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德。在中国先秦儒家的"信"观念里,"信"关乎个人安身立命,关乎邦国生死存亡。亚洲小国泰国信奉佛教,泰国人有"信"的自律。欧美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国民守"信"。中国当前的"信"现状堪忧,需进一步完善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健全诚信法制建设,落实法制化管理实践,加大社会失信惩治力度,营造社会"信"氛围,提高国民"信"素质。  相似文献   

2.
聂涛 《文化学刊》2015,(1):181-184
儒家传统人文学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本目标,重点在人生实践而不是知识体系。如何在现代重建儒家传统人文学术成为中国崛起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学记》所见,围绕为学之"道"与为学之"术"两个方面,首先应明白儒家传统人文学术的终极指向,即为学之"道"的内涵,从而通过"志""信""乐"与学不躐等、博约相济、为学次第等为学之"术"形成传统学术的正信与正见,最后开展"正行"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将更加强烈呼唤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绍波 《职业圈》2012,(9):127-127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有、不断发展变化的,指导与约束企业整体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林业企业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林业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的隶属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但林业企业文化也有其独具的特色和内涵。林业企业文化,是林业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培育起来并为员工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林业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华强 《职业圈》2008,(19):72-74
随着市场法制的健全,不仅企业的运行要越来越规范,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方面要根据经营自主权努力促使企业赢利,另—方面又不能不遵守这样那样的限制性规定。如何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呢?从儒家中庸思想中汲取智慧,以正当性原则自律,对于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职业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君子人格是儒家学派的理想人格,代表了儒家对于人生实践的价值取向,《论语·为政》提出了“君子不器”的重要论断,朱熹理解为君子人格不能如器具一样,只是具有一种特定功用,此说颇有影响。而在《论语·子路》中又有“君子……使人也,器之”的讲法,这种“器之”与“不器”之间的矛盾难免使人们理解儒家人生价值取向和个人人生道路选择时造成困扰。该文通过解读文本,分析儒家对于人生与做事的基本态度,重新理解器与不器的关系。在儒家眼中,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是道德的、开放的、处在丰富的关联中的,因此人完整的、现实的生命有别于器,而在面对具体事务时要尽己所能,恕人不能,也不可忽视对人器性方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谢爱民 《职业圈》2014,(9):11-11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平台,也是传承、实践、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缩影,它是班组全体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与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共同认知的价值标准、共同拥有的基本信念及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对企业班组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洁艳 《职业圈》2014,(11):84-84
与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统一遵守的相关规定与准则的总称,属于管理范畴。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刺激下,企业想要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就有必要颠覆传统的管理制度而制定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儒家诚信思想是一种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其在封建传统社会中用来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稳定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家诚信思想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今天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儒家"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了儒家诚信思想现代转型的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儒家诚信思想进行现代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东蓝海酒店集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非常的巨大.因此,家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团队的建设的作用非常的巨大.家文化的目标是"为员工提供优质生活".而"感恩文化"建设是家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国学工程的重要内容."感恩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打造高凝聚力的团队,因为感恩文化培育奉献精神、忠诚度与责任心.  相似文献   

12.
朱芹 《职业圈》2013,(29):18-1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够体现企业精神和员工意识。并且被员工共同遵守的的价值体系、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外具有引力作用,对内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而是要落到经营生产这片土壤上。从而实现“落地生根”,特别是广大基层企业。笔者认为基层企业文化要落地,必须首先满足几个前提条件,继而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作保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向蓉 《职业圈》2013,(29):118-118
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对于普通人的冲击是剧烈的,供电企业困难员工也是如此.个体之间无法抵抗社会变动带来的风险。社会和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才能让他们度过难关。本文就供电企业对困难员工的帮扶机制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幺和认知。以及这些理念在管理制度、行为方式、对外形象等方面体现的总和,它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企业责任的概念简单,但内涵丰富,它既包括企业内部责任,即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和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又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及其员工对政府、对股东、对社区、对环境等相关利害关系者所应尽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伦理责任等。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是关键因素,是核心,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文章从石油企业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十种现象入手,提出了员工忠诚度培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党向阳 《职业圈》2008,(10):15-16
日本松下幸之助的哲理名言:“当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企业要留住人才,是编织笼子还是建造巢穴?如何才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与员工间的心灵契约?本文的论述读来有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发展较快,同时国有企业也进行了改革,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得到更快发展,就必须要严格监控自身的管理工作,利用新型管理手段积极推进企业发展.员工作为国有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领导也更加重视员工管理工作,因此,管理方法必须要进行不断创新.文章先概述"以人为本"理念,并阐述了...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出发.并考虑到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应该制定适合企业本身发展水平的薪酬管理制度,包括组成结构、薪酬表现形式等,使得在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控制。在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要遵守三方面的原则:一是薪酬管理具有公平性的原则。薪酬公平性对于员工来说要保持不同的设置方式,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来设定薪酬目标,做到公平的原则。二是薪酬管理具有竞争性的原则。企业中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薪酬管理的支持.增强活动的竞争性,从而提高竞争力。三是薪酬管理具有激励性的原则。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对员工有激励作用,能使员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廖克信 《职业圈》2014,(29):124-124
节约能源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中必须注重的问题,它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一起构成了我国电力供应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当前世界能源供应不足的事实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农村的供电工作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降低能量损失也是节省能源的任务之一。本文将针对农村供电所如何降低线损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达到降低农村供电中的线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推行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强化企业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企业.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