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诸多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对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占重要地位的教学认识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甚至认为教学认识论已经到了终结的境地。教学认识论在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指导下,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并且存在着确定性的知识,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新课改中诸多教育理论也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在认识方式上,教学认识论可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究素养发展的教学认识论,旨在澄明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及其转化的认识论原理与教学机制。素养作为道德性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学习结果基于知识并超越知识,诉求于学习者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开展道德性的知识迁移与运用。可见,实践性是素养的本质特征,内蕴知与行、理智与德性统一的认识论意义。这一本质特征诉求于教学认识论应处理好“学”与“用”的一体化关系。传统教学认识论虽然一贯倡导“学以致用”,但由于理性主义知识观的钳制,在处理知与行、“学”与“用”的关系问题上深陷先后论、工具论、机械论等二元论困境。二元论的症结不仅割裂了“学”与“用”内在的一体性,而且难以确保学习者所获学习结果的实践性。“用以致学”通过调整“学”与“用”的位次关系,旨在重估行动、实践的认识论意义,进而更好地促进“学以致用”。“用以致学”作为实践取向的教学认识论不仅勾勒出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机理,同时还体现了现代认识论研究实践转向的趋势、学习科学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文化内蕴的力行认识论传统等依据。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认识论与教学的方法论——西方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论主要关注知识的本质以及如何获取知识的问题,是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各个流派都持有各自的认识论思想,并以之提出了各自强调的教学方法。对当代西方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的各个教育哲学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哲学的认识论是教学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资源是教学论研究日渐兴起的一个概念。21世纪以来,受认识论发展研究的低龄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影响,相关研究更加关注个体认识论的内在发展机制,进而形成了"认识论资源"概念。在这一视角下,原始经验是认识论的组成材料,社会环境调控认识论的组成方式,认识论形态被视为局部连贯激活的认识论资源网络,认识论发展被视为调用与协调认识论资源。上述观点为教学提供了相关启示,一是重视教师指导下学生基于认识论实践建构知识的过程;二是凸显整合背景要素、认知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教学情境;三是利用对话教学捕捉学生话语,并解构其认识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认为,自近代以来认识论的发展是实证主义的知识学取代认识论。认识论从事于认识的批判,解答认识可能性问题,而实证主义知识学则局限于经验科学的方法论,将知识与科学等同起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陷入了唯科学主义和虚假的客观主义。哈贝马斯从认识对自身的反思入手,揭示了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批判了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科学观,为奠定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教学认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教学本质的研究。"教学认识论"坚持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研究还涉及诸如教学认识客体与主体、教学认识领导、教学认识方式、教学认识检验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认识论、学科教学认识论以及教学认识论理论基础问题备受关切。30余年来,教学认识论研究成就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理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   《当代教育科学》2005,(17):12-15
认识论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传统认识论“客观性”知识观决定了教学评价的本质是测量,功能主要以社会导向为主,其着眼点是“知识”;现代认识论语境中的“文化性”知识观使得教学评价的本质定格为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能力导向为主的,相对应的客体由工具性的“知识”转变为对象性的“人”;在后现代认识论“情境化”知识观的视域中教学评价理念发生了更深刻的变革:要尊重差异是其本质特征,信息呈现是其功能,生活则是其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反思传统的教学认识论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前提。在当前,反思教学认识论必须实现对理论的"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的双向穿越,辩证地审思和超越凯洛夫教学认识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后果;历史性地理解两类知识在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地位;搭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及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对话平台;洞见当代中国学校教学基于现代性宰制的历史性境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为新教学认识论奠基。  相似文献   

9.
在认识论视野下反思科学课程,就是对科学知识来源的重新审视和再思考。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本质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对科学知识来源的不同回答,会导致不同的课程观,进而影响着对科学的教学方式。本文尝试以不同认识论中对科学知识来源的不同回答为线索,阐述科学课程观的演进,并进一步说明在科学教育改革中,必须重建我们的科学课程观。  相似文献   

10.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以现代知识论作为认识论前提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知识霸权特征,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认识论前提必须建立在后现代知识论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都要发生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以现代知识论作为认识论前提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知识霸权特征,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认识论前提必须建立在后现代知识论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都要发生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是对“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活动的本质存在多种有争议的观点。我们认为,思考教学活动本质首先应明确它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科学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它应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认识论问题还是本体论问题,不同性质的问题有不同的解答方式。对教学活动本质问题性质和致思途径的认识有利于消除对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无谓之争,并使之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特性是客观性。对知识客观性的内在信仰和追求产生了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从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与"认识主体"的关系和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考查,客观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认识论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尽管面临着客观主义阵营的种种责难,从客观主义迈向建构主义,实现教学认识论的变革与超越,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知识问题,是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教学知识"具有内在价值;教学即创造新知;教学研究即教学理解。我国"反映论的认识论"及相应的"现成知识的课程本质观"、"传授知识的教学本质观"、"普遍主义的教学研究观"需要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15.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传统教学认识论是指导甚至支配我国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但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认识论因其对教学过程的认识稍显片面、简单,致使其对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解释与指导缺乏专业力度。知识的转型要求传统教学认识论必须重构、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三个流派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分别从三个向度对科学中的价值偏见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知识重构的三种策略。依据科学发展的史实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些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对象是经典科学范式,但科学随后又经历了两次知识革命,出现了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转向,旨在形成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它能够证实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合理性,所以,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应关注复杂性科学。  相似文献   

17.
教师认识论与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认识论是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研究领域。教师认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取向:哲学取向、教育心理学取向和教师教育取向。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是教师对教学知识的积累、掌握与运用。而教师认识论作为教学知识的知识,在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积累、掌握与运用中起支配的作用。因此,在教师职前与职后的教育活动中,必须重视教师自觉认识论的形成,以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自古希腊以来,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就成了西方哲学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组成部分。这种追求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由于直观问题关系到知识的来源、标准、确定性等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从哲学产生伊始就已潜伏在其中了。随着西方哲学认识论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推进,直观问题经历了潜伏期、萌芽期和发展成熟期,逐步成为近现代哲学家不可回避的认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认识古已有之,而将教学认识论作为一门特定的研究问题域至当代才出现.中国当代教学认识论问题域的形成,历经问题域雏形、问题域成型、问题域涛思阶段.作为一门研究问题域的显学,当代教学认识论对理论界与实践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对其问题域建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教学过程本质等问题展开争论,对这些争论进行清理并反思教学认识论及其合理定位,有利于对其作出方向性展望,增益对教学认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哈丁以后殖民女性主义立场对客观性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具有历史及多元化背景的认识论研究新语境。其主要方面为:以“新客观性问题”实现传统认识论的转换,论证现代科学是建立在欧洲化背景上的“地方性知识”,建立客观性的“强纲领”,以达到“强客观性”。而这一研究的目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即实现平等的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科学话语权,消除科学与权力关系构建的话语霸权,在有益于科学发展的同时推进社会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