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岩 《报刊之友》2013,(8):55-56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是制造奇观文化的最大机构,而明星就是大众媒体所制造出的一种超级奇观,这一奇观现象吸引了大批电影、电视、文化学家关注与研究。电视媒体和明星联手塑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等的氛围场,而社会大众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又刺激着电视媒体和明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电视媒体与电视明星的关系总是在利益分配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摇摆不定,电视媒体对收视率以及市场回报的要求以及明星对曝光度、知名度的要求,使得双方处于一种此生彼降的天平上,无法达到不平衡。这种来回波动的不平衡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利益的良性持久实现,也会对整个社会及大众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电视明星现场出发,分析了造星运动的根源,并探讨了媒体与明星之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徐杰 《今传媒》2012,(10):66-67
随着我国电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主持人品牌的推广和营销也成为电视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由电视台从栏目设置、媒体宣传、公关部门推介、主持人包装等多方面入手,打造明星主持人和明星栏目,通过两者的相互依托、相互辉映,在短时间里树立起鲜明的频道形象,提高频道的知名度。本文从打造明星主持人的意义和作用说起,就如何打造明星主持人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电视荧屏上第一次打出“主持人”这三个字是在1980年。至今,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迅猛增长,近乎饱和。在此期间,开播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和1996年的《实话实说》以及紧随其后的一批名牌栏目培养了一批时至今日仍然难以被后来者超越的、在全国影响力极大的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何炅、汪涵等。在中国的广大受众心目中,他们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非常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时,由于他们在电视媒体中出头露脸、带有显著的公众性这一特性,使得他们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明星色彩,成为璀璨的电视节目主持明星。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电视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受众被分流,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和传媒格局的变化,电视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市场驱动与“受众本位”观念的引领下,电视媒体纷纷将重心转向了追求高收视率、吸引更多广告投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上来。而在电视媒体追求高收视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中,打造、包装和推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节目主持人无疑是一个有效且能够实现媒体和主持人双赢的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明星主持人可以使媒体的影响力大大提升,而明星主持人独特的品牌价值同样能够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当提到光头孟非时,江苏卫视自然而然就跃入了人们的脑海。孟非独特的形象俨然就是江苏卫视的门脸,孟非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江苏卫视的影响力;提及华少这位有着“中国好舌头”美誉的主持人,人们自然不能不想到《我爱记歌词》和《中国好声音》以及其东家--浙江卫视。华少在主持节目时的出色表现不仅使他在国内尽人皆知,其声名更是远播海外华人圈。作为一个明星主持人,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如今,电视是最普及、影响最大的媒体。电视主持人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角色。一个成功电视栏目,往往就取决于主持人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6.
沈悦 《新闻实践》2012,(8):60-6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视主持人市场日渐活跃,倪萍、程前、杨澜、周涛、文清、亚宁等成为中国电视荧屏首批叱诧风云的明星主持人。然而与他们的知名度同时飞升的还有这批明星主持人对外界难以名状的职业困惑感,从年龄危机到薪酬困扰再到空间受限,中国电视主持人群体“职业瓶颈期”在从90年代中期往后的15年中首度大规模爆发。这是主持人自身职业发展需求不断增长与中国传统传媒业体制僵化之间的一次矛盾升级,在体制环境短时间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下,这批明星主持人无奈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7.
陈爽 《声屏世界》2008,(5):52-53
近年来,当电视媒体也是“主持人媒体”得到更多的认同时,许多人际传播的手段也出现在电视这个大众传媒中。人际化传播使电视较其它媒体的传播更具特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与观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电视媒体的台柱子、脸面子、嘴巴子,是电视栏目的灵魂。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主持人要能更好的驾驭此项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天赋和综合素质。目前我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个人素质差异大。笔者认为,主持人的综合发展应该遵循的是“三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勇 《声屏世界》2010,(2):39-4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在电视业改革的浪潮中首次推出了“主持人”这一称呼。从此.中国的电视主持业开始了蓬勃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设置有主持人的栏目,同时也造就了一些为干家万户所熟知的“明星脸”,电视节目主持人也随着电视业的发展逐渐走向“核心化”和“明星化”。然而,受传播规律的制约,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二级传播”的“舆论领袖”.其作用的优劣意味着一个媒体的品位、可信度与权威性。在当前的电视荧屏中,  相似文献   

10.
周莹 《声屏世界》2010,(6):37-38
网络主持人区别于电视主持人的特点 去明星化。普通和草根是网络主持人区别于电视主持人的一大特点。网络上比较红火的几档节目,如搜狐网的《大鹏嘚吧嘚》和激动网《雷闻天下》的主持人走的都是平民化路线。这些主持人长相普通,不是“帅哥靓女”,没有让观众遥不可及的感觉。《大鹏嚅吧听导》主持人大鹏的打扮就像街头小伙,而《雷闻天下》主持人雷二公更是其貌不扬,穿上一身“雷锋装”,活像影视城里的群众演员。  相似文献   

11.
杨先起 《新闻界》2005,(3):92-93
2004年11月20日,“世界电视日”前夕,全国大小媒体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推出虚拟主持人——《光影周刊》的“小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虚拟主持人的关注,甚至一度有媒体报道称,“小龙”将亮相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众所周知,事实并非如此)。也有媒体称“小龙”为“属于中国的第一位虚拟电视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小龙”不是世界上第一个虚拟主持人,也不是第一个电视虚拟主持人,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他也不是最早亮相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以各类游戏的现场竞技为总体格局,以演艺界明星的文艺表演、协作单位的现场展示、观众的即时参与为依托”①的电视娱乐节目铺天盖地充斥屏幕、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突然间红遍大江南北时,一批人文知识分子曾经痛心疾首地惊呼:文化失衡!文化堕落2然而,电视娱乐节目仍如一棵正值盛年的树,满树鲜花。尤其是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获得第16届金鹰奖不说,主持人李湘。何灵也因此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电视娱乐节目没在知识分子的批判中应声消失,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一、现代杜会人与人间的交往异化使人们渴望…  相似文献   

13.
我们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首先是色彩和画面的调子,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但被长时间吸引住的,是人物、是故事。人物形象的亲切、高尚,故事的新颖、曲折动人,常常让我们的眼球更温暖。当我们打开电视,被李咏的招牌动作弄得很快乐,被王小丫的风度和气质所倾倒,被鞠萍姐姐甜甜的笑容和甜甜的声音所融化;我们还被王志迷人的酒窝和睿智的目光撞得好爽;崔永元那“哭跟笑似的”幽默;汪涵那分寸得当地恶搞;张越、杨澜与人谈话犹如剥笋子般地娓娓而侃;赵忠祥磁石般地叙说:宋世雄的金戈铁马;敬一丹的温馨犀利,都曾让我们的眼球温暖了又温暖。25年电视主持人的盛典,让25颗明星无比璀灿荧屏。我们恭贺电视主持人走过了25年的历程。电视媒体是朝阳媒体,我们没有理由不期待,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湖南卫视“超男”“超女”的尽情演绎,随着各种好声音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兴起,也随着诸如《舞林大会》、《非诚勿扰》、《一站到底》、《非常了得》、《芝麻开门》、《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舞蹈节目、相亲节目、益智节目、明星节目等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层出不穷,中国人呈现出对娱乐的近乎狂热的追求。在这样的氛围中,南京广电集团也推出了季播节目《舞动南京》。从具体运作看,《舞动南京》开辟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它将文娱节目与帅气、神气、富有朝气的主持人完美嫁接,既是对主持人人气的进一步提升,又能通过舞蹈展现主持人的身姿和艺术气息,有效吸引眼球。这档由南京广电集团电视广告部《舞动南京》项目组推出的集团节目主持人大型舞蹈秀,成了每周日晚南京电视观众的一道视觉大餐。《舞动南京》以其创新的活动形式、恢弘的舞美设计、多形式的互动方式以及全媒体营销策略,一经推出便迅速聚敛人气,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引发多家媒体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朱玉华 《视听界》2010,(4):58-59
在近几年国内电视媒体版图的衍变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崛起和上升相当引人注目,其经营业绩、收视份额、品牌形象自不待言,伴随着一大批颇具看点的新节目风生水起,富蕴“苏味”的主持人群体也引得业界关注。以统筹管理、使用播音员主持人为主要职责的总台主持人管理部近年来积极探索了新型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灵活、合理、有序、最大价值地使用主持人的机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16.
杨慧 《视听纵横》2002,(5):106-107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恢复与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法制栏目的电视台已超过150个,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也逾百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走势。在如今社会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法制节目备受关注的时刻,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理性地思考我们该如何说“法”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气象科学技术、电视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节目中既充溢着对风云冷暖的关切,又有对大自然天气的诠释,在社会公众面前起着“发言人”的作用,是电视气象节目的灵魂人物。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电视气象节目时的表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介产品卖方市场走向终结,国内的媒体经营日益关注市场需求,更加注重媒体形象和媒体内容的有效推广,主动去接近目标消费,走下神坛的媒体运营也更加贴近其自身的商品属性,尝试通过活动营销、事件营销塑造媒体品牌,如央视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主持人大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AD电视广告盛典、中国电视体育奖,凤凰卫视的“飞越黄河”、“千禧之旅”、“走进非洲”,湖南卫视的“中国金鹰电视节”,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语言的失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丽 《新闻记者》2007,(3):65-66
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本文中电视媒体语言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因了电视媒体无可比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社会上、在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遗憾的是,电视媒体语言中,违背语言文明规范的现象却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平  李丽  李赢 《青年记者》2007,(10):77-77
电视节目,尤其是一些名牌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往往是观众熟悉的对象,他们的言谈举止、风格特点都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很多主持人,尤其是全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早已走上了明星路线。近些时日电视主持人的活动又出现了新的特点:目前一些知名电视媒体中的主持人打破栏目界限,活跃于各个娱乐节目中,自身也变成了这些节目中的娱乐元素。表面上看这是许多电视节目招揽观众的有效手段,但是主持人资源被如此频繁地利用甚至滥用的现状值得业界深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