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效应是由前西德科学家R·L·穆斯堡尔在1958年发现的,由于观察到的共振线宽非常窄,故此现象几乎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三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仅仅32岁,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穆斯堡尔效应。对穆斯堡尔效应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穆斯堡尔效应的特点,深入讨论了超精细相互作用。阐明了它与永磁材料研究的密切联系,最后介绍和讨论了穆斯堡尔谱在最近国际上发展较快、很受重视的新型稀土富稀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这对正确地根据穆斯堡尔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穆斯堡尔效应实验的仿真原理 ,重点讨论了在网络环境下用图形化编程工具LabVIEW开发穆斯堡尔效应仿真实验的过程以及VI程序上网的技术 ,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李发伸,1940年生,四川万县人,物理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物理学、天文学评议组成员。196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93年起任兰州大学校长。兼任国家重离子物理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穆斯堡尔学组副主任,国际穆斯堡尔谱应用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磁学及磁性材料、穆斯堡尔回波核磁共振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磁性材料的微观特性及其与宏观磁性的关系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近几年来,在国内…  相似文献   

5.
穆斯堡尔谱学(mǒssbauer Spectroscopy)是穆斯堡尔效应(Mǒssbauer Effect)以及它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应用的研究的总称.这个技术的要点是,根据原子核在γ射线的发射和共振吸收中的行为来分析共振原子核同周围环境(近邻原子,电子等)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超精细相互作用(hyberfine interaction),从而得到有关共振原子核的化学近邻和物理近邻的信息,如化学近程序,不同晶位的点阵对称性,磁结构和电子结构等微观结构的信息。它提供的信息量较多,而实验仪器设备却比较简单,因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个效应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所设计的以微机为核心的穆斯堡尔谱仪的系统结构、系统特点。以微机为核心的话仅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工作的稳定可靠、操作维护简便等方面都超过了多道分析仪。  相似文献   

7.
新近发现的核灯塔效应正在帮助物理学家窥视各种物质的原子核经常处于的极端环境 .核灯塔效应因旋转样品受到同步加速器强光照射后发出 X射线扫描射束而得名 .在扫描射束旋转 ,经过一台探测器时 ,其波动度就是关于发出 X射线的原子核的信息信号 .为创造核灯塔效应 ,研究人员在一个小圆筒的内壁刷上一层试样材料 .然后 ,他们用压缩空气射流推动圆筒 ,使其以每秒数千转的速度旋转 .圆筒和试样达到一定速度后 ,研究人员用 X射线爆丛 (例如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所的高级光子源中的高能电子环行束产生的 X射线爆丛 )激发试样中的原子 .去年发现核灯塔效应的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研究人员目前利用该效应分析氧化钐 .钐是一种制造永磁铁的重要材料 ,但是用常规方法 (例如穆斯堡尔光谱 )难以加以研究 .研究人员还用这项技术研究了铁原子 ,并希望核灯塔效应在近期能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其他很多物质核灯塔效应帮科学家走近原子核$《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室  相似文献   

8.
1 引言1960年8月,伊瓦尔·贾埃佛发现了超导体的电子隧道效应,这个发现既简单又巧妙.一方面,人们完全可以用10年以前的实验仪器与技术完成这个实验,它只需要一个真空镀膜系统、一块电压表、一块电流表与一些液氦;另一方面,50年代已经有许多实验数据表明超导体电子能谱中存在能隙,1957年日本物理学家江崎发明了隧道二极管,同一年BCS超导微观理论问世,把超导电性和隧道效应联系起来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奇怪的是,发现这一效应不是在这以前从事数十年超导研究或镀膜研究的物理学家,而是一位才改行从事物理学研究不久的机械工程师.贾埃佛的经历以及他带有戏剧性地发现超导隧道效应的过程确实能使我们得到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物理学史和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史的研究中 ,发现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一、开创性物理学发现的“种子效应”当我们翻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历史簿 ,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就是物理学中一些开创性的科学发现成果往往会引发出一系列的科学新发现或新创造 ,多则十几项 ,少则几项 .见下表 :科学发现的种子与种子相关的物理学获奖项目获奖时间获奖者X射线的发现发现 X射线及对 X射线研究的成果 190 1年 W·C·伦琴发现晶体中的 X射线衍射现象 1914年 M·劳厄运用 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方面的成就 …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几何空间Rm中m维残差向量出发,得到了判断曲线拟合优劣的恰方值x^2。并指出若对一个“好”的拟合,x^2的范围是m-n-√2(m-n) ≤x^2min≤m-n √2(m-n)。最后,作为一个例子给出了穆斯堡尔谱实验中数据拟合的x^2min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霍尔效应是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特别是1980年发现的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以及1982年发现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对于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发现中学,在探索中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同时,心理学也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创设问题情境恰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要。  相似文献   

13.
锌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锌含量的ZnxFe3-xO4(x=0,0.15,0.30,0.40,0.48,0.60,0.70)纳米颗粒,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超导量子干涉仪和穆斯堡尔谱仪对其进行研究.所有样品均为尖晶石结构;随着样品中锌含量的增加,其晶格常数随之增加,晶粒尺寸从18 nm减小到9nm.在5 K和293 K时,ZnxFe3-xO4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首先随着Z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在x=0.4时达到最大,随后随着Z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室温下穆斯堡尔谱的测量结果表明:随着锌含量的增加,谱线由较为标准的六线峰逐渐转变为双峰,且在x=0.60时表现为明显的双峰结构,而大块材料在x=0.80时才有类似结果.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样品中纳米颗粒表现出的超顺磁性导致的.此外,还讨论了离子分布对超精细磁场变化的影响,并利用Yafet-Kittel模型对样品的磁性变化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发现中学,在探索中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同时,心理学也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创设问题情境恰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要.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17日,瑞典科学院宣布,杰罗姆·弗里德曼(60岁,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肯德尔(63岁,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和理查德·泰勒(60岁,斯坦福大学教授)因发现夸克而获得199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在科学上最终承认了夸克的存在。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又一重大胜利。一、粒子物理学的建立与发展“粒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正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发现强磁场中共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成具有分数分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这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他们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试验必修 )教材中 ,增加了伯努利方程为选学内容 .笔者在此对伯努利与伯努利方程的运用略作介绍如下 .一、伯努利与伯努利方程1 70 0年 1月 2 9日 ,伯努利出生于瑞士尼德兰的格罗宁根 .他曾在海得尔贝格·斯脱思堡和巴塞尔等大学学习哲学、伦理学、医学 .1 72 1年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在 1 72 5~ 1 732年 ,伯努利在圣·彼得堡大学教数学 .1 733年他担任巴塞尔大学解剖学教授 ,1 75 0年成为物理学教授 .他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家 ,还是一位数学家 .1 8世 40年代末 ,他出版了著名的著作《流体力学》一书 .书中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流体…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然而物理学的难教难学,让众多师生困惑、苦恼,甚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不深不透,致使在解题时不能构建或不善于构建适当的物理模型是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甚行,题  相似文献   

19.
对近代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物理实验的目的是经实验找出定律,验证理论和测定常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和记录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对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及可能产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它是一个综合过程,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计算机数据处理是近代物理实验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我们近代物理的许多实验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实验数据的,如激光纵模间隔测量、G-M计数管及核变的统计规律、穆斯堡尔效应、塞曼效应、夫兰克-赫兹实验、逸出功实验、油滴实验等。学生做完实验,上计算机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工》2014,(4):48-48
据国外媒体报道,20世纪初,笼罩着物理学的两朵乌云最终导致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使得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人类的量子物理史也仅仅百年左右,但是科学家发现植物可能懂得量子物理学,并通过这一原理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传统意义上,量子效应让人感到微观世界非常的奇异,生物系统中也存在如此古怪的机理,关于植物可以利用量子物理学促进光合作用的假说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在2013年6月21日《科学》期刊上,科学家就发现植物可能依赖于物理学而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