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是列宁早期重要的理论活动。列宁科学地鉴别、处理与描述了俄国经济数据,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混乱的经济定义和粗糙的统计方法;以服务于认识社会有机体为原则,“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还原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图景。列宁系统概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起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封建主义经济在俄国衰亡、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扩张不可避免,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经济浪漫主义”的狂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於一八九九年初版问世。这是一本杰出的著作,其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根据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对改革后的俄国,於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来,农业中和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具体发展方式,作了一个多方面的渊博的说明。同时,列宁此书是战斗性和论战性的。它是为了反对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俄国革命知识份子和工人阶级当中相当流行过的民粹派观点和“理论”的。民粹派否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忽视无产阶级这支主要的革命力量。他们硬说,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人阶级与农民联盟的革命斗争,而是通过发展农村公社,民粹派把农村公社理想化了,并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萌芽”。民粹派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的观点阻碍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因此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揭露民粹派的观点在科学上不能立足,指出这种观点对革命事业的危害。这一任务,列宁在其所著‘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一八八四年)中出色地完成了。在这本书中,列宁给了民粹派以致命的打击,揭穿了他们假装人民之友,实际上反对人民的本来面目。而在‘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中,列宁则完成了从思想上粉碎民粹派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村社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与同时代的民粹派之间有着复杂的思想渊源关系.民粹派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立足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试图走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俄国村社和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启发.但是,民粹派认为俄国可以在村社基础上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样,就使他们陷入了形而上学和空想当中,无法向前发展.针对民粹派固有的深刻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和无产阶级总体革命,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之进行了科学批判和超越.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套关于俄国村社和俄国发展道路的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在俄国引起震撼,俄国民粹派反对《资本论》关于由资本主义灭亡到社会主义建立的一般发展道路,认为俄国存在古老的农村公社及合作制,可以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从而促使马克思对俄国公社前途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俄国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社会化纲领是该党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所作的有关使俄国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农业国转型的探索。社会革命党继承了旧民粹派的村社平均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劳动致富的观点,主张通过劳动在传统和资本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俄国传统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俄国革命舞台上活动的主要是民粹派。民粹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出现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它代表了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体现了他们对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反抗,所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民族文学的传统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农民形象.屠格涅夫笔下,农民形象虽不占优势,但却渗透着社会意识的新观念,这与传统型的农民形象有着根本区别.他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有异于诸多民粹派作家,而走向了人民大众.实质上是宗法制文化与资本主义新文化相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环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俄国公社是与资本主义同时代的东西;二是俄国公社处在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即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时代.我国学术界不少研究者只讲前一方面,不讲后一方面,是片面的.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前提条件是挽救公社,使其不遭灭亡.而"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我国学术界不少研究者把马克思所说的"俄国革命"解释成无产阶级革命,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讲的"俄国革命"实际上是俄国民粹派和民意党人推翻沙皇政府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国内有的学者以列宁不知悉马克思、恩格斯与民粹派关于俄国发展道路讨论的有关文献为由,认为列宁根本不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没有直接关联。通过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文本及出版信息,考证列宁与这些文本的关系,可以明确列宁知道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事实上,列宁正是藉“跨越”设想作为批判俄国民粹派的理论武器。考证列宁是否知晓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有助于厘清“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为落后东方国家先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支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提出直接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相关。本文通过对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的分析 ,概括了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从农业公社出发提出的“跨越”设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马克思晚年针对俄国民粹派的提问提出俄罗斯可以有条件地越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所有落后国家都有重要意义.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列宁主义由此诞生.俄罗斯的落后与东方色彩,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野蛮和残酷,使得列宁选择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思想,强调阶级斗争、暴力革命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这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成功运用,至今都有现实意义.过去和现在都有人指责列宁和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苏联缺少民主,有悖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这反映了列宁的批评者自己在思想方法上缺少唯物辩证法的灵活性,从而陷入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思想界对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争论,主要表现为自由主义民粹派同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论战。九十年代.“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及其加入使论战达到了高潮。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也沉重打击了自由主义民粹派。  相似文献   

13.
普列汉诺夫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著作中,几乎都涉及了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他之所以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是当时思想理论战线上捍卫历史唯物主义斗争的需要。普列汉诺夫是在同俄国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的斗争中,来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与自由关系学说的。俄国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的始祖之—拉夫罗夫认为,人是自由的,历史是主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革命理论活动,主要是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1893年,俄国自由民粹派的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克利文柯、尤沙柯夫之流,在自由民粹派的机关刊物《俄国财富》等杂志上,发表了《文艺和生活》、《俄国经济发展问题》、《论文化孤士》等文章,掀起了一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为了回答俄国自由民粹派的挑战,列宁于1894年写成了著名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篇中,列宁集中驳斥了米海洛夫斯基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歪曲和攻击,为捍卫和发展《资本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期,由民粹派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在俄国接连发生。民粹派的恐怖主义活动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行动。其错误理论是拉甫罗夫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和特卡乔夫关于进行恐怖斗争的策略思想。恐怖主义活动不仅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且带来了极其有害的结果:首先,它消耗了本应属于革命运动的力量;其次,它造成了很多无辜者的牺牲及大量财产的损失;最后.它阻滞了俄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俄国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问题,是列宁晚年思考的中心问题。列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相统一,从文明发展前提、文明发展路径、文明发展策略、文明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俄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文明发展的历史新路。这条道路既超越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道路,又超越了俄国民粹派的“跳跃论”,也超越了马克思晚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民主派或工人民主派对待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态度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永远是一个新问题.其所以是老问题,因为从社会民主派产生之时起就提出来了。早在马克思主义文献最早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理论基础。其所以永远是新问题,因为在每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不同色彩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社会主义运动中不同派别发生特别的、独特的结合. 这个老问题目前在我们俄国已成为特别新鲜的问题。为了把现在的提法弄得更加清楚起见,我们先谈一谈历史上的情况。过去俄国革命的民粹派采取乌托邦的、半无政府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村社农民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国家不同,俄罗斯知识分子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俄罗斯知识分子经历了从贵族知识分子到平民知识分子的演变,其思想历程则从十二月党人思想、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民粹派、再到欧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俄罗斯知识分子具有众多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反垄断法是政府对商业集中和经济力量的干预。长期以来,反垄断学者、执行机构与法官围绕着反垄断法的价值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折射出其背后浓厚的意识形态冲突。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进化派强调反垄断法的经济效率,而以民粹派为代表的干预派特别关注反垄断法的社会政治价值。双方相悖的政治信仰强烈地影响着反垄断法的执行。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设想受到了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本质区别:对俄国村社未来的发展道路的认识不同,对资本主放发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同,对俄国未来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主张不同,对实现俄国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