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新教材在每学期都推介了三部名著,七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共推介名著18部,每册教材中都有三部名著的导读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就安排了《繁星&;#183;春水》、《伊索寓言》、《爱的教育》三部名著的导读文章。这三部名著中的《繁星&;#183;春水》对学生来说,阅读兴趣低迷,而对其它两部都有较大的兴趣。学生阅读时或被一些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或草草地浏览一遍完事。这样的“浅阅读”状态不可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受益。为此,我根据三部名著的不同特点,开展了三次活动,让名著阅读走出低迷、卡向纵深。  相似文献   

2.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学生需“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并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材中也设置“名著导读”这个环节,每次推荐三本中外名著。从中更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了。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课外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相似文献   

3.
新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化标准,新教材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诸多地区的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当前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生阅读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5月分别对我校七年级十  相似文献   

4.
卢素霞 《新疆教育》2012,(5):108-109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能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教材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强化。但是,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阅读,在整个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对农村七年级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将"名著导读"写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阅读,在整个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对农村七年级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实现这一目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有名著导读,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9.
关于名著导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相关阐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以“部”为单位的作品通常是指长篇小说,其字数多在三五十万字到一百多万字之间。譬如四大古典名著就是这一类。“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意味着每学年要再增加一百万字到一百五十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然而由于教材只对少数几部名著做出了相应的提示和引导,导致学生对于名著的认识仅限于冰山一角,因此,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如下深入名著阅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语文教学新大纲,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10部。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状况不容乐观。最近,笔者就名著阅读状况对我校初中生作了问卷调查。对教育部指定的10种名著,能通读原著的学生:《西游记》26%,《水浒传》16·2%,《繁星·春水》8·9%,《骆驼祥子》5·8%,《朝花夕拾》4·2%,《格列佛游记》4·7%,《名人传》3·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7%,《童年》8·2%,《鲁滨逊漂流记》17·6%。其它名著很少有人问津,另有15%的学生则一种也没有读过。与此相对,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卡通读物等,却在学生当中悄然流行…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7-9年级学段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每年在语文中考中也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下,为了引导初中生更好地阅读名著,名著导读课成了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本文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从“课前改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归名著阅读”、“课后落实阅读的任务,加强辐射探究”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学习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下,名著导读板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其中初中部分必读10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与此同时,统编教材倡导课外阅读课程化,并且有具体的书目推荐,其中四大名著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进行了安排,四篇入选课文分别选自四部名著,除《草船借箭》是改编的现代文,不是原著的语言形式外,其余三篇均为原著中的节选,其编排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原著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人物品评课的方式,精心提炼出整本书最经典的人物形象,选择最核心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名著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阅读名著,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这几年,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划出了初中生名著阅读篇目,作为中考内  相似文献   

16.
《语 文课程 标准 》要求“ 扩大 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 泛阅 读各 种类 型的读 物”,明 确规 定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 名著”,也就是说7~9 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 将不少于6~9部。2004年中考语文 试题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一、名著阅读题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检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2004年和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相比,题型有了新的变化。 1. 作品介绍。 例① 下午 放学后,李林同学 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 …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引导”。因此,在“二期”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利用《电影之行》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影视资源,对学生阅读“名著”进行了“导读”实践探索,借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并讨论了电影与名著的兼容性、互补性、拓展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如此巨大的数量,如果没有阅读兴趣、没有阅读氛围,没有坚强的毅力,甚至无书可观,完成起来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9.
宋均凤 《成才之路》2011,(29):66-6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名著阅读日益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了这样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名著阅读已然成了重要考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从名著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二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尤其应该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把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可见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