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24篇文章,其中人教版"一主"教材中课文4篇,"两翼"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2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一主"教材中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由《"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两篇科普短文组成,属于略读课文。《"打扫"森林》讲述了德国有个林务官,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通过列举生动的实例,阐述了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黄秀婷 《小学语文》2009,(1):117-119
一、文本解析 (一)走进文本,了解教学关联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它是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开展的小综合学习。本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两篇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和《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渗透在文本教学之中,体现了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性、专题性,同时也为学生及时开展综合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6.
姜哲 《山东教育》2011,(25):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说】《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中的重要一课。课文讲述了作者到加拉巴哥岛进行生物考察,因不知情帮助幼龟"侦察兵"下海,导致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的故事。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要知道违背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剧烈冲击。社会各界对此次疫情进行了深刻反思,"生命教育"又一次摆在教育学界面前。就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来说,疫情中的生命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发掘现有教材潜力。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课文,例如《大自然的启示》《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生命力的礼赞、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等。  相似文献   

9.
朱静 《考试周刊》2013,(1):48-48
<正>江泽民同志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翻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你会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课文,都有与环保相关的课文。如:《江南》、《大海睡了》、《秋游》、《水乡歌》、《美丽的丹顶鹤》、《拉萨的秋天》、《珍珠鸟》、《黄果树瀑布》、《草原》等,教参及课标对环保教育也有相关的说明,要求师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文道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省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地理教材表层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以文字符号和数字形式为载体,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其是现代地理教材呈现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课文系统的排版设计是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对课文系统学习效率的重要视角。本文通过比较中美高中自然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排版设计,意在探寻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对完善我国自然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排版设计有较大启示。一、两本教材课文系统排版设计概况本文所比较的两本教材分别是我国人教版地理"必修1"(以下简称中国教材)和由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出版的美国高中主流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以下简称美国教材)。本文主要从字体、颜色设计和文  相似文献   

12.
为便于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把握四年级下册教材,现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组说明如下,供教师们在教学中参考。第一组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包括一篇古诗和三篇散文,按三篇精读课文带一篇略读课文编排。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大江南北的山川风景,感受大自然的奇美,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感。同时,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  相似文献   

13.
周舟 《云南教育》2008,(1):51-5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紧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留心观察景物”这一单元主题,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桂花雨》第二课时一、研读文本,说教材教材解读:这篇课文与第三单元其他3篇课文都是"抒情"为主题的散文,主旨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浸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桂花雨》注重叙事,在叙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再现淡淡的乡愁。本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  相似文献   

15.
姜哲 《山东教育》2011,(9):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山东教育》2011,(1):51-53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组元形式,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从内容方面看,四篇课文从动物、植物、景物几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大自然是美好的:从形式方面看,有名家经典散文,有古诗,不同的形式具有共同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说勤奋》(四上)、《滴水穿石的启示》(五上)、《谈礼貌》(五下)、《学与问》(六上)、《学会合作》(六下)5篇简单的议论文。教学这类说理性课文,很容易滑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纠缠于"为何要  相似文献   

18.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专题是"作家笔下的人"。围绕这一专题,选编了一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它们分别是《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和《金钱的魔力》;"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这一专题,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册的开篇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这些学习习惯篇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就呼应了“不懂就问”,将“勤于收集资料”与《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联系一起。  相似文献   

20.
【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包括两篇精读课文——文言文《杨氏之子》和历史小故事《晏子使楚》,两篇略读课文——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