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以后,全国各家电视台的多档节目纷纷效仿,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电视风潮。在"谈话风潮"之初,谈话节目以其选题新颖、风格真实、现场活跃、内容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量的观众。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已经成了“标志性”的谈话节目,其创办之初,  相似文献   

2.
张弘 《新闻窗》2011,(4):123-123
电视谈话类节目,来源于国外的"talk show".按字面意思可译为"谈话节目"或"讨论节目",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观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现在国内仅省、市级台类似的节目就有四五十台之多。  相似文献   

3.
顾鲲 《新闻前哨》2010,(7):55-57
"场信息"的强弱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电视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节目名称和标识设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主持人作为栏目符号的地位。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营迪 《新闻世界》2009,(11):60-61
电视谈话类节目兴起之后,许多电视台着手制作此类节目,但是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收视率高的更是屈指可数,而《鲁豫有约》作为叙事型谈话节目的成功典范,在节目可视性的把握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其为例来分析叙事方法在故事类谈话节目中的体现和运用,探讨叙事型谈话节目如何让观众乐于倾听。  相似文献   

6.
我们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在演播室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即兴讨论的节目称为谈话节目。近两年,谈话节目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荧屏一大亮点,而林林总总的谈话节目在竞争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风格各异的谈话节目之间有没有“共性”可循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二套在2000年7月推出的演播室谈话节目《对话》为例,探讨谈话节目的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外十分盛行,很受观众欢迎,大牌谈话节目主持人同样被受众视为明星级人物,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近些年来,国内电视谈话节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越办越多,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观众。这种被称作“脱口秀”(talk show)的电视谈话节目该怎样来界定呢?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不同的分类。从谈话形式上,可以按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人数分为:一对一,一对X(两位及两位以上嘉宾),一对x y(多位观众,或者z(两位及两位以上主持人)对x y等多种;从参与人数和节目规模上,可以分为小型与大型两种;从栏目定位及话题对象方面看,又可分为青年、老年、妇女、球迷等多种类型。同时,从节目的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我们可以对目前知道的电视谈话节目进行如下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怡  殷瑜 《声屏世界》2003,(7):30-3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有些电视台制作该类节目已经有比较好的经验和编播制作团队。但综观全国整体情况,良莠不齐,暴露出一定问题。本文认为电视谈话节目获得发展的关键在于搞好选题、流程和主持环节的策划,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设想和方案。选题策划:观众是谈话节目的上帝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是其灵魂所在。谈话节目的编创人员在选择话题时应深入实际进行调研,了解目标观众最新最近的心理走势。选择的话题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具备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等要素才能使节目和观众之间搭建起互动的传播空间。谈话节目有…  相似文献   

10.
李易安 《记者摇篮》2009,(7):121-121
(一)电视谈话节日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日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  相似文献   

11.
谈话节目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除了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各地的电视谈话节目也为数不少,如湖南卫视的《有话好说》,上海电视台的《有话大家说》等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观众似乎已经习惯了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模式,多少产生了一些怠倦。与此同时,理论界对此类节目的讨论热情也不似开始那样高涨。总之,一度掀起的“谈话节目热”正逐渐冷却。这说明目前的谈话节目急需注入新的因素以调动和激发观众的兴趣。而在如火如荼的节目市场竞争中,求新求变是唯一的出路,这又恰恰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所欠…  相似文献   

12.
东方 《声屏世界》2008,(6):15-16
矫枉过正,从语言色彩上看是贬义的。可在生活、工作乃至研究中,我们却经历着无数次的矫枉过正。譬如电视谈话节目,曾经的枯燥无味、空洞说教或是缺乏真诚、哗众取宠,在让观众反感,进而失去观众之后,引起了制作人员的重视。于是,一种更能讨得观众欢心的谈话样式出现了。研究者纷纷得出这样的结论:谈话节目应该还原“人际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沈伟利  崔柳 《新闻传播》2006,(10):57-57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有新闻类、社会类、生活类,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确实留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像“两把椅子两张嘴”这样普遍存在的低成本经营的谈话节目屡见不鲜,而盲目跟风、缺乏个性也是现在谈话节目的通病。主持模式、谈话方式包括话题的雷同带来的不仅是千人一面的乏味,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多数谈话节目没有对目标受众进行准确定位,模式固定化,节目个性不突出等。  相似文献   

14.
贾爱民 《新闻记者》2004,(11):34-35
谈话类节目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节目样式,它拥有更多的参与者,也和观众贴得更近。即兴谈话的不可预知性使得主持人在谈话中的驾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谈话节目使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以及现在普遍流行的现场小乐队组成一个参与群体,而这个群体的驾驭者就是节目主持人。它担负着  相似文献   

15.
与故事类谈话节目相比,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叙事相对"脆弱",但是每一种节目形态,都有其叙事特点.<康熙来了>等节目在台湾电视圈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娱乐谈话类节目也将故事性作为了吸引观众的法宝.可以说,强调谈话节目的戏剧性,充分挖掘和展现故事冲突,突出谈话节目的情感张力,从而激起观众自己的"人生故事",是娱乐类谈话节目叙事的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林非 《视听纵横》2003,(3):95-97
现场观众的作用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实际上话题类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选择有时候对节目质量的好坏、对节目是否出彩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仅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谈话》节目为例,探讨一下现场观众对于一个话题型的谈话节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电视谈话节目已为人们所熟悉。这种节目样式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结构相对简单。其魅力在于,在观众面前营造了一种人际交流情境,互动性较强,真实生动、可观可感。电视谈话节目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组成。嘉宾通常是谈话中心,谈话由主持人组织推进。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只是做开场白和收尾,或是对节目内容进行简单串联。而谈话节目主持人则直接参与并主导谈话。节目如作文章,在嘉宾既定的前提下,谈话能否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主持人的“起、承、转、合”作用犹为重要。有些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引导谈话,还积极参与到…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会把谈话节目分为四类:叙事型访谈节目、辩论型访谈节目、专题讨论型谈话节目和清谈型谈话节目.当然,不同的谈话节目有着不同的收视群体、风格和样式.比如<鲁豫有约>轻松,<非常静距离>娱乐,<一虎一席谈>激烈,<天下女人>温情,<锵锵三人行>随意等.但无论哪类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主持人都要营造和谐、愉快的交流氛围,走进嘉宾和观众的心灵深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于是主持人的情感表达的方式也就成了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电视谈话节目有将近200个,内容相当广泛,这说明,身置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这类节目获取信息,在感情上得到交流。但是如今谈话节目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情况,造成了严重的良莠不齐,有些节目重复、虚假、低俗到使人谈“谈话”而色变。同时随着观众的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有的谈话节目依然因袭老套,观众就有些不耐烦了。我认为,谈话类节目要脱颖而出,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自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以后,全国各家电视台的多档节目纷纷效仿,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电视风潮。在"谈话风潮"之初,谈话节目以其选题新颖、风格真实、现场活跃、内容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量的观众。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