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研究对象:以东北大学2004和2005级10个轮滑班的3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7名,女生126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据调查,影响轮滑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身体素质差。其中男生占65.5%,女生占77.7%;2.运动能力差。其中男生占57.4%,女生占72.2%;3.缺乏自信,易产生畏惧心理。其中男生占46.7%,女生占65.9%;4.欠缺轮滑技能和理论知识。其中男生占44.7%,女生占64.3%;5.意志品质差。其中男生占40.1%,女生占61.9%;6.教学内容、手段不当。其中男生占34%,女生占65.9%;7.练习时间不足。其中男生占33%、女生占46.…  相似文献   

2.
以40名排球专选班的男生为实验对象,在实施18周排球教学后,对运动员的距离知觉、高度知觉、重量知觉、时间知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排球教学对运动员感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排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感知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试图通过瑜伽与健美操的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心境背景,克服传统的健美操教学的弊端,以提高健美操教学的质量,为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参加健美操选修的大学二年级学生两个班,每个班30名学生,其中实验组男生16人,女生14人,对照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结果与分析:1.瑜伽健身术对学生课堂中心理状态的影响实验前后在“疲劳”“抑郁”这两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抑郁”这一维度上对心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以吉林大学2002级4个篮球班的108名男生为实验班,另外抽出4个篮球班的106名男生为对照班,经过50m、1000m等综合技术和身体素质的测试。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对比法,实验班以半场篮球比赛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对照班采用传统篮球专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经过一学年教学实验论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根据地区特点,我校实施了大、小单元相结合的教学实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实验情况简介如下: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对照组:2002学年入学的1~11班的全体学生(12班为体育特长班,不参加实验),共555人,其中男生286人,女生269人。实验组:2001学年入学的1~11班的全体学生(12班为体育特长班,不参加实验)562人,其中男生270人,女生292人。研究时间为2.5年,授课时数为每周2课时,最后一学期上课内容为初三考试内容。(二)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对照实验法。2.新学期第1~2周教授广播…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级体育教育专业1班和2班两个男生班的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两个班人数均为23人。在实验前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测试,条件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研究方法:采用教学实验方法、问卷  相似文献   

7.
从控制论的观点出发,在体操教学中教师是控制主体,学生是被控制主体,控制主体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控制被控制主体。毫无疑问,教师能否很好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来控制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着重对语言反馈控制的运用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研究方法与对象1.文献综述法:结合研究对象的身心特点,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调查法:以我院体育系本科84级体操普修班部分男生共计67人和任课教师五名(其中副教授2名,助教3名)为对象,调查情况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8.
对2组各30名初三男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训练,探索预先加难法对初三男生投掷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结论:常规训练和预先加难法对初三学生投掷实心球提高都有明显帮助,预先加难法班学生实心球成绩提升明显好于常规训练班,预先加难法对投掷实心球成绩提升的帮助作用更大;预先加难法可在初三男生中考体育加试投实心球训练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某高校排球选项班的3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其实施小群体教学模式实验。结果与结论小群体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大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掌握和提高;有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重庆交通大学篮球选项课2012级男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层教学研究,在2012级篮球选项班中选取6个教学自然班,其中3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另外3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其他方式教学。实验前后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篮球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采用分层教学的学生达到优秀和良好等级的百分率较对照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中阶段是正确的社交观念、积极的交流心态和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平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方法:以男女分班和混班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为背景,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不同的分班组织形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关系。结果:混班学生与分班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班学生比混班学生有着更高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女生中,分班女生比混班女生有着更高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结论:混班教学组织形式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社交问题;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分班形式的影响,混班教学更有利于改善女生的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掌握巧技前手翻的技术较差,完成动作质量较低,为此我们对前手翻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以我校体育系86级本科三个班的男生共70名为对象,采用了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三、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实验结果我们首先将86级的70名男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班为对照组,2、3班为实验组),分组前我们测得其身体素质没有显著差异。然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教法进行授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各年龄段对应各项素质敏感期的生理特征,利用素质敏感期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白佛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和峰峰春光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小学、中学各四个班中前两个班为实验组,后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前对小学各班进行50米测试,中学各班男生进行1000米测试,女生进行800米测试。对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10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应项目的测试,观测利用素质敏感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建议:在学生素质敏感期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显著,建议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素质敏感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不愿参加活动、怕苦、怕累 ,这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特别表现在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方面。由于身体素质差 ,学生学习任何一项技术都感到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在武术专项课的教学中 ,在套路教学的同时 ,采用武术基本功这一手段 ,对我校武术班学生进行一些提高身体素质的相关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体育部 2 0 0 0级、2 0 0 1级、2 0 0 2级武术专选班男生 ,采取整体抽样。研究方法 :资料法 ;试验法 ;统计检验。观测指标 :1 1 0 0 0m跑 ,2 立定跳远 ,3 腿的柔韧性 ,4 1min立卧撑选用基本功 :1…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1班、2班共125名男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并运用了跨栏跑技术教学的“动态分层教学法”,通过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教法教学总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以河北师范大学2003级80名健美操班女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40人,平均年龄19.2±0.88岁;对照班40人,平均年龄19.4±0.72岁。所有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无专业运动史。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结果与分析:1.组合练习对学生心肺机能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耐久跑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单一,学生练习时也容易感到枯燥和辛苦。虽然我们每学年安排了耐久跑教学课,但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佳。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所教的初三年级三个班的耐力跑教学采取了三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尝试,以求摸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途径。一、实验对象与方法实验的对象:选择初三年级五、六、七班,在三个班中各随机抽出二十名男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五班),由教师统一指挥,按传统重复式耐力跑练习方法练习;(二)足球比赛(六班),每次课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教师只担任裁判…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湖北师范学院体育系06、07级田径普修班学生(男生)共120人为实验对象,在田径跨栏课教学中应用成就目标定向理论进行两次实验研究(06、07级各一次),结果表明:两次实验中实验组学生对跨栏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均要优于对照组学生,从而验证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个体成就目标定向能形成更加优良的课堂气氛,促进个体学习的欲望,强化个体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同济大学一年级普通体育课 98级 12 0名学生 ,其中市场营销班、德语班 6 0人为对照组 ,国贸班、广告班 6 0人为实验组。1 2 教学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的理论及原则 :本研究是根据同济大学一年级普通课教学大纲及相应教材的编排进度结合体育教学理论和规律 ,按照教学过程优化理论 ,尊重主体教学的模式理论 ,设计和运用了一套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掌握技战术理论。教学试验对象分组情况 :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法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验前 ,全体学生进行了速度素质 ,力量素质 ,耐力素质、技术评定、达标等的摸底测验 ,并一一对应组 ,随机确定一组为实验组 ,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检验 ,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两组条件基本相近。实验设计与实施 :同济大学体育课 1年 36周 ,72学时。笔者对实验组对象进行了为期 1年的跟踪实验 ,每学期进行期中与期末试验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 ,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同时采用主体教学。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有关主体教学模式 ,结合体育课的技术表现特征 ,系统设计了 7种内在联系 ,互有侧重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象及特征:研究对象为上海E大学2001年9月入学的全部2990名学生中剔除不满17岁的学生、体育系的学生及汉民族以外的学生后,余下的2524名(男838名,女168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1)社会经济因素与体格的关系:男、女生身高、体重均为城市学生大于农村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对于BMI,男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这些城乡因素之差,男生比女生更明显。男、女生身高都是沿海地区偏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体重也都是沿海地区偏重,男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身高、体重均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