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液压传动死区控制问题,采用死区的近似离散化和增益补偿,可实现较好的死区控制,从而简化系统,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现代工业和国防进行能量转换及控制的核心器件,也是制约我国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器件.本文以降低器件导通电阻和功耗、提高击穿电压为目标研究电荷补偿槽栅IGBT,着重器件结构创新和关键工艺优化.电荷补偿槽栅IGBT导通电阻与器件间隔排列的p、n区半导体层厚及击穿电压成正比,相比传统IGBT导通电阻正比于击穿电压2.5次方理论,同等击穿电压下,允许n区有更高的掺杂浓度,这降低了器件的导通电阻和功耗.采用倾斜角离子注入制作电荷补偿结构,调节注入倾斜角和优化注入剂量是精确控制n区掺杂浓度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器件电参数指标的关键制作工艺.用难熔金属硅化物设计双掩膜版的全自对准制作工艺,系统研究电荷补偿槽栅IGBT工艺制作原理,探索保证器件电参数指标的制作工艺控制机制,提出电荷补偿槽栅IGBT结构和版图设计优化方法和制作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误差补偿是提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方法,引起数控机床产生误差的因素较多,综合测量法是数控机床误差检测的常用方法,本文重点阐述了通过修改NC数据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补偿的原理,并通过仿真实验加以验证,表明了方法则称(NC数据)对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内曲线液压马达在重载工况下凸轮环与滚子接触产生的弹性变形,改变了预设的运行轨迹,使得马达产生较大的转速转矩脉动。本文提出一种凸轮环变形预补偿的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耦合弹性变形的影响,以降低马达在实际工作时的脉动,从而提高马达的稳定性。创新点:1.通过赫兹接触理论和马达结构的受力分析,建立凸轮环弹性变形非均匀分布的计算方法;2.建立凸轮环弹性变形预补偿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凸轮环非均匀弹性变形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直接关系,基于此提出凸轮环弹性变形预补偿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完整的流程与计算方法。2.通过仿真模拟,对凸轮环变形计算进行验证,初步证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3.通过实验验证,对在不同工况下,马达的脉动率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论:1.提出凸轮环变形预补偿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初始的整体补偿和二次局部补偿。2.在对马达进行详细运动学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凸轮环变形的计算过程,并用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实例验证。3.脉动降低率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45 MPa工作压力下可以实现40%的高脉动降低率。  相似文献   

5.
电液比例阀存在比较大的零位死区,死区过大,手动操作时,容易使人产生滞后感;位置闭环时,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为了使电液比例阀在使用中获得更好的性能,应该设法减小比例阀死区的影响。目前比较常用的减小死区的方法有先导电流法和变增益法。文中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比例阀死区影响的线性补偿方法,并用于比例阀系统的PID控制中。  相似文献   

6.
PWM逆变器死区的存在对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及稳定性均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针对DSP控制的电压源型PWM逆变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无效器件原理的死区补偿方法,利用DSP检测定子电流,通过软件编程只给有效器件送驱动信号,达到补偿的目的,具有外接电路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等特点,数字仿真结果证实了其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的脉冲激光波形畸变的预补偿方法.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采用两级级联放大结构,在脉宽为500 ns、重频为10 kHz的条件下,由于瞬态增益效应,在最终输出端的时域中观察到了增益不平坦现象.通过分束提取小能量的最终输出信号,可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进行描点,对最终输出信号进行波形补偿,使输出端的时域信号近似于方波波形.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泵浦功率的信号均可通过描点的方式抑制增益不平坦,对其进行波形预补偿.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卉 《西江大学学报》1999,(4):63-67,76
电液比例位置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系统,本文提出根据系统响应情况,对其死区非线性采用智能动态补偿技术,使系统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基于补偿算法模糊系统的构建过程及其相应的参数自调整算法,将IF-THEN 规则的IF部分进行补偿运算,引入补偿因子进行改进,使改进后的模糊系统能更好地实现其非线性系统的逼近能力,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电网无功电源不足,感性无功消耗大,无功非常缺乏,这严重影响了供电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无功补偿势在必行.在这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以及配变压器无功补偿的装置形式.实践证明,对农综变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