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说谎,即把谎言有意或无意地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外显的行为。学前儿童说谎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本文从说谎概念的界定、儿童说谎现象的类型分析、儿童说谎现象的行为危害等方面,对儿童说谎现象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故事测评法探讨了交往意图的直接阐述与否对7、9、11岁儿童说谎的道德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从7岁或9岁起,意图明确与否影响着儿童对说谎的道德评价,其影响随言语情景不同而不相同;意图线索对儿童说谎道德评价的作用除了与儿童的年龄有关外,还取决于言语的情景。到9岁时,儿童的评价依据已由“事实”因素开始转向考虑说话者内在心理过程的“交往目的”因素,“情景”因素对道德评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是道德发展和儿童社会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话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概括介绍了有关儿童早期说谎概念的界定、说谎与欺骗的关系、说谎的分类及动机、儿童早期说谎的认知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之上,建议从社会学视角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一步考察成人对待儿童说谎的态度,说谎对儿童自主性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儿童社会发展和道德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概括介绍了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的定义、儿童对说谎的认知、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年龄和发生概率、儿童说谎行为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以及儿童谎言的分类和儿童说谎的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从而建议可在社会学视野下进一步考察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当前儿童的社会和道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各种原因造成智力发展迟缓,因而言语的发展也有障碍。他们缺乏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与人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言语发展是很重要的。因为言语是人们运用某种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进行思考的过程。言语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感到智障儿童其言语发展有3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不愉快的对待,而作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换句话说,说谎也就是说假话。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一种不良习惯。虽然大多数成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可避免地有说谎行为。并认为这是必要的、有充分理由的;但是一旦儿童,尤其是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向自己撒谎时.他们大多无法接受和容忍。纠正说谎一直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四-六年级儿童说谎行为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选取小学四-六年级共6个班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数学测验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为实验材料,在自阅卷情境中了解四-六年级儿童说谎行为的差异,并探讨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四-六年级的儿童对考试说谎行为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基本形成;在影响儿童考试说谎行为的三个因素上,自阅卷情境对四、五年级儿童的说谎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六年级的儿童有显著影响。五年级或许是影响儿童说谎因素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或转折点;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因子对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或是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或是不偏爱儿童,都更容易导致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来,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不愉快的对待而作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一种不良习惯.虽然大多数成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可避免地有说谎行为,并认为这是必要的、有充分理由的,但是一旦儿童,尤其是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向自己撒谎时,大多无法接受和容忍.并且使学生改正说谎的缺点一直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不愉快的对待而作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一种不良习惯。虽然大多数成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可避免地有说谎行为,并认为这是必要的、有充分理由的,但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1):168-169
说谎是成人世界中一件极其普遍的事情,但在孩子的世界则未然。对身心正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来说,说谎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儿童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说谎,这种说谎倾向性随着年龄增长和谎言性质发生变化。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谎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儿童说谎真的是一件坏事吗?  相似文献   

11.
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出现说谎行为,这是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儿童说谎的类型主要有想像型说谎、虚荣型说谎和逃避型说谎三种。那么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说谎的心理表现怎样?教师应该怎样纠正儿童的说谎行为呢?本文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说谎研究一直是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的研究者们感兴趣的焦点之一。探讨儿童说谎的认知发展和行为发展、现有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儿童说谎的认知发展及行为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忽视诚实信用教育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有位心理工作者,在为儿童说谎问题走访了几十所学校后发现,儿童说谎并非个别,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说谎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总之,儿童偶尔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学校、家长在“教导”儿童说谎;说谎者仅仅有说谎的行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用说谎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说谎概念的界定,对相关理论的研究都是存在争议较多的方面。系统地研究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常常有些学生"敏于文而讷于言"或言不达意,指向儿童言语智能发展的项目导学或可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导学是以任务驱动、挑战创生等为核心活动的系列化言语训练实践模式,它顺应儿童言语习得的特点,让学生在真实场域中平衡自我,凝练语言,大胆言说,使言语智能的发展从"意无言"走向"言达意"。  相似文献   

16.
诚实是一个人美好品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一种美德。对于儿童来说,不说谎是他们诚实的重要表现。儿童说谎虽不能说是道德品质问题,因为有时他们并不想有意欺骗人,但如果对儿童说谎的现象放任不管,不及时教育,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 儿童说谎情况主要有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17.
杜红梅  于宙 《教育教学论坛》2012,(39):219-220,161
研究探讨了10岁的儿童在社会交往情境下说谎的状况,以及情感因素对儿童道德选择的影响。发现不同情感因素作用下,儿童说谎状况有差别;不同情感因素下,说谎状况有性别差异;强烈的情感因素使儿童更倾向于选择说谎;正面情感时女孩子更倾向于选择说谎,负面情感时,男孩子更容易选择说谎。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说谎",词典上给予的定义是"假话骗人",是一种蓄意和深思熟虑后对真实情况加以隐瞒或歪曲的行为。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儿童说谎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谎却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说谎的问题真的有成人想象得那么严重吗?该如何消除儿童说谎的问题呢?下面这个实验会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供有益的启发。二、实验介绍1.实验目的给孩子布置任务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充满诱惑的实验情境,以孩子的反应来检验儿童是否会撒谎。  相似文献   

19.
黄铃 《中学教育》2010,(10):49-53,48
儿童说谎行为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道德教育中也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儿童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评价发展的角度出发,发现了当前针对说谎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白谎"影响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歪曲的集体主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说谎认知和评价产生了消极影响;生活中成人的榜样作用在说谎行为方面给儿童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上述的德育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德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了10岁的儿童在社会交往情境下说谎的状况,以及情感因素对儿童道德选择的影响.发现不同情感因素作用下,儿童说谎状况有差别;不同情感因素下,说谎状况有性别差异;强烈的情感因素使儿童更倾向于选择说谎;正面情感时女孩子更倾向于选择说谎,负面情感时,男孩子更容易选择说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