的对局,全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jj马林发哦i格林卡接发球(图1_5);马林反面抢攻、格林卡第四板招架(图一6—8)i马林侧身大力冲杀斜线I图g-:il分)∥马林准备连续进攻,~但格林卡回球已出界0图14—16 h i。。 , …一 。r-…。这是现代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在自己发球轮典型的抢攻套路孑 j÷ 一, · 。 一马林发球后反手抢攻结合侧身杀板@李晓东  相似文献   

4.
王亮  马志军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21-24,72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王皓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反手反面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直拍选手更好地解决3段中如何运用这一技术环节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期名将赏析为大家带来了三组不同类型的发球抢攻。第一组是马龙在关键局的关键比分,采用非惯用发球套路,利用变化干扰对手,轻松完成的一板抢攻得分。站在中路使用反手发球,本来就是一项自带“进攻性”的战术,使用者很大程度上都是要寻求两面上手,抢占回合的主动权。敢在关键时刻使用这样的战术,也充分展现了马龙的主动意识,以及围绕正手的特长技术组织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郭跃发球技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在乒乓球的技术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它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战术打法,形成不同的发球战术组合;可以为了配合下一板的抢攻,选择自己最合适的站位和发球方式,使球落到对方台面的不同落点。郭跃属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前三板极具威胁,特别是为配合第二板发球抢攻,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3,(7):106-109
在前几期杂志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一些练习直板两面反胶打法的单项技术。处于进阶阶段的青少年选手,在单项技术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后,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战需要,稳步过渡到战术训练中,慢慢熟悉和掌握衔接套路的运用。本期我们就通过两套发球抢攻,展现直板选手应对实战的初期训练。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2,(7):137-137
李兴瑞 右手横拍两面反胶弧圈型打法,喜欢研究器材,同时也坚信提高技术才是硬道理。中远台相持的能力较强,拉球力量大,并有落点的变化。有比较成熟的发球抢攻的战术套路,能够在关键球时刻借助发球创造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9.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选手技术实力的评估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规则实施后,国外男选手的成绩有上升趋势。欧洲及韩国选手击球力量大,打法凶狠,技术完善,是冲击我国乒乓球霸主地位的有力对手。通过观看第50届世乒赛,2010年世界杯及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比赛录像,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对部分中外优秀男选手在比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术特点进行评估与对比,探索新规则的基本规律。为中国乒乓球队今后的科学训练和保持世界乒坛领先地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况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和实际观察,对世界排名一号乒乓球运动员塞弗的发球、发球抢攻、接发球、接发球抢攻、相持阶段技、战术运用、技术风格和思想作风以及其存在的技术弱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中国乒乓球选手战胜塞弗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2,(8):102-103
“正手发球后衔接反手抢攻”是马龙技术武库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依托于他高质量的发球,同时也体现了他反手具备的强大杀伤性。比起侧身抢攻而言,反手抢攻的步法调整要相对简单,动作相对更小。由于马龙自身的连续进攻能力非常强,所以他在拉这板球时往往更注重旋转、落点以及出球的稳定性。即使对方能扛住这板进攻,他也能从容地在第二板衔接中加快节奏,使出球更具力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3,(9):58-59
·瞬间,肘部抬高.手腕做内收动作。波尔是欧洲乒坛中为数不多的发球技术突出的选手,其高质量的发球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抢攻机会。本期我们介绍波尔对阵格林卡时发球抢攻的一组动作图。图片提供:《桌球王国》波尔发球抢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2,(1):110-111
本篇我们为大家介绍的也是横板选手一项比较“经典”的套路,即站在中间位使用反手发球后衔接反手抢拉直线。这板球更带有横板打法的特色,因为站在中间位发球后能够便于两面上手。而李长青结合自己的特点采用反手抢拉,显然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世界乒坛,欧洲名将普里莫拉茨和格林卡都曾在实战中大量地使用过这个套路,其威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2,(7):84-85
正手摆短后衔接反手快撕,也是一个需要正反手自然转换才能发挥功效的套路。尤其是在对方准备发球抢攻或是双方在短球相持的过程中,对方主动挑打或晃推到我方反手位时,反手快撕可以起到迅速将被动转为主动的作用。在衔接过程中,从正手向反手的迅速移动是至关重要的,脚下步法要保证灵活。使用反手撕时,要有稳定的重心支撑,发力时可多依靠手腕的爆发力。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优秀女子一线横板弧圈球结合快攻型打法5名乒乓球选手为研究对象,采取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其2010~2012年间参加的50场国际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女子横板"弧快"打法方法的技战术特征分析得出"弧快"打法选手发抢段使用率、得分率均为良好,发球和发球抢攻战术是发抢段主要得分手段,发球后控制技术也具有一定得分实力;接抢段使用率、得分率都为优秀,接发球、接发球抢攻、接球后抢攻是接抢段主要得分手段;其相持段使用率保持在良好水平,得分率为及格,该打法相持段反手得分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统计法、文献法、录像观察法,对波尔的284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引拍时肘部动作多变,左侧下变化多逆转强;中路短球在开局、中局和尾局多变;侧身位,以反手低抛、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为主,中间穿插有正手侧下顺转、侧上旋、急上、不转发球;中路短球、右侧下顺转发球、左侧短球在中局数量最多,其他旋转的发球和落点在开局、中局和尾局没有明显变化;关键时,习惯发特别转的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发球后抢攻的位置反手位居多,发球后抢攻落点多为中路长球.  相似文献   

18.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4):72-73
发球抢攻是前三板技术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得分手段。发球的质量直接影响上手的质量。高水平选手在发球前就制定好了后续套路,使第一板的进攻具备最大的威胁。马林的发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他的每一个发球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组图 A 中,马林采用高抛发球,他在击球前先抬起左脚,依靠左脚触地时身体的力量来增强对球的摩擦。图3中,马林触球时的拍面比较竖直,因此这个发球的下旋并不强烈。触球后,马林的前臂迅速向反方向做假动作以迷惑对方(图  相似文献   

19.
发球抢攻是由发球,抢攻技术及意识三部分组成的。发球是基础,抢攻是关键,意识是主导。在培养过程中,教练员要动脑用心,运动员在主观上认真刻苦,主客融为一体,才能练出好的发、抢及其意识。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意识是贯穿始终,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侧身位的进攻。由于直板选手反手位的弱点,几乎所有专业运动员从小就会加强侧身位的技术训练,力图通过正手的优势来弥补反手技术的不足。如今,乒乓球技术讲求实力,从击球质量到击球空间都有了很大发展,这要求运动员在力量、速度、旋转上都要有所提高。直板选手的手腕灵活,步法相对较好,因此在进攻的过程中可以更灵巧地变化击球方式,增大回球的威胁。马琳上下肢的爆发力都很强,他击球的力量非常大。暴冲弧圈球是一项技术,但这项技术能否发挥威力必须要依靠战术套路能否顺利执行。马琳的发球抢攻套路非常流畅,他通过分析对方的心理和临场的状态,随时制定有效的战术,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