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对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门学科认识还很模糊。文章从学科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耀文  戴丽 《新闻世界》2010,(12):131-132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及网民数量的壮大,网络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力先于传统媒体,这种现象使得现在的传媒环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表现在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冲击;公共话语空间被无限放大;主流价值体系受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网络传播中存在着传播内容泛滥、信息侵权、网络霸权、数字鸿沟等伦理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网络传播自身特点的影响以及网络行为的失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它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而且使新闻传播业发生了深刻变革。运用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已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网络传播,则被认为是传播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诞生,势必对现存的媒体构成威胁和挑战。因此,许多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版或综合网站,以谋求新的发展。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河南日报》等中央及地方重要新闻机构,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形成一股强大的报…  相似文献   

6.
张晓冰 《新闻知识》2004,(9):55-56,26
经过十年的发展,互联网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交往方式发生转变,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表现出了空前的开放性、主动性,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以及极大的自由感和平等感。然而也必须看到,网络在全民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7.
王生智 《新闻界》2000,(5):64-65
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指出,两股力量将决定人类以后的发展方向,即因特网革命和基因革命。时至 20世纪末,因特网已将全球各国、各地区一“网”打尽,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地缘经济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美国 IB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士纳 (L· GERSTNER)在一次演讲时说:开放的 Internet是改变世界的核动力。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相比有六个特点,即传播信息的极大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和交互。因此,人们纷纷撰文惊呼其奇妙、…  相似文献   

8.
苗笑雨 《东南传播》2011,(10):58-60
人际传播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传播学重要的问题。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不单是对现实人际传播理论的解读和套用,更要明晰网络环境自身的特有意义。探讨网络人际传播,不能忽略人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新的变化。对于个体这些新的变化,传播心理学研究视野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的特性不能被看作单纯的技术特性,其真正动因来自人性。没有人性的支撑,网络技术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横向传播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平行交流,因特网的诞生赋予了横向传播新的意义。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目前的传播结构,给新的传播方式注入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传播观念,促进了传播的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基础上,界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及本质,论述了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本质与特征,归纳了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主要构成内容,进而总结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三个规律。  相似文献   

11.
网络视频的发展现状及促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以前,网络视频只不过是个想法而已,大多由医生或律师等专业人员在有限的、封闭的环境下使用。那时,网络连接速度缓慢,带宽有限且视频设备笨重昂贵。过去几年中,有关网络视频将会兴起的说法层出不穷,但直到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之后才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蕾 《新闻记者》2001,(3):58-59
20———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综述00年12月11~14日 ,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研究会主办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汇报》、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普出版社、《网络报》等单位承办。本次会议的主题设定为“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 ,宗旨是 :探讨在第四媒体因特网高速发展的21世纪 ,网络传播的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以期推动我国科技传播业发展 ,并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快速有效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研究会会长孙宝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孙旭培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对提于网络传播效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寇晓蕤 《东南传播》2011,(11):61-63
互联网发展的“无组织性”和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给网络传播规律的挖掘及传播效果的提升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传播的主要平台是www,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本文以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无尺度”等特性以及“六度分隔”、“马太效应”等理论和现象的分析,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在传播途径、传播策略和传...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网络传播研究是当前网络传播研究新的领域,本研究针对广东高校在职统战对象,对省内22所高校统战网站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统战对象对利用网络统战的必要性虽有认识,但实际在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方面尚存在缺失现象,统战网络平台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统战网络传播有必要从受众的需要出发,在内容、形式、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传播与非网络信息传播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本文通过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主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六度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鹏民  王海  赵晓春 《新闻界》2005,(5):118-119
一、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声的定义 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新的大众信息传播手段,网络传播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综合了传统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程名 《东南传播》2012,(9):69-71
网络传播的社会本质特征是社群化。社群化传播塑造了特定网络空间的归属感并促进了后现代的"地区性"文化的形成。地区性文化塑造了网络空间结构,而网络空间的特定结构方式促进了网络民俗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张延滨 《视听界》2000,(2):50-50
在1998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委员会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即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第四媒体”通指因特网,但是因特网不但承担信息传播职能,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功能,所以较为准确的提法是:基  相似文献   

20.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匿名性”是网络传播的一个普遍特性,网络匿名传播是参与的身份处于隐匿状态的传播活动。其匿名的特性体现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而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也都有助于匿名特性的成立。网络的先天机制及其诸多特点的交汇,使“匿名性”获得了无限的延伸。在身份隐匿的状态下,网络匿名传播更多的体现出了人的“本我”个性,它同时带来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控制,有利于维护传播的自由和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