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用爱投资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那些成绩不佳、学习习惯不好或行为不规范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本质是好的,是可以转化、教育的群体。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让他们同样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袁高岭 《师道》2007,(1):45-45
平心而论,我是比较喜欢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这些孩子聪明好学,一点即通,从他们身上能让人感受到智慧的火花在跃动,生命的灵性在闪烁,教他们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相对来讲,那些学习马虎,成绩总上不去的孩子则多少令我心烦。他们或顽劣成性、屡教不改,或天资愚拙、死不开窍,再大的耐心在他们的“顽固不化”面前也支撑不住,进而积淀成“火山爆发”。要教好他们,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好声音学员蜕变 对于好声音学员来说,演戏最初还是件一窍不通的事,但是从开拍到现在,学员们的演技进步神速,就连导演都对他们赞不绝口。而对于剧中十分重要的舞蹈部分,即使每天拍戏到深夜大家也会继续舞蹈教室的功课。在这次探班中,他们展示出或性感、或酷炫的青春舞步、众人合跳时的默契感,都充分展现了学员们十分用心的刻苦训练下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为自己预定的,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后所要达到的标准。 依其内容及时间,学习目标可分成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就体育学科的学习来讲,多数学生只有阶段性目标,他们一般要求自己在一个学年中达到锻炼目的,优秀、良好或及格等级,再就是在体育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好或比较好的成绩等等。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弱,自尊心比较强,大多数都没有比较稳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师尊”的土壤上,他们更在乎权威老师的话,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形成不同程度的或好或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校班主任在学期结束发奖时,总是给那些老师认为各方面表现好、考试成绩又优秀的孩子发奖;而那些在老师眼中调皮捣蛋的,或老实本分、或拖拉作业的孩子却一律靠边站,他们只能向获奖的同学投去无限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肖秋云 《江西教育》2005,(12):37-38
阵地减少。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急剧缩小,大部分学校都在寻求自己的出路,或并入高校,或欲独立升格,或在与高校联办的名义下租让教室及设备等。另一方面,高校扩招、生源骤增,不少高校难以容纳,也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于是,他们纷纷向条件好的中职学校扩张。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大自然的景物,无论是居住在农家小院,还是行走在闹市的大街;无论是曲径通幽的小路,还是繁花似锦的公园,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触景生情,想把那优美的景物变成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记载下来。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形象生动呢?一、选好景物,运用好感觉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睁开眼就是美丽的景物,走出门就是丰富的景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景物在小学生笔下都能一挥而就的。要写好一篇作文,教师首先必须教会他们选好对象,或选自己熟悉的、感情易抒发的景物,或选自己感受最深的景物。这…  相似文献   

9.
丁飞 《教育现代化》2006,(11):127-127
优秀学生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楷模,因为在他们身上表现出许多优秀品质: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荣誉意识强;有较好的独立性、创造性,学习动机明确:他们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程度高,自控能力强.能自觉排除干扰;学习兴趣浓,学习方法好,各学科成绩突出等等。但也正因如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对他们的优点关注多.缺点关注少,对他们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没有引起重视或重视不够。这又容易使他们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中大量事实表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或有道德和行为问胚的学生,他们就是教师眼中的“后进生”。后进生因功课不好,或屡犯错误而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落、家长的责骂,渐渐地,他们失去了自信.对学习和各种活动失去了热情和兴趣。如果教师忽视他们或随意地视他们为“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热爱孩子,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重视后进生,为他们架起一座座走向成功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1把好聘用关,避免盲目性外聘教师的来源渠道较多,学校聘用时要坚持“能力为主”的标准,专业知识水平、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习指导能力是衡量聘用教师的主要条件。同时要坚持个人自愿、单位推荐、学校调查的三步方针,择优录用,防止凭个人情感或“饥不择食”,盲目聘任。2.把好教学关,增强责任强外聘教师到校后要对他们进行简短的培训,由教务处、班主任等向他们介绍学校及所任班级的基本情况,所任课程的重要性,明确教学目标和工作职责。指导他们制定好教学计划,熟悉教学的基本环节,使他们尽早熟悉环境,角色到位。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舆论已成气候;人们向往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寄予无限希望。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而,一些地方一些规模大、条件好、设备齐、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他们大多很有名气或小有名气,今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他们自然不甘落后。于是,他们一边仍然加班加点,还在拼命地追求升学率,一边却也不得不装潢门面,打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各项活动热热闹闹,环境氛围浓浓烈烈,似乎自然而然就迈进了素质教育的殿堂。他们逢人便说素质教育在他们那里生了垠、开了花、且已硕果累累了……自然,宣传文章连篇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转型时期就业难、找好工作更难这一现实问题的产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他们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取得好的成绩。今后能找个好的工作。因此,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子女的学习潜力,不惜“财力投资”,往往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更有甚者。早在孩子开学之初就许诺:只要考到第几名或进步多少名。就奖励多少钱物……类似这种“以钱物换分”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为此,本人对现阶段家长奖励孩子的方式作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4.
在心理学中,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深刻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它很大程度决定着人们后续的学习、生活的喜恶程度.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成熟,辩证思维才刚形成,他们往往只凭某一点的好坏,凭直觉下判断、做推理、得结论;而且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事物好恶的片面性、随意性及迁移性,当他们对数学老师的第一印象比较好时,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12日晚,江苏城市电视频道播放了一个新闻短片:一个男孩由于考试没考好,怕父母责罚,不敢回家,最后是被民警“押”回家的。这是多么可悲的一幕!的确,对于那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考试,家长、老师、社会的关注点往往是考试的成绩,而对孩子考后的心理却关注甚微。他们只知道在孩子考好时,或表扬几旬,或给点钱,或送点礼物等;如果考不好,孩子们面临的常常是打骂、训斥。他们往往不考虑此时的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优点与缺点。   怎样迅速地进入角色,负起班主任的责任呢?家访,找学生谈话,把家长请进学校来交谈,或通过班干部来了解情况,这些都是需要的。但是,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学生不好当面说,或碍于面子不想说,或没有时间详细说,更何况他们还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人对事的认识和处理缺少正确的方式方法,再加上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急躁、悲观、失望等一…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学子梦想着能到哈佛、斯坦福或麻省理工学院这类名牌大学深造,但他们不知道,这些名牌大学的校长,同样希望能招收到像19岁的兹古拉吉斯这样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存在困难,经常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他们都有较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觉得和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学生家长接触,为了能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就要召开家长会或对学生进行家访,这其间就必然要与家长交谈。大多数家长在与教师交谈时,往往对那些年过半百、两鬓染霜的老教师格外信任,对他们所提出的一些要求和建议比较容易接受,因为这样的老教师经验丰富,所以对他们的话更容易听进去,而很少会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相反,对有些青年教师的话则不够信服,尤其是那些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青年教师。有些家长觉得他们太年轻,缺少工作经验,对他们是否能管理好…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我们教师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抓两头,带中间。”但是很多教师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使自己的行为走进了误区。他们认为:“抓优秀生”可以提高班级优秀率或升学率;“抓后进生”可以维持好班级纪律,提高及格率或毕业率,而对于“中间生”,因为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所以没必要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