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体现在音乐中应是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有创造性的思维的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桂兆玲 《科教文汇》2009,(5):198-198
我们这里说的“创造性思维”,不是说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音乐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是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无论学习新知识还是复习旧知识,遇到新问题还是旧问题,都能够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养成创造性思考一切问题的习惯。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关键要从多种思维方式的锻炼及习惯养成着手。即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各项内容,包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讲授、欣赏教学以及音乐创作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施以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批判性思维的综合训练、培养的方法。下面探讨如何在各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幼师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陈蕾 《内江科技》2006,27(9):46-46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对于发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有特殊的意义。作为音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音乐课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充分调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体现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周健 《科学中国人》2014,(8S):246-246
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原动力,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在音乐课节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行为,人生每一个阶段存在着学习的问题,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行为,人生每一个阶段存在着学习的问题,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元素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将音乐与非音乐因素的人体肢体语言相结合的舞蹈艺术,通过音乐辅助描述舞蹈的艺术形象,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本文就高校舞蹈教学中音乐艺术对舞蹈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功能性作用进行了探索性论述.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何上好音乐课,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钢琴、电子琴作为新兴乐器,以其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独特功能,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是一件培养孩子对音乐入门的好乐器。我认为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0.
史华 《科教文汇》2011,(29):176-176,196
音乐鉴赏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培养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过分强调了预设与封闭,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学习。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善措施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创新造思维能力通常指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音乐教学不信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法(能),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音乐课的学习,在对内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客观事物在质上的认识超越,并由此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全新的音乐感知,使得所学各类知识充满幻想.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主要目的是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阐述了音乐艺术欣赏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音乐活动是借助于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之一。作为幼儿音乐活动的启蒙者,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创编动作以及欣赏音乐等方式,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歌词教学、课本插图、舞蹈表演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想象”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让老师知道上好唱歌课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且还是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推动唱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周思 《今日科苑》2007,(14):225-226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是其有效途径。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音乐能增进人的文化知识,使人聪明。音乐启迪人的想象与幻想思维、促进科学进步。  相似文献   

17.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歌词教学、课本插图、舞蹈表演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想象“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让老师知道上好唱歌课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且还是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推动唱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大脑     
<正>音乐如何影响人的大脑?它又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对以上问题有了初步认识。音乐可以开发右脑人脑由左、右两个脑半球组成,左、右脑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分析、逻辑等功能;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主要负责直觉、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连接左、右两个脑半球的是胼胝体。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并且增加左、右脑之间的连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音乐等艺术创造主要来源于右脑,人们通过创造与欣赏音乐等艺术活动,脑内产生出大量的α脑波,这些α脑波能促使人分泌大量内啡肽,而内啡肽的分泌能极大地提高大脑使用频率,并促使左、右脑相互协作与沟通,从而实现了开发右脑和增强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郑雪飞 《大众科技》2011,(5):166+149-166,149
节奏是音乐赋予生命的要素,是音乐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段,具有独立表现某种情绪的功能.没有节奏,音乐就不能表露出活力;有了节奏,音乐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篮,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