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瑶族传统舞蹈在其诞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均与瑶族社会的生产民俗、节日民俗和信仰民俗等有着互相依存、互相促动的密切关系 ,瑶族传统舞蹈是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传统舞蹈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形式上均有原始性、粗犷性和基层性等民俗文化的特点。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必须从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2.
“花灯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唐城村的一种民间舞蹈,以花灯、秧歌和威风锣鼓的巧妙融合而独具艺术魅力.唐城“花灯秧歌”不仅道具独特,节奏铿锵,队形对称,形式丰富,而且特殊的产生背景和生存环境使其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舞蹈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唐城“花灯秧歌”的地域文化特征、舞蹈文化特征和民俗文化信仰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发扬与传承这一艺术奇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舞蹈芯子是黄河三角洲典型的民间舞蹈之一,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地域民俗文化,本论文以前期田野采风为基础,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探寻新文化融合下民俗舞蹈文化传承,既是对民俗舞蹈文化的记录保护,又寻求其发展发扬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集神秘性、集体性、娱乐性、继承性为基本特征的典型庙会,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已经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在整个庙会中有着大量的舞蹈表演,其中,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背阁、大头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是其主要表演内容。本文利用浚县的民俗文化优势,对庙会舞蹈进行了调查研究,将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舞蹈形式挖掘出来,最后通过论文的呈现,将其记录并保护下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俗文化奇特绚烂,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为了实现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将民俗文化传播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相结合,通过高校学生对各种特色民族舞蹈的学习,可以领悟和把握不同的民俗风情,并在体悟和感知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获得特色化的舞蹈学习能力,更好地探索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霞 《华章》2010,(33)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一个民族的舞蹈涵融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和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剖析舞蹈动作体态、姿态的由来、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舞蹈教育中充分重视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最新动态的手段、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性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旨在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表现在: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生活与劳动的缩影;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现;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原始崇拜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乔林烟花火龙"是广东省揭阳市古老的汉族民间民俗舞蹈,始于明代,历经六百春秋,融舞蹈、服饰、潮乐、武术于一体.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变迁、符号系统、艺术表演等渗透出丰硕的龙文化基因与礼乐内涵.寻找"烟花火龙"民俗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和谐衔接点,让更多年轻人去热爱它,传承手艺、传承智慧,更传承精神.用科...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舞蹈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探析幼儿园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的重要教育价值,既有利于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又可实施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具有现代意义的双赢行动。  相似文献   

10.
民间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教学运用民俗文化的学习、讨论、研究,舞蹈动态的剖析,情境的创设,情感的培养,民间生活的体验,田野观摩等教学方法,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民间舞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片瓦”舞演出的特定时间、表演形式、舞蹈内涵,以及它与古代蜡祭八农神的特殊民俗文化联系人手,运用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加以佐证,从而论证了该舞蹈是蜡祭舞蹈。  相似文献   

12.
"高跷扑蝶"是流传于长汀民间一项传统的民俗舞蹈。而今,无论在表演形式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没有太大发展,并且受到的当代新兴文化的冲击。"高跷扑蝶"这个民俗舞蹈跟其他民俗文化一样,走向濒危。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舞蹈,文章将从长汀民俗舞蹈"高跷扑蝶"的历史由来、该民俗舞蹈的传承现状、发展的办法与措施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民俗艺术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闽南非遗民俗舞蹈是闽南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下其面临传承和创新问题,将闽南非遗民俗舞蹈引入高校通识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缓解闽南非遗民俗舞蹈面临的困境。确定课程开发模式,设定课程开发目标,精选课程开发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知、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美,最终达成育人目的。同时,也为闽南非遗民俗舞蹈的传承创新扩大群众基础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4.
民间舞蹈依据不同的地方文化,被区分出许多不同的地域性,并呈现出不同的舞蹈特征。荆楚大地自古就是音乐舞蹈之乡,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活跃,他们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傩戏,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傩戏表演形式丰富,多以面具饰面,加之以舞蹈元素进行演绎.流行于云贵皖湘等地,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表演内容多在腊月或岁初为祈福祭祀之用.本案以餐饮空间为例表现了傩戏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和再设计,同时也将传承民俗文化的美好寓意寄托在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6.
李玮玮 《文教资料》2009,(19):74-75
中国的礼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朝鲜半岛的民俗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本文从衣食住行及生活礼仪文化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的礼俗文化对朝鲜半岛民俗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朝鲜半岛在引进中国文化的同时非常注意选择和吸收.中国的礼俗文化在传入朝鲜半岛后,经过了发展、吸收和融合的过程,在朝鲜半岛固有历史文化的栽培下,最终成为朝鲜半岛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正是中国的礼俗文化对朝鲜半岛民俗文化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舞蹈与音乐是形影不离的姊妹花,长久以来,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二者互相关联,相互依存.舞蹈动作一旦离开音乐旋律和节拍的衬托,就会缺少生命色彩.而舞蹈钢琴伴奏,恰好是将舞蹈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载体,对舞蹈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瑶族是一个歌舞的民族,其舞蹈形式千姿百态,舞蹈内容丰富多彩。全南瑶族是江西赣南瑶族的主要代表之一,2007年全南瑶族花棍舞就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花棍舞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花棍舞是流传于全南瑶族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它的民俗文化内容与民间舞蹈文化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家文化遗产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舞蹈是紧密相连的姊妹艺术,既互相依托,又各具特征.本文从结构、节奏和旋律三方面分析了音乐与舞蹈的联系,阐述了音乐对于舞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商品,其足迹遍布全世界.外销青花瓷上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民俗文化,表现为民族文化融合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里的实用性、民俗文化里的祥瑞风、民俗文化里的"世俗"语意、民俗文化里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