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师在某种"合法"的惰性体制下,容易丧失激情,磨平个性,失去进取的精神与意识,教师的教育智慧蛰伏在庸常的日常生活中隐而不发。要想实现教师的智慧生成,就应该打破日常生活世界的束缚,经历日常生活世界批判重建过程,超越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创造活动的约束,增强主体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教育批判是打破陈规,革除旧弊,唤醒意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浪潮。以往的教师教育只注重教师理论或实践的培养,而"反思性实践者"则注重教师通过实践批判地反思自身理论、消除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因而更加符合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因此,拟借助U-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平台,探讨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反思性教育硕士的现实意义,从而唤醒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激发反思行动。  相似文献   

3.
从主张学习凯洛夫的"教师中心论",到批判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再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呼声渐起,教育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如今,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开始关注芬兰的教育,希望借鉴她的模式以改革自己国家的教育、解放被束缚的孩子和教师;当然也有人以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其加以批判,如此,芬兰的教育更吸引了想去一探究竟的人们。本书的作者所讲述的,或者说带我们经历的,正是芬兰对"考试"、"第一志愿"、"分数"、"排名"等与我们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名的教育家弗雷内曾说过:"知识不能仅依靠教师向学生进行传授,传授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出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反驳教育工具性角色的基础上,批判理论指出教育管理应提倡道德科学,抵制"管理主义",应提倡广域的背景分析,抵制狭隘的"理性"分析,应提倡本真教育,抵制功利教育。基于批判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要坚守"道义""责任"和"本真"的价值取向,秉承"人之为人"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语文教学备受批判,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更新,教师的业务素养尚有待加强。新课改虽推行好几年,但传统的教学陋习依然存在,正如钱梦龙所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正因为教师没有摆脱陈旧教育观念束缚,以致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弗莱雷是20世纪来自巴西的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得益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及成人教育理论对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但其"教育即政治"、"批判意识是教育走向解放的根本出发点"等观点有一定局限性,应批判地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9.
在《"泛语文"批判之再批判》(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以下简称《再批》)一文中,"泛语文"批判反批判的第一人程少堂老师集中火力批判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个批判"泛语文"的教育隐喻。他说:"对泛语文进行批判时的最有名的‘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名言,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课堂应当是研究型课堂。培养教师的课堂,尤其需要构建研究型课堂。研究型课堂的哲学基础包括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哲学,研究型课堂的教育目标是"成才"与"成人"相融合,研究型课堂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研究型课堂的教师工作包括五个环节——研究性备课、研究前引导、小组研究指导、课堂探讨、协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治 《生物学教学》2011,36(7):38-39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简称CCT)是美国高中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美国很多学区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以提高教师的认识和课堂操作能力,对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远远超过对知识掌握的要求。"知识可以忘记,  相似文献   

12.
对"教学无生"现象的批判需要从"传统教育弊端"的惯性思维转向对现代性的批判,这有利于人们明晰现代性对"教学无生"的影响。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冷漠、对效率的追求和社会浮躁氛围都加剧了现代教育中学生意向的消逝。救治"教学无生"问题的出路在于从传统人情伦理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也有不少教师只一味机械地模仿名家、大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致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质低效。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倘若在"深入"和"浅出"中多思量,做到深入解读文本,浅出教学内容,定能打造出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和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需要教师文化从适应维持型转向批判反思型。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主张教师发挥专业自主的潜能和批判反思的精神,自觉投入到教育改革之中,实现其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进而促进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公正与民主。其基本特征包括开放性、创新性和建构性。构建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首先需要消除批判反思的文化障碍;其次,管理者还须从行为和制度层面为批判反思型文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教学:现代语文教学的标志 20世纪的语文教学脱胎于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教育,其标志是"语言专门化",呈现"知识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改革浪潮中,"知识化"成为批判的焦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淡化知识"的语文教学的新主张,导向偏重语文实践体验的"语感"教学,以致教师和学生缺少应该掌握的最低量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6.
本质主义的教育研究一直占据支配地位,致使少数儿童成为本质主义教育研究的"剩余",且少数儿童教育可能存有被理论"歪曲"等问题。全纳教育对被边缘化的弱势儿童的保护,对教育实质平等的关注,推动着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为此,我们应该坚持本质主义建构和全纳教育批判统一的教育研究路向:一是要保持足够的批判力量,二是要廓清教育研究的视野,三是要关注儿童的境遇和教育事件。  相似文献   

17.
培养职前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职前教师多元文化素质,除进行课程改革,确保职前教师形成关于不同文化群体的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职前教师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积极与肯定态度,这就需要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教师教育计划提倡实施"文化敏感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批判、反省思维;推崇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师批判意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义昌 《教育探索》2003,(1):104-105
教师批判意识是指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反省能力和建设性批判精神。它对教师的事业成长、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教师主体性的增强以及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批判意识的培养与管理、培训机构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简言之,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过程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本人在教学中也有几点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包括了他对自我认识的批判、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对国外教育理论的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还体现在他的关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中。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要做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学会批判;正确看待教学内容,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把科学批判作为评价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