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权力制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全的权力制衡体系推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优化配置,是理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充分释放民办学校体制活力、实现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权利保障不力、外部制衡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依据权力制衡三种范式,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权力进行有效制衡,需从内部权力分立、内部治理主体权利保障、外部制衡强化等多方面施策,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权力制衡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线,也是区别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长期以来,在大学行政化、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行政权力迅速膨胀,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学术权力不断萎缩,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作为国家法律法规"下位法"的大学章程,应进一步细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规定,以弥补国家立法之不足。通过大学章程确立学术、教学优先和行政服务于学术、教学的理念,以回归大学的本质和真谛。在大学章程中科学设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及其相互关系,提升学术权威和教授治学地位,形成权力主体的良性制衡机制和民主协商平台,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组织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内部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博弈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宪法",应通过对大学内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制度安排,实现权力制衡。以章程形式进一步明确四种权力的边界以及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是实现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的权力监督在叠床架屋般的机构设置下效果仍不如意,根本的问题即为陈旧且固化的"人治"或"德治"的权力思维方式,要把权力真正放到制度的笼子里,就有必要去另辟蹊径探寻高效的权力监督路径,而法治化恰是权力监督的最佳契合点,它可彰显民主性、理性、高效性和科学性。法治化首先要求的就是制定规范、严密、理性的"法",其次就是对权力的分立、权力的运行、监督主体、监督程序、追责体系的法治化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的矩阵式管理结构中,其行政权力由于越位和泛滥而异化,学术权力由于缺乏自主而异化;异化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正当性"和"有效性"上的不同取向,表现出来的"合法性"基础需要弥合;大学的"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衡,而制衡的目的则是大学学术追求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当前抓党风廉政建设为中心内容,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权力腐败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腐败的几点对策。一是建立权力制约机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二是健全制度,增强对权力的约束力,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保持对权力的制衡,四是强化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从微观层面上看,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的一系列规则体系。在现代大学中,由学术、行政权力架构的二元权力在功能上相互支持、协调,补充,但由于各自运作的规律和特征差别很大,二者存在着永恒的矛盾。因此,分析二者之间的矛盾,重构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构建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政治权力是基于高校所有权的一种"主权",决定着高校发展的根本方向,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征.政治权力的这种最高权力特征在高校中又面临着高校学术"事权"的最终权威裁定,因此高校的学术权力是高校政治权力审议监督的合法力量.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政治权力的独立性存在及其特征,并以学术权力的审议监督为权力制衡机制,才能防止高校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过渡膨胀,促进高校的权力平衡,真正有助于完善高校的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9.
权力制衡是政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古至今,有很多政治学家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权力制衡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从根本上根治腐败,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彻底实现当代中国权力制衡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权力清单制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回应。权力清单制度包括权力自身的基本属性、权力运行的基本轨迹和权力清单的边界特征等内涵。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一要强化权力配置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二要强化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确保照单履权,提高国家治理的规范化水平;三要强化民众权利制度建设,突出制衡意识,提高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水平;四要强化权力监督制度建设,构建问责机制,提高国家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主要是由学术资源配置权之争以及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不仅有消极功能,也有积极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可以防止系统僵化,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组织的整合。正视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坚持权力制衡,学术性与效率性结合,各司其职与相互依存相结合,以及共存与适度倾斜相结合等原则;运用冲突"减压阀"原理及时释放压力,构建应对权力冲突的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利益制衡机制等是应对权力冲突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大学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庞大和积极参与社会意识是现代大学较为突出的两大特点,由此带来大学内部和外部权力之间的相互交织和渗透,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权力矩阵。在这一权力网络中,大学学术和行政等诸种权力的相互制衡,是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学术与行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使得"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等成了当代中国大学标志性话语。这些语汇只不过是中国大学对大学官僚化不满的一种学术诉求,是对大学学术资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以保持大学持久生命力从而还原大学本真的一种希望表达。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厘清大学相对于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独立自主地位,依法划分大学党委、行政、教授、工会和学生等五大主体的权力边界,实行法人治理,是中国大学走出权力之争永葆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的组织特性与大学内部的权力制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需要合作、包容和学术自由.大学组织结构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是各国大学的共同现象,二者的科学制衡和协调有序是大学整合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权力机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现代高校内部的权力构成主要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及外部权力。本文从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出发,探讨了我国高校内部的权力机制。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权力制衡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制衡作用,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兆军 《天中学刊》2006,21(4):28-30
二元政治权力结构是指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体系与党的权力体系并行运行的权力结构。二元政治权力结构从形式上看是矛盾的,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最高权力机关。从宪法的角度来看,这种权力结构的设置体现了我国崇尚国家主权的完整和统一的立宪理念。这与西方的宪政政体中强调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立宪理念完全不同。理解这一理念是分析我国政治权力结构及其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民主政治的发展,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以及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我国现有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一些弊端:权力监督制约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分权制衡不充分;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不强。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促进监督制约机制法制化和制度化、推进分权制衡、加强监督力度和监督机关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现代公司治理下权力制衡有效机制的论述,进一步对公司权力格局下的股东与董事会进行分析,强调现代公司制度下权力制衡的必要性,对权力的实施加以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使相关者的权利与公司利益得到有效平衡,确保行使权力过程中公正和廉洁,保证公司健康发展,以实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及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对大学权力运行制约与监控提出了挑战。从财经权力的视角分析上海交通大学财经权力运行,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制度固化财经权力层级性、层级制约和横向制约并重、加强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完善评价反馈和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大学的权力模式及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典型的学术组织,大学权力是围绕高深知识的运作而形成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组织也日益趋向科层制:从权力模式角度分析,正确认识和合理规范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配及制衡关系,是当前高校制度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必须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必须限制和约束大学行政权力,必须赋予学术权利物质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权力制衡是企业获得活力,并能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契机所在。文章对中外公司法所设置的公司权力制衡体系作阐述,描述了股东权、监事权、董事权、公共监控权、职工民主管理权以及公权力在公司权力制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运行,并对我国公司法如何完善公司权力制衡体系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