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 ,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省146个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1646万卷,录音录像带20121盘,其中有近百万卷国家重点档案需进行抢救保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云南省有计划地开展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在国家档案局、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对30余万卷国家重点档案进行了抢救,其中修复破损档案近10万卷、档案数字化4亿画幅、完成独龙族等18个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云南省主要从强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馆(室)藏档案不断丰富,破损档案的数量和类型也随之增加,传统手工保护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档案保护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档案的消毒、破损的单页双面字档案和底图档案修复等,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沈阳市档案馆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档案保护工作的实际,研制开发了破损单页双面字、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等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解决档案保护工作的一些难题,找到了办法,开辟了新路。沈阳市档案馆研究的“破损单页双面字档案、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是针对传统手工操作无法修复的单页双面…  相似文献   

6.
档案承载着历史,记录着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宝物,但由于频繁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档案破损,抢救修复破损档案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破损档案的修复技术有传统的手工修复和电子化修复两种。本文以破损地质档案修复为例,着重介绍破损档案的电子化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修裱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抢救破损档案,以达到更好地保护档案、提供利用的目的.目前破损档案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霉腐变质的档案;二是破损严重纸张已经发黄成碎片状的档案;三是受潮后已形成“砖” 块形状的档案.怎样才能修复好这些破损的档案呢?这需要修复者正确掌握传统修裱技术基础上不断改进档案技术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抢救修复工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真实含义和必须遵守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核心问题。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中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贯彻工程化管理思想,建立操作规范与质量检验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和经费管理,以确保抢救修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抢救技术不规范、过程无法监督、技术无保障的现象,本文针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中的核心问题——质量要求,分析《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研究制定的意义、制订的依据、方法、范围、内容等问题,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科学、准确、最优化实施提供可利用的思路、方法和流程,使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馆藏档案数字化现已成为国家档案馆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开展档案数字化,必须基于档案实体,因此,档案的修复保护工作则必然成为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传统的档案保护工作一般由库房管理人员对馆藏档案具体破损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根据轻重缓急作出档案修复计划,将需要修复的档案提供给档案修复室进行抢救。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在大规模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11.
《四川档案》2008,(6):25-26
11月11、13日,四川省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座谈会分别在自贡市(川南片区)、阆中市(川北片区)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全省21个市州及下达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的市、县(区)档案局(馆),共计130余人。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推广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会议传达了刚刚结束的全国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研讨会精神。四川省档案局局长胡金玉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7,(Z2):112-114
<正>区域性重点档案保护中心是以重点档案的日常实体保护、抢救和修复为核心工作的机构,一般以标准化档案库房为基础条件,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将档案保护与服务利用深度融合,建立起集档案实体保护、抢救修复、服务利用等多位一体的档案保护机构。面向的受众为所涉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文化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或私人,主要功能是对行政区划内重点档案的保管、抢救、修复提供保护,以及提供档案保护方面的专业评估、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重点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抢救和保护好重点档案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档案部门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切实做好新时期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十五"期间漯河市对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新时期如何做好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修补破损的档案,延长破损档案的物理寿命,是档案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现今档案界创造了很多方法。在中国档案界,比较流行的是运用托裱和丝网加固二种技术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上一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档案的修复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除了传统的托裱方法外,发达国家抢救档案的方法开始增多,比较流行的是纸浆补洞的方法。在对纸质档案的抢救过程中,如果碰到破损严重又是两面有字的档案,修复方法比较单一,一旦遇到同一页上有大面积缺损或高密度的虫蛀,就更难达到满意效果。如采用丝网加固方…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我们有必要审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优化问题.本文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最优化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优化的途径,并指出实现优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艳艳 《兰台世界》2007,(5S):24-24
重点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抢救和保护好重点档案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化,是档案部门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切实做好新时期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工保护工作,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明、政冶明、精神明建设的需要。“十五”期间漯河市对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新时期如何做好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兰台世界》2012,(19):1
于成福,1981年至1985年在辽宁大学档案专业学习,1985年毕业,学士学位,分配到大连市档案馆技术科(后技术处)工作,从事档案保护技术、摄影和缩微摄影工作,直到2003年调到市档案局(馆)档案管理处工作,任处长至今。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和重大活动摄影拍摄工作。先后进行了纸灰档案的抢救与修复、玻璃底片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档案库房日常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及档案保护技术本科、大专、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修复过程中经常会给档案带来一些保护性破坏,为了使档案在抢救修复过程中少受或不受损害,应该提倡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本文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实现、集成时应注意的问题展开研究,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传统修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裱”这个概念是60年代中期在档案界启用的。“修裱”,简言之即“修补”、“托裱”之意,其目的是对破损档案进行修补、托裱,恢复其原有面貌、增加强度、延长寿命。修裱不仅是破损档案修复的主要技术,同时也是修复图书、字画技术的核心内容。图书界对图书修复技术惯用的概念为“装修”,其技术关键在于对书叶的保护,修补、托裱乃是保护书叶的核心。文物界对字画修复技术惯用的概念是“装裱”、“装潢”、“裱背”、“装背”等,其技术关键在于对画心的保护,修补和托裱乃是保护画心的核心。因此,修裱技术对于修复破损的档案、图书、字画来说是彼此相通的。 我国修裱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南朝宋武帝刘裕时期,有一个名叫虞和的人,对于修裱技术有过论述,后来宋文帝刘义隆的亲信、历史学家范晔也善于修裱,这两条材料就足以说明修裱技术在1500年前就已经有了,虽然留下的著述极少,但经过1000多年的心授、言传、身教,这项技术在我国被流传了下来,成为我国档案、图书、博物部门保护与抢救档案、图书、字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齐文台  荆涛  李嵋  徐华 《档案学研究》2019,33(5):120-126
应用数字技术对馆藏破损照片档案进行修复,具有保护原档、修复效率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国内档案馆破损照片档案修复现状的调研,提出了数字修复的基本原则、等级评价系统和工作流程,并对修复件的真实性、法律效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