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介绍网络舆情监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从信息提取、文本挖掘处理、舆情分类、文本表示与主题发现、舆情意见挖掘和观点分析5个方面,介绍网络舆情监测的有关技术,并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中涉及的各关键挖掘技术进行整合,讨论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在实践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文敏  关键  郑杰 《科技风》2012,(18):230-231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网络媒体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受众逐渐超过传统媒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舆论的传播创造了新的土壤,也给烟草专卖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通过对网络舆情本身的特点展开讨论,分析目前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以及在专卖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基于笔者观点提出烟草专卖管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一些手段和对舆情处置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及预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闫利平  陶卫江  韩晓虎  靳兰 《现代情报》2011,31(4):46-48,52
互连网空前地延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网络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和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已成为政治思潮的交织地和社会问题的集散地,已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成因及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框架和预警模型,为政府及时发现舆情,防管并举,积极处置,避免事件恶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涛 《情报杂志》2012,31(8):27-30,26
通过分析搜索引擎的日志,可以发现用户感兴趣的查询内容,进而发现网络舆情.提出了基于搜索引擎日志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的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关键技术.这是对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今流行、用户数最多的新浪微博,研究了一种针对政府的负面网络舆情定量监测方法。给出了针对政府的负面网络舆情的定义、成因及特点,论述了针对政府的新浪微博负面网络舆情的判别依据、监测流程、监测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对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综合对比和实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舆情监测方案可操作性强,实用价值高,为针对政府的负面网络舆情测、控、管、引平台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日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分别从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信息科学的角度对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主题特征、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揭示,提炼出了网络舆情的大部分监测点。不过深入的分析也发现部分指标体系存在缺乏深度、难以评估,指标体系不完整,缺乏受众倾向等关键要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于卫红 《现代情报》2017,37(10):53-57
[目的/意义]为校园舆情信息管理员、校园舆情监管办公室、相关领导等提供舆情信息服务及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Jade平台下分析、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详细阐述了信息采集Agent、信息预处理Agent、舆情分析Agent、舆情简报生成Agent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由物理层、语法层和语义层组成的多Agent间的通信模型。为了提高Agent的舆情分析能力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能力,通过Rserve接口对Jade平台与R语言进行集成,使得Jade Agent可以灵活调用R语言丰富的算法包。[结果/结论]文中给出了"高校百度贴吧热点分析"的系统运行实例。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多Agent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充分利用了Agent的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使得系统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实时性;同时系统以大数据思维为指导,并集成了大数据分析利器R语言,使得舆情分析更加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政府视域网络舆情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它包括网络舆情控制、网络舆情管理、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应对等研究视角。这一研究领域存在明显的理论偏失: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认识不准确,出现研究立场偏差;集中于政府单一维度的研究,忽视网络舆情其他维度的研究;强调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忽视其积极作用的研究;重视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与技术,忽视治本之策的研究。出于对政府视域网络舆情研究的纠偏,提出网络舆情沟通这一新的研究视角,为网络舆情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唐涛 《现代情报》2014,34(3):3-6,11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舆情在数据体量、复杂性和产生速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已超出了现有常用的分析框架,必须在大数据分析的思维下有所创新。本文概述了常用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归纳了当前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特征和分类,提出了网络舆情分析创新要向大数据分析方向发展的观点,并概述了4种新思路新方法,对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网络舆情分析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高飞  李明 《现代情报》2016,36(5):172-176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首先对网络舆情近十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统计,得出近些年网络舆情研究的总体概况。其次对近些年的网络舆情在研究内容上进行分类分析,主要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网络舆情分析技术研究、网络舆情的应用及实践研究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以从整体上把握近些年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状况,最后,总结分析目前网络舆情研究中尚且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网络舆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2008-2013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192篇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核心期刊论文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 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8-2013年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情况,并讨论舆情信息潜在热点、网络舆情预警、网络舆情趋势、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监控等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句法语义的网络舆论情感倾向性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基于句法语义的情感倾向性评测算法。首先构建特定领域的情感语料库,然后提取情感知识库,为后续情感分析提供必要的基本数据。算法以句子为基本单位进行处理,运用基于扩展句法树的语言处理模型,从单句到篇章计算文本情感倾向。实验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以建立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畅通的信息公开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为重点,提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青  朱恒民 《情报杂志》2012,(3):6-9,35
了解网民对某一话题所持的舆情观点倾向及其演化过程,是互联网舆情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舆情观点的演化特性对于及时引导和化解舆情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互联网是一连接度分布具有幂律特性的复杂网络,提出了基于BA网络的舆情观点演化模型。模型考虑了个体本身以及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关系两个因素,重点分析了模型中信任阀值对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对模型是否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由于信息量大、传播更迅速,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政府负面网络舆情事件热度进行明确界定与度量,之后通过划分状态空间、构建状态转移矩阵、开展舆情热度趋势预测等步骤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政府负面网络舆情热度趋势预测模型。以新浪微博为例,选取2013年度的舆情热点事件“延安城管暴力执法”进行舆情热度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为政府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和网络危机公关活动、合理引导舆情事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不断出现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罕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网络的发达更加剧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复杂性。本文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意见领袖进行分析研究,将非常规突发事件发展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包括潜伏期和突发期,后期包括持续期和消失期,分别对前后期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群体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In the recent decade,the constantly occurring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have become a topic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people.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rity and complexity.Moreover,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xacerbates the complexity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leaders in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The article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into early phase and late phase.The early phase includes the latent period and the burst period,and the late phase includes the duration period and the disappearance period.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group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leaders in the two phases separately.Finally,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leaders.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发挥舆情监测分析功能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显得十分重要。进入资讯时代,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显现,这种影响表现为舆情成为政府了解民意、听取民声的重要渠道,但也可能因为舆情影响而扭曲决策,或因对舆情应对失当而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对舆情的及时掌握、科学分析和妥善处置,考验着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本文着重研究图书馆在舆情监测分析中的服务现状,进一步就发挥其作用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发布冶关于黄浦江松江段水域大量漂浮死猪事件发布的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民评论内容,从评论的地区来源、时间、网民的态度、舆论指向、关注议题及互动类型六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分析了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扩散规律,丰富了特定类型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