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断从运动训练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运动训练理论日益丰富和完善,其目的是更科学地指导训练实践。以唯物辩证法回顾和评析我国颇受关注的若干运动训练理论,认为现有运动训练理论中的辩证法表现是竞技能力结构是普遍联系、系统与要素的耦合、三从一大原则是相对和绝对的辩证统一、夺标育人规律是现象和本质的同一;运动训练理论争鸣中,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是整体与部分之罪、训练周期理论与小周期、板块理论是具体问题不具体之惑、超量恢复与适应理论是永恒发展的超"度"扭曲之困。以启发运动训练理论建立与完善的科学思维,更为客观地探寻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2.
训练思路探索半世纪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系统论、脑科学和哲学理论对现行运动训练理论及“三从一大”、“超量恢复”等“简化论”的训练思路进行了反思和质疑。提出并阐述了“整体论”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3.
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3):43-46
训练学是一门对训练规律和行为进行研究的体育学科。长期以来,训练学的研究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德国围绕“训练学学科名词”展开的争论引发了对“训练学”学科范畴和内涵重新限定的思考;对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的挑战使德国运动训练界面临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重新塑造;新的“训练适应机制”的问世撼动了“超量恢复”理论的根基;把“力量训练”作为长期系统的研究课题为训练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的述评,为加深了解德国训练学科研究的新动向,进而把握世界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综述和评论了近年来国外训练学者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和超量恢复原则,提出了运动训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悦  杨琴  周政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319-320,29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综述,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起源,内涵及其发展现状等方面做整理和归纳,表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几代体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指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和不足,为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多年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遵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我国竞技体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超前发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7.
一、“全面化”和“专项化”训练理论 1.“全面化”运动训练理论。以“体能”为基础、以“超量恢复”为手段的“大运动量”、“二元论”运动训练理论,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来看,“二元论”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其“功能素质”,之后再与专项技术结合,构建“训练大周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成绩的目的。这就是“全面化”的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06,27(4):1-9
茅鹏.1932年2月6日生,男,江苏张家港人。1949年南通中学高中毕业,入团、入党,参加革命。历任:团区委副书记,团省委、省体委干事,省体育干部训练班支书、代主任,南京体育学院院党委委员,运动系负责人,体操班主任,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主要事迹:在训练第一线任职期间,所带运动队均获好成绩。有专著《运动训练新思路》、《成绩窍门何处寻》、《为何难圆足球梦》等;是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集《新中国体育运动50年》的4个撰稿人之一。著有论文《训练探索半世纪记》、《与时俱进呼唤训练改革》、《一元训练理论》、《一元理论与训练实践》、《挡住体育强国建设的认识障碍》、《备战北京奥运会不可无视的经验教训》、《论崔文华现象》、《为何铿锵不再》、《“官路子”与核心竞争力》等上百篇。 训练理论研究的原创论点:指出体育运动水平逼近极限观是不符事实的,当代体育运动水平在不断进步着,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训练方法的改进;认为“体能”与“技术”二元的国际传统训练理论是错误的,创“体能”与“技术”一元的训练理论;认为把“超量恢复”作为训练进步的根本原理——这样的线性观念是以偏概全的,由此引发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不妥的,指出训练进退的根本原理是生命有序状态的调整发展,由此引发的训练掌控原则是“到位”;发现运动能力的存在乃非恒常的,指出“体力波”是运动能力的存在形式,是训练工作的基本对待单元;发现生命运动是训练工作的根本载体,指出相对应地存在着“运动训练全周期”,其认识与掌控,无论对于竞技运动和全民健身,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认为对于适龄运动员来说,“进步原则”是设计与评估训练工作的根本原则。其所著《身体素质论应当否定》1964年刚发表即遭大批判。上述其所原创之训练原理,尽管受到部分学者和教练的支持,但迄今在中国体坛仍受抑;然而半世纪来,却受到国际体坛训练实践发展走势的印证和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对训练周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进行了比较后发现,两种理论的冲竞占、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是否适应新的参赛机制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的生物适应性以及训练理论模型适用的训练范围上;而对两种理论的辨析与思考,得出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脱节的原因是训练理论模型的非真理性和训练理论模型的经验化。  相似文献   

10.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