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婉莹 《教育》2012,(1):61-61
自2000年6月至今的10年多来,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坚持每月与青少年及其父母和教师网上聊天,破解各种各样的教育难题,促进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孙云晓网站的聊天室被誉为“最有质量的网上探讨家庭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教苑新语     
家庭教育和道德智能教育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异化"倾向,看上去家长特别重视教育,误区在于过于追求知识化、技能化,这是本末倒置。事实上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品质教育,包括情感、道德、习惯等,这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调查中发现,83.6%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关于家庭教育,有时需要在对话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教育家孙云晓老师和他的几位同事对此进行了尝试。通过对话、沟通和探讨,他们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也谈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做法。这些谈话汇集为《忠告天下父母》丛书,共5本。现将书中部分章节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喜欢孙云晓,源于他采写的震撼全国的那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中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云晓似乎总是能够抓住中国教育的软肋并且直言不讳,这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窥见。最近他和李文道、赵霞推出了一本新书《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其原因在于对男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5.
书讯     
《少年儿童研究》2005,(12):53-53
《成功父母必读》16.80元《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20.00元《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8.50元《家庭教育与孩子成才》20.00元《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30.00元——介绍108个好习惯《怎样做好父母》20.00元《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16.00元《五元家教丛书》50.00元《教育的秘  相似文献   

6.
以孙云晓教授之家庭教育经验引入学校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学生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抓住契机,教育孩子承担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因材施教,赏识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真诚地关爱学生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合作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越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边界。根据贺来的边界理论,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具体包括:领域分化,凸显"主体自觉";自我限制,做"能为与当为"之事;开放互补,实现家校"良性互动"。与此相适应,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维持: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权利与职责;建立家校双方"互利共生"的愿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赵忠心,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庭教育》杂志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中外家庭教育荟萃》、《中国家教之道》、《中国家庭教育丛书》、《大师的阶梯》、《中国家庭教育五千年》、《中国神童》、《独生子女教育》、《赵忠心谈家庭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完专家。1993年发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热烈持久的教育大讨论,推动了教育改革。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为盲彻3I泽民总书纪自日圭国少过儿童“自学目理自护自强自律”的指示精神,未来出版社出版了(医世纪的一代——中国少球h目丛书)。该丛书由孙云晓王编,分自学卷、目理眷、自护卷、目强卷、自律卷5本,田实力派作家孙云晓、刘保法...  相似文献   

11.
何平 《小学生》2009,(6):46-47
《师生心理成长丛书》由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伍新春教授,"万千教育"与"万千心理"总策划石铁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著述新编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其中的家庭教育理论以及父母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探索并推进中国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儿童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他孕育的"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陈鹤琴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抱着学教育、教儿童的志向赴美留学。在美期间,深受实验教育的精神熏陶和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3.
赵忠心 《教育》2006,(8):26-29
这是赵忠心教授应本刊之邀而扎写的专文,所提到的“八条建议”既极具针对性,又极具科学性,值得家长们认真揣摩,灵活运用。赵忠心教授是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他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庭教育》杂志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作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2013,(12):60-60
2013年11月17日.九龙坡区教委在华润谢家湾小学举行了“家长教育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暨孙云晓家庭教育报告会。区内近千名学生家长、特邀嘉宾及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参加启动仪式.区教委陈瑜主任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5.
王俊卿 《教书育人》2013,(20):46-4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家里当过"孩子"或"家长",家庭教育要伴随人一生;不管你曾经是孩子的角色还是家长角色,家庭教育是永远存在的。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正规却比较"自由";虽然没有课表却随时可以"上课";虽然没有教材却总在家庭成员中"阅读"。家庭教育在充满亲情的互动中增加了认同的难度,又在血缘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高婷 《父母必读》2022,(1):94-97
从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明确提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品格的培养. 曾经提出"儿童发展的三颗种子"重要理论的发展心理学者陈会昌教授,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儿童的品格教育.为此,在《品格教育》专栏开设之初,我们特别邀请他为我们深度解读品格教育...  相似文献   

17.
1月7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做客凤凰网,探讨最让家长头疼的家庭教育问题。他提出要“捍卫童年”,捍卫童年的核心是捍卫儿童的权利,这是一个法律概念,跟法律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原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捍卫童年就是要捍卫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四川教育》2000,(1):45-45
《走进新时代》丛书,是北京出版社的一套力作、其中,孙云晓、郑新蓉主编的《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在传播新教育观念、提出实施新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方面,对教师和父母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王玉娥 《中国教师》2011,(21):50-51
<正>一个孩子来到人间,如果成长在懂爱的家庭,他的人格发展将是健全和谐的。这里的"懂爱"即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不溺爱不偏爱,科学理性地去爱孩子。孟子之所以成为亚圣,得益于孟母的"择邻处"断机杼";岳飞之所以成长为爱国名将,源于岳母刺入他灵与肉的"精忠报国"的字字叮咛;爱迪生只受过三个月的学校教育,可他却成了发明大王,这与他母亲的家庭教育密  相似文献   

20.
《听赵教授讲家教的故事》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55个故事》是我国著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赵忠心教授编写的小型套书(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前一本是写给家长的,是"讲故事说家教";后一本是写给学生的,是"讲故事谈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