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依据项目管理动态控制"‘计划-实施-反馈-调整’循环"的原理,提出高校教学质量常态性自我监测的管理思路,其包含两部分:全过程监测和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寻找教学质量偏差有两种途径:教学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关键性教学质量控制点的质量评审。据此,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测可提炼为"拟定日常监测和评审指标、教学质量日常监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教学质量评审、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四个环节,并详细分析教学质量标准监测流程、教学质量日常监测流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教学质量评审流程、教学质量偏差纠正流程和教学质量风险的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17,(2):104-112
文章从分析德国中小学研制教育标准、实施教学质量监测的背景入手,指出德国基础教育由20世纪强调学科内容标准的投入型教育质量控制转向21世纪强调学科能力标准的产出型教育质量控制,德国各州的教育和文化事务部长常设会议(KMK)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和推出帮助改善和确保德国教育体系质量的国家教育标准,并成立了国家教育质量研究所(IQB),负责定期监测德国中小学实现教育标准的程度,支持联邦德国16个州教育系统的质量提高与保障,提高德国各州教育的均衡性。德国中小学教育标准与教学质量监测正是在欧盟核心素养框架背景下,通过反思基础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强调学科能力标准的产出型教育质量控制,建构"标准—计划—培训—教学—管理—监测"循环改进系统,保障了学生学业质量与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教学质量信息监测是通过对教学质量信息的监视和测定,及时了解教学质量的现状,预测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为实施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翔实依据的活动。教学质量信息监测是教学  相似文献   

4.
贯彻"以人为本,全面规范,整体提升,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围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要求全面控制、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设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是选择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并作出数据统计和质量记录。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通过内环、外环的控制与评价,通过管理教学文件、组织教学实施、评估教学效果、反馈质量信息等活动,由学校教学监控部门和就业质量评价部门对学校教学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监控和动态调整,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保障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的生命线。建立科学有效的县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必须解答三方面问题:一是教学质量标准的制订,必须回答"什么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标准是什么"?二是教学质量监测的实施,必须回答"教学质量需要监测吗"?"教学质量能够测量吗"?"教学质量如何测量"?三是教学质量监测结果的运用,必须回答"教学质量由谁来测量"?"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7.
健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从控制论的角度探讨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对教学过程实施监测与控制以及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可以有效地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三年的调查研究和学院的实践,借鉴质量管理理念并运用现代职教理念,对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构建了由教学质量决策系统、教学工作标准系统、教学工作规范系统、教学运行全程监测处理系统和教学督导评价系统五个系统构成的"5T"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教学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学校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和诊断,形成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反馈调节系统进而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的监测。教学质量监测,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要使外部监测与内部监测互动结合,要重视微观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本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是学校通过自主选择评价标准和监测内容,借助专业的评价技术、方法和程序,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估的自我评估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规范教学质量管理,而且有助于深化学校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为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我们尝试建构了基于CIPP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运行模式以及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学校在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解决组织机构的建立、质量标准的研制、教学问责的实施以及专业支持的寻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