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7,(11):19-21
2007年10月17日,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首届学员结业典礼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周国明主持。会上,名师培养基地管理组负责人顾志跃总结了名师培养基地一年来的经验和成果,提出了一种新名师培养模式——基地培养模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李骏修肯定了名师培养基地的努力并对下一届名师培养基地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刊根据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的总结报告,选编了一些名师培养的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区县中心组高级研修班已经正式开班运作半年多了,在这半年中,他们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名校长名师培养经验。本期,我们将这些经验进行了汇总和整理,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黄静梅  何娟  张丹 《四川教育》2023,(24):34-37
为了培养“四有”好老师,成都市针对名师名校长队伍所存在的“三多三少”现象,以“培养高素质名师,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愿景,以中小学名师名校长的培养为抓手,搭建起了名师培养递进阶梯,形成了“选、培、管、用”四位一体的名师名校长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崇高教育使命感、深厚专业功底、卓越教育教学成就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教育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4.
滑万东 《山东教育》2009,(1):127-127
在优质教育资源中,优秀教师资源应是第一位的,名师资源更是如此。因此,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大力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尤其重视对名师的培养。但是,学校花大气力培养的名师,究竟应该让他们“名”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7,(12A):30-31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一批学员都已结业,他们究竟获得了怎样的成长?经过学习和培训,他们的实际能力在哪些方面获得了提高?从2007年11月下旬开始.上海全部19个区县将陆续开展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展示活动.藉此检阅队伍、传播经验、辐射影响。11月20日和21日,黄浦和静安两个区首先“吃螃蟹”。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视,不仅所在区域政府领导亲自出席,市教委相关负责同志也参加了活动。本栏将陆续报道其他区县的展示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区县中心组高级研修班首期培养对象自2006年8月起参加学习,2008年2月结业,在一年多时间里,五百六十多名培养对象分名校长培养和名师培养两个序列,分学科或学段编班。在此期间,我们聘请上海市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担任高级研修班的主持人,领衔开展具体的培养实践。在开展各种培养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让我们觉得最有价值的是形成了一些培养名师、名校长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华 《四川教育》2013,(7):23-23
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启动实施“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从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中遴选1000名优秀教师进行三年系统培养,帮助他们成长为特级教师和有较大影响的教学与学术领军人才。今年是我省“名师培养计划”实施的第三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的现状调研与培训模式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立项课题“四川省‘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的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四川省教学名师的成长与研修模式研究”对此先后开展了调研。本期专题特组织了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名校长名师标志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声誉,名校长名师可以带动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为此,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名校长名师培养的力度,通过名校长名师工程来加快名校长名师的诞生。名校长名师培养并非一跳而就,  相似文献   

9.
加快名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上虞市教体委提出了培养跨世纪教育管理群体和学科带头人的“名师”培养计划。实施4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近我们就1998年以来名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又做了进一步的专项调研。一、我市名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实施“名师”培养计划以来,全市各学校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上虞市在2001年实现教育强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培养了一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较高师德修养、较高教学水平的教育工作“带头人”,成为市内外颇有声望的“名师”。目前,全市共有省特级教师8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46人,省教坛新秀…  相似文献   

10.
周国明 《上海教育》2007,(3B):30-31
“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已被明确列入上海教育“十一五”师资规划的重要行动计划之中。2007年1月,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周国明应邀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上就名校长培养基地开展的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顾志跃 《上海教育》2007,(11A):26-29
10月17日,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基地首批学员结业典礼隆重举行,分属23个基地的319名学员在主席台上接过了鲜红的结业证书。据悉,2006年5月18日,首批学员开学典礼标志着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进入了正式的培养阶段。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各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养活动,在任务驱动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结业典礼上,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代表名师基地管理组作了总结。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和继光高级中学教师陈寅分别代表基地主持人和学员发言。他们在发言中表示,一年来的基地培养成效显著,意义突出,不论是学员还是主持人自身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提高结合理论和实践,不仅表现在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上,也体现在职业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养成上。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对基地培养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因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其水平和效果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和素养,因此,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靠培训,名师基地的培训方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出席结业典礼并指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名师基地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平台,促人发展的平台,助人成功的平台。通过名师基地一年来的努力,上海教育的人才高地在逐渐形成,普教领域的学科群体正在形成,教研文化正在为大多数学校所接受。 5月24日至8月27日,在基地培养的尾声阶段,名师基地管理组对名师基地进行了考核。考核情况显示,基地培养总体情况良好,学员的满意度较高。本栏现刊出此次考核的总结报告,便于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从中借鉴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高级研修班开办已经将近一年,根据区县中心组高级研修班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计划,在本学期,23个名师培养和4个名校长培养高级研修班的五百六十多名培养对象在各位主持人的指导下,进行了基于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的专题提炼总结,其目标定位是既要追求实现个人教育教学专业在反思和总结中磨练提升,又要追求高级研修班全体培养对象在所取得成果的分享中实现共同的进步成长,还要积极地辐射、引领培养对象所在区域的校长、教师队伍,影响和带动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翁昌来 《现代教学》2007,(12):11-12
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经过一年的工作,在名师后备人选培养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本刊在接下来的几期中,将选取一些高级研修班的经验进行刊登,以使更多的读者能从分析和分享这些经验中获得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一年的基地培训活动实践,使本人对名师培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深切地意识到对于这批学员,若仍然完全采用传统培训方式,显然效率不高。只有让他们在教师高端人才培养中成为教师教育的主人,让他们在名师培养的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和不断提升,才能有效地实施名师培养计划。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时间:2007年12月12日地点:闵行中学首批推出的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中,闵行区有基地主持人2名,名校长培养基地学员4人,名师培养基地学员16人,高级研修班学员21人。为了给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搭建更大的舞台,同时在区级层面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闽行区从2007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组织了全区的成果展示,开设了公开教学观摩课及专题研讨会,举办了名校长名师教育教学论坛。  相似文献   

16.
名师标志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声誉,名师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带动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但名师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培养过程。几年来,我校根据《2004年-2008年朝阳区“名师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学区《四名工程三期方案》,  相似文献   

17.
“校本名师培养的行动研究”,以新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前提,在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理论和分析学校教师现状的基础上,以打造新型名师为目标,在专家的引领下,借鉴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由行动者提出校本名师培养的研究问题,对名师培养行动进行理论构建,即教师的专业层次理论、职业智慧体验理论、专业成长能力理论等。为校本名师培养的行动策略研究,运用目标导向策略、自主发展策略、外置评价策略和专业引领策略等,搭建校园学习平台,探究校本名师培养的行为模式,营造教师群体成长学习型校园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11,(3):1-1
名校长名师标志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声誉,名校长名师可以带动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为此,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名校长名师培养的力度,通过名校长名师工程来加快名校长名师的诞生。名校长名师培养并非一跳而就,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在名师培养工作上成效显,“5522工程”的完成、“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的成立、“浙派名师”概念的提出及相关实践等都在力推浙江名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时间:2007年12月,11日地点:崇明中学 崇明县共有6人参加市级名校长培养基地班,4人参加市级名校长高研班,11人参加市级名师培养基地班,33人参加市级名师培养高研班,8人参加市级德育名师实训基地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