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初年兴起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新途径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国外思想影响和19世纪下半叶一些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思想启蒙家们批判了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种种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意识,积极探讨了“新民”的途径与方法,并把理论探索付诸实践。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表明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人对于国民性改造的思想,萌芽于鸦片战争前后,到20世纪初成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并一直延续至今。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显示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本文所考察的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背景与思想渊源、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近代中国诸多爱国思潮的一种,其中以邹容的有关思想最为深刻,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邹容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倡扬国民性改造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以《革命军》为主要对象,对邹容的国民性认识作了阐释,并指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邹容的有关认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非常重视国民性改造,不仅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了中肯的分析,而且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具体路径。孙中山所以倡导改造国民性,是为了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意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以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和社会的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青年毛泽东从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自己从事社会政治改造的经验,提出了改造国民性思想。其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培养国民基本品性,唤起国民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等方面。其特征表现在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层次、文化比较中的现代理念和道德现代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严复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图存的大背景下审视国民性改造问题的第一人,开启了近代思想界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先河。他深刻揭示和尖锐批判了近代社会的国民劣根性,并提出改造国民性的具体实践路径。深化对严复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研究,挖掘其改造国民性思想中的价值意蕴,对重塑新时代"中国性格",促进新时代中国精神建构、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新时代精神文化风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本位的错位,是一种畸形的“股东本位主义”所致。公司立法的国家建构主义,导致契约文化意识的缺失,国有股职能的错位,证券市场功能的扭曲。只有超越局限于公司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所致监督机制不到位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到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民性改造是近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主题,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救国图存中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反思。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对象主要是长期皇权统治下形成的奴性人格和传统文化心理。由于社会发展的惯性,20世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批判的中国国民劣根性在当代中国人身上依然有它的影子,中国教育仍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启蒙过程。当代素质教育应以改造国民奴性性格和自私心理为重要内容,致力于以独立性、公共性和参与性为核心的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代素质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最重要的是教育自身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后,与严重的社会危机相对应,人的道德、心理与行为方式也面临着近代转型的根本任务.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个性解放思想等优秀成分的基础之上,揭露、分析了当时国人人心风俗全面堕落的种种表现及其政治、学术、社会成因,并提出了他们对理想国民性的崭新设计,这是一个集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之大成的人心风俗改造模式,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还不具备国民性改造的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近代中国诸多爱国思潮的一种,其中以邹容的有关思想最为深刻,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邹容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倡扬国民性改造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以《革命军》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邹容的国民性认识作了阐释,并指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邹容的有关认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幂等变换性质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性变换是最基本的一种变换,是线性代数研究的一个主要对象,而幂等变换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变换,它不仅具备线性变换的一般性质,更由于它的特殊性,还具备了不同于一般线性变换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2.
植物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转化方法有间接转化法和直接转化法,主要阐述各种转化方法的原理、特点,以期为植物转基因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建本科院校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即从形式上和内涵上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变,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从人才培养定位、办学功能、组织结构与师资培养等方面实现转型.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践看,自然催变、脱胎跨越和中间跳变是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转型期对人才规格和层次都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发展特别提出了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它呼唤研究生教育必须实现转型,并通过分类培养的方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教材中狭义相对论时空坐标洛伦兹变换推导的缺点,本文给出了一个全面简单的推导过程,这个推导过程能够使得学生真正理解狭义相对论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本初等矩阵的几何意义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示"交换某两行的位置"、"把某一行乘以一个非零数"、"把某一行的七倍加到另一行上"的3种基本初等变换的矩阵分别称为基本初等矩阵(1)、(2)、(3).基本初等矩阵(1)的几何意义是:关于某一"标准轴(面)"的镜像反射(对称)变换;基本初等矩阵(2)的几何意义是:在某一坐标轴方向的伸缩变换;基本初等矩阵(3)的几何意义是:在某一坐标轴方向的切变变换.在矩阵与变换的教学中,应注重揭示矩阵的几何意义,利用矩阵的几何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矩阵的概念、运算和运算律的意义以及解线性方程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以主体人的培养为中介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在当代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宏观背景的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转型不但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型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基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必须实现从传统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向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转变。必须建立和谐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社会转型不同,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双转"交织的过程,是压缩式、跨越式转型的过程。大学生历来是对社会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群体。新旧体制快速全面的变幻和交替,使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呈现出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鲜明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是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化的过程 ,它必然打破原有社会稳定的联系 ,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运用系统学原理 ,对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模式的选择、各项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