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亲作为唐王朝与周边游牧民族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当时人的生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直接促进了唐代边塞诗的创作。吟咏和亲女子的诗歌在唐代和亲类边塞诗中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咏当朝公主和咏汉代和亲女子王昭君的诗歌尤其值得关注,这些诗歌为唐代边塞诗注入了一种新的格调,使边塞诗在刚健慷慨的主流之外,又增加了庄雅端肃的庙堂气和幽怨苦恨的宫怨气。  相似文献   

2.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从诗歌的内容上,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探究二者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时期,而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边塞诗风格又不尽相同。唐王朝在由盛转衰,由治转乱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是唐边塞诗反映出不同特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宏伟基业是唐代边塞诗走向辉煌的基础,而唐与高丽之战背景下李世民所作边塞诗又在唐边塞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边塞诗可以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李世民为了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采取积极防御政策——"以战止战"的治国方略,是唐太宗为了谋求国家长治久安而勤政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和盛唐边塞诗的代表岑参,作为唐代亲临西域的边塞诗人,用他们的具体创作展示了唐人的民族观、地域观之变化和发展,昭示了整个唐代中华民族文化与心态的变化轨迹。文章试从创作的选材和审美角度入手,分析二人边塞诗深远的文化意义,以此更好地了解唐代边塞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朱珠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24-126
在中国诗歌史上,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边塞诗可谓贯穿始终。一般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的顶点,也是其终点。其实,边塞诗的创作是继续贯穿到中晚唐时期的。中晚唐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边塞诗派,但从事边塞诗创作的诗人并不少于盛唐时期。试通过对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边塞诗的分析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8.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作为中国美学史上两座高峰,遥相对峙,细加探寻,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同气相求的承传关系,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建安诗歌对唐边塞诗的影响上。回顾唐以前中国边塞诗的发展,建安诗歌以其昂扬乐观的精神改变了此前边塞诗的悲凉感伤的面貌,开启了以边塞题材抒写壮志的诗风,给唐边塞诗以深刻影响。建安诗歌对唐边塞诗的影响首先在于其精神风貌上的正视现实,积极进取,从而在此基础上,给以内容和形式上的具体影响。建安诗歌之所以在精神风貌的基础上又能从内容到形式给唐边塞诗以具体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大端,可归为三:时、地、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诗歌史上,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边塞诗可谓贯穿始终.一般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的顶点,也是其终点.其实,边塞诗的创作是继续贯穿到中晚唐时期的.中晚唐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边塞诗派,但从事边塞诗创作的诗人并不少于盛唐时期.试通过对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边塞诗的分析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11.
唐代边塞诗主题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唐代边境战争性质不同认识的影响,人们历来对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价值有不同的评论.由于边塞诗是特定社会现实下产生的抒情诗,所以把唐代边塞诗的主题倾向定位于诗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现实和自身命运的关注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慧 《语文天地》2012,(9):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  相似文献   

13.
李广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边将,唐代边塞诗中出现了大量与他有关的诗句.在这些诗中,"李广"或是英勇善战,抚爱士卒,让人赞赏;或是才高难封,命运不偶,让人感叹.诗人或借"李广"表达他们对边战立功的强烈渴望,或借"李广"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总体来说,唐代边塞诗中的"李广"是完美的.然而唐代不同时期的这些诗作反映的格调是不一的,唐代边塞诗中"李广"形象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张慧 《语文天地》2012,(5):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李益是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人生的壮年时代都是在边塞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及今甘肃、陕西、内蒙古、北京等地。他以自己的从军经历创作了一首首动人的边塞之歌,他的边塞诗成为唐代边塞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16.
与北方文化一样,南方文化对于唐代边塞诗歌的影响深远。六朝的排偶、用典等形式特色在唐边塞诗中被广泛地继承,排偶对于军旅诗有特别的表现力;陈子昂、李白受到热烈自由的蜀风影响;岑参的边塞诗中有奇异浪漫的楚地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业华 《文教资料》2009,(19):10-11
本文作者对唐代边塞诗的成就与唐代大西北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述论,认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是唐代开发大西北成果的反映,边塞诗坚定了中原地区有志之士到大西北建功立业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西域边塞诗之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以后,边塞诗虽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的、文学的诸多因素,自宋至明六、七百年间一直呈不景气状态,这是不容讳言的事实。清王朝的建立终于改变这一现实,边塞诗如枯木逢春,又一次生机勃发,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景象。有清近三百年,实可谓我国古代边塞诗之中兴时期,不仅诗作之多远轶唐代,诗歌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作为清代边塞诗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9.
琵琶与诗歌在唐代产生了交融,二者相互表现、相互补充。琵琶在边塞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琵琶艺术成为唐代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拓展了唐诗的题材领域。唐代诗人以琵琶为素材,以琵琶艺术为媒介,抒发内心的情感,勾勒文人们心灵深处无以言传的精神天地,淋漓尽致地渲染诗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0.
对偶是中国文学语言中的一朵奇葩,唐代边塞诗中大量运用了对偶辞格,以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为研究对象,对唐代边塞诗的对偶辞格进行考察,分析唐代边塞诗中对偶的分类、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