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固的《汉书》开我国断代史先河。作为史传文学,其文学性—尤其在解放后,一直为司马迁《史记》的盛名所掩盖,而对其中女性形象描写文学价值的专门研究几为空白。《汉书》是以帝室为中心撰写的,后妃作为皇室不可缺少的部分,既和许多事件相连,又有女性的特质,内容丰富。作者在选材时,紧紧围绕她们的性格、命运,通过繁简得当、在人物完整的命运轨迹中突出重点的安排,塑造了鲜明的后妃形象,体现了作者出色的材料驾驭能力,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汉书》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茅盾小说《蚀》、《虹》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女性形象。所谓经典女性是指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在同类人物中,她们能够显示出独特价值和魅力,她们能够在现代文学女性形象长廊中以其卓越的风姿成为独特的一群。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概括茅盾早期小说的特色为“绚烂中带有哀伤”。我觉得这也可以看做是对其前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总体写照,同时也体现了茅盾对小说中这类人物的审美价值评价和道德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水浒戏对小说《水浒传》影响的一个方面体现在对家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但二者在对家庭女性形象的角色安排与感情态度、水浒英雄与家庭女性的关系设置、对待家庭生活的态度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是由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在主题思想、文学体裁、形成背景及受众对象四个方面的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性格刚猛的女性形象。她们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其形象极富文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她们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标志着女性文学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5.
金批《水浒》从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此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接受美学的问题,文章拟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19世纪英国小说界发展迅猛,女性文学创作也成绩斐然,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和独特的文学现象成为世界文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这些驰骋女性思想、敢为女性代言的优秀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让大众了解到女性群体在文学范畴的价值,其文学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在历史长河中流芳百世、熠熠生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玛丽·巴顿》《米德尔马契》《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她们笔下极具世界影响力的传世佳作,也对后来参与到女性文学创作、积极从事女权运动的个体,和开展女性文学艺术活动的群体,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谨以部分女性小说家为例,尝试通过具备实践意义的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发展的相关内容获取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托经典文学形象解读女性创作特点和女性意识,探究19世纪英国文学前所未有的"女性小说家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思考女性文学创作对推动两性平等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以期为当今蒸蒸日上的女性书写和女权运动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浒》是一部生长在儒学植被上的名著,表面上的强盗故事和实际上的传统思想结合在一起,使其大获成功。不得已而落草为寇和不得已而接受招安。是《水浒》中两个基调一致的悲剧。“不得已”的成份越大,好汉们作出的牺牲也越大,也就越发显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这种强有力的精神底蕴实际上已经修正了水浒人物在社会学上的价值定位,使他们由强盗而变成了英雄。《水浒》表现了儒学知天命尽人事的处世态度,立身扬身的生命意义,独善其身的生活原则以及“家”而“国”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丁玲和梅娘是两位气质和风格迥异的女作家,她们在不同年代创作的女性小说《阿毛姑娘》和《鱼》却很相似,作家通过对底层妇女和知识女性的生活的审视与观照,表现对女性的生存现状和生存价值的关注,揭示女性的生存本相。女性在精神上经历的觉醒、挣扎与困惑,说明了五四启蒙精神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和其在理性上的匮乏。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善良的鬼怪狐妖,她们敢于追求婚姻的自由,她们是不输男儿的女强人,她们是经商的奇才。本文通过对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来一窥《聊斋志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女性觉醒意识而言,《玫瑰门》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标志是由代“她们”倾诉到对“她们”的拷问。铁凝的批判精神就渗透在她的质疑、诘问或叹息之中。对于女性而言,铁凝所持的是一种柔软的批判方式。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批评家高举“政治标准第一”的旗帜,以性政治为批评核心,揭露各种文化形态中隐藏的男性罗格斯中心。本文试图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的立场,阅读《水浒》中的几位妖妇形象,分析隐藏在她们背后的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揭示《水浒》作者观念中落后、腐朽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一个他那个时代的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鲁迅寄寓了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适当地批判她们的历史弱点,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写妇女的角度,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其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而极具深刻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古典小说《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应该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正确地评价《水浒》这部作品? 由于人们立场观点的不同,对《水浒》这部作品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四人帮”及其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阴谋,在所谓评《水浒》运动中肆意地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水浒》的评论,歪曲鲁迅对《水浒》的全面论述,粗暴  相似文献   

14.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均塑造了一批真实感人、光彩熠熠的女性形象.形成两个各具特色的女性世界.成为研究中国女性文学必须涉及的领域.两个别样的女性世界,有着共同时代的世态人情、社会价值、文学观念在她们身上的投影.也有诸多细微的差异.她们生活的世界是建筑在民间尘世中的有着人生种种苦乐酸甜的现实社会.本文作者试图通过比较两个女性形象的相同和差异,揭示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深层审美底蕴.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将《水浒传》改为七十回本,使金批《水浒》成为又一片新的文学意境,又一组新的艺术形象。这是对《水浒传》的再创作,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精神的深化和延伸,是对孔子删《诗经》、编《春秋》之史学观、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又是艺术欣赏的过程,其中有审美的愉悦,也有理论的思索。金圣叹将自己对《水浒传》的独特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金批《水浒》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评点式批评文体的样范。  相似文献   

16.
叛逆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从夏娃到安娜,女性在争自我、求生存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着。她们的叛逆,分别代表了女性主体意识成长的四个阶段:自在、自知、自觉、自为;她们的挣扎,说明了女性价值实现的艰难和艰巨。  相似文献   

17.
《喜福会》被公认为美籍华人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它也是华裔文学成功的典范。《喜福会》描述了八个女人及她们在美国生活所遇到的波折。该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华裔女性在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她们是如何为了生存而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些女性向人们展示了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她们维护尊严并获得幸福的信心。本文从美籍华人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身份困境及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来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喜福会》中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对早期的美国华裔文学影响巨大,并细腻深刻地刻画了美籍华人对祖国的强烈的、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三国》以写政治、军事斗争为主,重在描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但也写了不少女性人物.本文拟从价值学角度探索其中的女性问题,发现《三国》的女性价值具有明显被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生命价值的权力化,婚姻价值的政治化和人格价值的男性化.且她们的被异化显然与她们所处的群雄争霸的封建乱世密切相关,她们实际上成了男性统治者权力角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赞扬“智取生辰纲”这一回为“耐庵妙笔,真是独有千古。”凡读过《水浒》的人都会对“智取生辰纲”的生动故事久久难忘,因为它确实是《水浒》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