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久以来,语文教学尤其在落后的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诵读教学严重不良的状况。其实,诵读,就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诵读与朗读、朗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周礼·大司乐》郑注上说以声节之曰诵,可见诵略似今日吟唱,是出声读。诵读更侧重熟读,更强调对文本的玩味与理解。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诵读教学法。必须指出的是,诵读与感悟、理解、创造力的培养并行不悖。我们不  相似文献   

2.
阅读和识字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又以朗读、默读和背诵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朗读和背诵方面指导得法,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课。诵读法是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力。作为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不只是简单的“读”,还侧重以声传情的朗读和深入细致的理解。“诵”“读”结合,相得益彰。诵读法运用得好,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就能顺利完成。因为,诵读法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和言语技能,有利于体验和理解文本材料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的原生态教学,即学习语文的初始形态,是指在语文教学或者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它是母语创造力的自由释放。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一、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培养读书习惯《说文解字》对"朗读"下的定义是:"朗,明也。""读,诵书也。"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一节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4.
诵读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所谓诵读法就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教学方法。它既是教师教的方法,也是学生学的方法。诵读包括朗读、背诵、吟诵等具体的教学方法。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重视诵读法的应用,而且明确规定了诵读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在新课程下,正确认识、理解与恰当运用诵读法,对于指导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诵读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诵读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语文教育,从根本上来…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课标>中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二十.  相似文献   

6.
"教学千法读为本",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吟咏、朗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朗读教学与美感熏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旧式国文教学和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中,朗读教学是倍受重视和推崇的。《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的警言,提倡读书人要朝夕诵读。《幼学琼林》中说,“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咿唔占毕,皆读书之声。”用琅琅书声激励学人用功读书。老一辈教育家们一直重视朗读教学。叶圣陶先生说,“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  相似文献   

8.
谈职校语文课诵读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其鲜明的特色、突出的效果,历来备受重视.清代姚鼐说过:"大抵学故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清代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做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当代语文大师庄文中先生指出:"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间,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诵读包括朗读、朗诵、背诵等。它是古代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进行较高层次的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思维力和记忆力的传统方法。挖掘古代诵读教学的精髓 ,可作为素质教育的借鉴 ,调动和保护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训练学生的语感 ,逐步培养学生能读、多读、敢诵、乐诵的学习习惯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晓婧 《考试周刊》2013,(37):36-37
<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所有学段都不能忽视的教学目标,并且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假如不朗读,学生就不能熟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小学生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注重朗读教学,强化对学生日常学习中诵读的评价,指导学生多诵读。"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高段的朗读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比如,语文高段朗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朗读示范形式化、朗读内容零碎化、朗读教学表演化的误区。因此,转变小学语文高段朗读教学观念,探索小学语文高段朗读的新方法,让学生乐在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诵读”这个词,也许你并不陌生,但对于它的准确含义,恐怕就不一定了然了。先说“诵”。《周礼·大司乐》说:“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前人注释说:“以声节之曰诵。”由此可知,诵是有节奏的朗读。我们今天所说的诵,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熟读或背诵, 一是指吟诵。背诵,又叫“背书”。为什么叫背书呢?据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回忆:他小时候读私塾时,“每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的语文教材重大改动之一就在于强化诵读,明确地增加了背诵的数量。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视的地位。那么,如何应用有感情地朗读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呢?一、应用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我认为语感  相似文献   

15.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背诵的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1.语文教学加强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发现语文之美、感受语文之美?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作了如下尝试。一、亦吟亦诵,品味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韵律美、凝重美。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声调婉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甚至要熟读成诵,使学生感受文学的音乐美。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这是引领学生感受语  相似文献   

17.
唐嫒媛 《语文天地》2011,(12):20-21
在新课改背景下,诵渎教学仍存在很多误区,如:把朗诵理解成了背诵,把背诵的熟练度与默写的准确性作为衡量诵读教学成效的唯一尺度;诵渎的范围、方式选择不当;语文课上朗读成了必有的环节,但缺少点拨指导,流于形式;等等。有感于此,笔者以为要理解诵读教学的内涵,课堂上的诵读要适度、精当,并且要抓好平时的诵读与积累,以课下促课上,二者相结合,才能创造成功的诵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及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语文教材中明确规定了高职学生诵读的篇数。这说明了诵读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在高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谈谈我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此法创设历史久远。古称“讽诵”,最早见于《周礼》。郑玄注释:“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讽,“背文”,即背诵;诵,“以声节之”,就是朗诵。时至朱熹,倍加强调:“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今人王力教授也主张:“只有熟读一二百篇古文,然后感性知识丰富了,许多书本上所未讲到的理论知识,都可以由自己领悟得来,这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地掌握古代汉语。”这样看来,诵读法就是通过反复诵读,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背诵是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怎样搞好背诵指导呢?首先,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1.反复诵读:对于句、段之间联系紧凑的短文,便可使用这种方法。如背诵古诗《画》、《锄禾》等,反复朗读几遍,便可成诵。2.渐进诵读:对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课  相似文献   

20.
诵读从字面含义理解是包含熟读、背诵两层含义。诵和读都包含了对原有内容带有感情、节拍明显的朗读,并在过程中把握诵读对象的主要内容和含义,渲染文化和感情。在诵读中要注重音节、音调、停顿、语速等具体语音现象和表达技巧的应用。而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启蒙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可以让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实现耳、口、脑、眼的多器官、多功能协调运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可以在诵读过程中实现对古诗文意境的想象和描绘,对其中包含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是有效提升古诗文学习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效率和兴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