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剧运动”是一场以留学生为主、旨在“建设中华戏剧”的运动。其倡导者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人在一系列戏剧理论论著中,广泛介绍了西方戏剧在中国发展的得失,分析了西洋剧与中国旧剧的差异,并在实践中探讨了戏剧如何艺术地表现人生与正确处理戏剧、舞台、观众三者的关系等问题,为中国话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教育学“中国化” 关于教育学“中国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本土化”,过去提“中国化”,观在提“本土化”。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东西。教育“本土化”即指吸收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但是。提“本土化”是否会使教育不仅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而且又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从而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另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1989年退休后,邓小平依然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高度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党的前途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思考,形成了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晚年“理论交代”。这一“理论交代”不仅大大加速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而且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理论萌芽,这些萌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对从邓小平晚年的“理论交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进程进行考察,既可以展现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一脉相承的理论联系,又能够凸显出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体现出来的鲜明个体性格。  相似文献   

4.
"最"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对程度副词“最”语法化过程的考察,揭示绝大多数相对程度副词可以用来表示绝对程度,其源自于副词化的“最”在主观化的影响下发生演化。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国际商事仲裁中,“所在地”理论在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而随着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发展,“所在地”理论受到了“非国内化”理论的巨大挑战。本通过对“非国内化”理论的分析,认为该理论适应了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统一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必将成为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律适用中的主导理论。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中国化”命题之再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教育学中国化”的目标是重建本土教育理论;“教育学中国化”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国教育传统与西方教育思想之间深层的接续与转化;“教育学中国化”的必要路径是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中国东北,天皇同军部站在同一立场上,默许、鼓舞了军部的这一军事冒险;“七七”事变后,天皇作为主战派,督促向中国战场增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王炎斌 《天津教育》2002,(10):12-14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如果说,过去我们所倡导的学校人本化管理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由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决定的,那么,在“入世”后的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学校人本化管理,则具有全新的意义。我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入世”对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以及每一个国民都将产生影响。同样,“入世”对学校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和多层面、多方位的。在教育面对新的挑战的今天,学校实现人本化管理更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入世”对教育的影响1.商品贸易的自由性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商品贸易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眼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对当前师德培训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师德培训中,“学”的立场、“人”的立场和“行”的立场的缺乏是导致当前师德培训效果不好、效益不佳的最根本原因。笔者建议,师德培训应注重课程泛在化、目标生命化、内容实践化、形式多样化和效果持续化建设,以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性,助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眼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对当前师德培训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师德培训中,“学”的立场、“人”的立场和“行”的立场的缺乏是导致当前师德培训效果不好、效益不佳的最根本原因。笔者建议,师德培训应注重课程泛在化、目标生命化、内容实践化、形式多样化和效果持续化建设,以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性,助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家心性意识与"论语派"的文化编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派”以30年代初《论语》杂志创刊为标志,在化心态的选择上走了一条与“左翼”主流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审美立场到创作实践,“完全”的自由个性取代了“五四”激进主义的立场而开始向中国传统的道家心性主义靠拢,找到了自己的化编码,并获得了对生命本体的价值体验,成为“论语派”独特的个性所在。  相似文献   

13.
传统“化”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更有重要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办的桂林版《扫荡报》,发表了大量为抗战救亡服务的有关歌曲、诗歌、戏剧、漫画等方面的文论,宣传进步和团结,使得桂林抗战文艺在中国的抗战宣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用“中国化”话语简明地分析了桂林版《扫荡报》抗战文艺的立场和态度,对该报“化字格”分3个层次进行归纳,对每个层次分别就“谁来化、化什么、怎么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诞生在1959年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说是影响最大、最能代表“荒诞派”戏剧基本特色的作品。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戏剧最为严峻的挑战。虽然《等待戈多》并不是荒诞派戏剧的最初成果,但它创造了这一流派戏剧的最高境界,集中体现了“荒诞”戏剧观的建构特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剧作的出发点、建构方式和基本内涵三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16.
学历主义的本质就是过于突出教育的身份功能,把教育机构当作“生产”文凭身份的建制和场所。在此种情形下,教育出现了“麦当劳化”现象,其特征可归纳为:大批量生产文凭身份;生产流水线是高效、快速的;身份日趋标准化和程式化;教育越来越建制化,从而使学生陷入身份规训的藩篱。对此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社会”理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化”育美德是中国传统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道德教育的地位、内容、方法和机制上均有其鲜明特色。借鉴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创新运用“化”育美德的育德方法,对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冯契的“化理论为德性”,强调主体的心性修养和内在发展,追求自由德性和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重新解读,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改造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黄佤”族群长期与傣族、汉族杂居,经过长期的文化涵化,“黄佤”在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它佤族支系的文化。但“黄佤”文化涵化过程中,民族认同与其传统文化决定着涵化的方向.涵化只改变了“黄佤”文化的表象,未改变其对佤族的认同。涵化作用下“黄佤”族群形成。  相似文献   

20.
石涛不仅在绘画创作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绘画理论领域也别具慧眼。他的画论主要见于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及一些题画文字。在他的绘画理论中,最具特点也最难以捉摸的应该要算他在《画语录》中的“一画”论了。而有关他“法”与“化”的理论则是“一画”论的具体体现。因而,我们可以从他的“法、化”理论来看他的“一画”说。石涛认为,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