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沉默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消极的沉默权时期、积极的沉默权时期、受限制的沉默权时期、沉默权保障的国际化时期。沉默权的确立与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和司法公正、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严禁刑讯逼供、尊重人性、履行国际法义务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应该全面把握沉默权的内涵,建立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沉默权制度的起源、确立和发展,解释了沉默权的内在涵义,指出沉默权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提出沉默权背后蕴含着权利至上、无罪推定、程序正义等法律理念:分析了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且就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希望我国能够合理引入沉默权制度,加快法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准则,已为国际社会所共识,但我国并未确立沉默权及其相关制度,笔试图从沉默权的内涵、确立沉默权的意义以及沉默权在我国的制度构建等方面对沉默权问题作一粗浅论述,以期对人们认识沉默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推行,我国诉讼民主、科学化的深入发展,沉默权成了一个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沉默权的概念、设立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沉默权移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析解,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本从沉默权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利弊,进而论述在我国应尽快确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沉默权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警方讯问时保持沉默不语的权利。沉默权有利于保护人权,遏制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然从各方面情况看,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立即引入沉默权的条件,但从现在开始我国就应该着手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引入沉默权以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起源于英国,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沉默权的发展道路曲折,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至今已渐趋成熟。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尚未采用沉默权制度。随着诉讼理念和民主进程的发展,中国引进沉默权制度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沉默权应当引进,但应当有限制地引进,不能简单地拿来。在引进的过程中,必须采取辩证的、科学的态度,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其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一直是近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是否应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对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是非之争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作了评述,剖析了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阻却因素,并认为这些因素是可以解构的,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本文通过追溯沉默权的历史,论证我国设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模式,保障人权,保障被追诉人的程序权利,实现诉讼中的力量均衡,最终完善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沉默权的涵义、历史演进以及我国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对沉默权的利弊争鸣的述论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暂缓推行沉默权制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