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与其它兄弟民族一样,也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我们进行民族档案学的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侗族档案,是指自古以来侗族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作为历史记录留存下来的信息载体。侗族档案工作,就是对侗族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开发利用。对侗族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不仅使民族档案学这一门分支学科更加充实和完善,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侗族历史,弘扬侗族文化,发展侗族旅游事业,振兴侗族地区经济,都将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一、侗族历史文化发展背景 侗族历史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上溯至唐宋时期。侗族的族源经历了四个阶段:古汉藏民族的形成一古百越民族一古汉民族一古侗水族。真正代表侗族形成是唐宋时期,“古侗水族”形成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创造了山地泽生式威斯顿耕作文化。到公元9世纪,古侗水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逐渐由梧州一带向西进入都柳江上游地区(今贵州从江、榕江、黎于等地区),向北大量涌入“五溪”地区(即今湖南新晃、芷江、会同、沅陵、洪江、靖州,贵州天柱、  相似文献   

2.
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它在培养侗族儿童自尊、自信、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多样性思维及文化包容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侗族文化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压力,使得侗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裂.为此,应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幼教机构为平台,倡导由家庭积极支持配合的学前教育侗族文化传承路径,以期促进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演进变迁、族群喜好、接受外来文化等等,造就了侗族文化的多样性。侗族文化多样性反映在其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生产、生活、艺术创造、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侗族文化多样性是其不断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侗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对居住地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中,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保持本民族良性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的良性文化,相互借鉴,积极主导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论侗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锦是侗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然而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现代化浪潮在观念与物质层面的双重推进,侗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迁。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侗锦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危机。加强侗族文化资源的宣传,加大对侗锦技艺的研究力度,培训侗锦技艺传承人员,使民族艺术保护与民俗旅游协调发展,是处理好这个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关系到侗族的历史文化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连地带。侗族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作为世界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侗族的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其民间文化事象都蕴含稻作文化内涵。从侗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稻作生产、民间宗教信仰、稻作审美精神和民间舞蹈的时空意识,可以破解侗族稻作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6.
侗族鼓楼中的数学知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鼓楼是侗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侗民族建筑特色,通过对鼓楼的外观及其内部结构的探究,发现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是人类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7.
侗族属古骆越民族之一支,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漫长的历史条件铸造了侗族迥异于他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特性,其文化根性在于其民族意识深处的秩序和构架。  相似文献   

8.
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广泛吸收其他民族建筑精华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理念,与自身的风格渗透、交织在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在侗族鼓楼、风雨桥和民居的建造过程中,侗族建筑工匠们大量的使用近似公式和经验公式,发展出等分圆周和正多边形作图的技巧,频繁使用对称、全等和相似等手法并蕴含有黄金分割比的运用,同时在建筑层数、边数等方面巧妙地进行奇偶搭配,孕育着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以鼓楼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是侗族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这也正是我们将侗族文化称之为“鼓楼文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侗族保留了世界上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建筑群落,形成了独具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建筑风格。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贵州的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在旅游开发中侗族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通过开发侗族建筑潜在的价值,可以发挥它的综合效益,从而助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鼓楼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与汉语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表明侗族地区数学文化是典型的古代中华民族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数学文化,又基于母语的影响汉语教育水平不高,民族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和地域的限制,提出在侗族地区实施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侗族浩瀚的音乐文化中,其中侗族多声民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和声织体丰富立体,演唱声腔独特韵味,衬词应用纷繁多变,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与和谐的审美追求,是侗族音乐中一枝绚烂的奇葩,从它的成因、表现形态、声腔特点、衬词特点来探讨其丰厚的艺术底蕴。  相似文献   

12.
本土民歌与民族声乐教学是根和叶的关系,民歌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五河民歌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其种类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地方风格鲜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五河民歌资源,在声乐教学中开展特色教育,对于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和培养具有个性的声乐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歌的概念以及特点.演唱者除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更要注重民族风格以及个性化.民族歌曲要善于表现民族的气质与特色.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送板”,侗语称之为“垒”、“晓宋巴”、“阿板送”等,是侗族北部方言区众多民歌类型中的一种。其表现形式是在唱玩山歌中插入一段朗诵性歌调,遣词讲究文采、韵节,散句中夹以骈文对句,兼具诗歌与散文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送板”当是侗族北部方言区民众在较长时间内受汉文化影响而滋生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侗族民歌中有关花意象的运用进行解读,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侗族人民的性格、观念、心态、审美意识,以及侗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京族情歌与其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京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环境对京族情歌的生成、传承与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京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巢湖流域是巢湖民歌的主要产生、传唱地。巢湖民歌种类繁多,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等。巢湖民歌思想健康、内容丰富、魅力独特,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巢湖民歌艺术手法多样、生动,表现生活面广,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第一批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之一。根据当下广为传唱和文献记载的巢湖民歌,分析巢湖民歌的类型概况、思想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发展方向,以期推动巢湖民歌研究更加深入,使其能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我们的各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鲜明特点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拥有流传广泛的歌曲,我们将通过本文来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音乐特点及分类等等存在的差异。从音阶、调式、节拍、旋律线条上找出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与多彩。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蒙古族民歌与不同音乐体裁和创作方式的逐步结合,孕育、产生了以蒙古族民歌为题材、具有蒙古音乐风格的器乐曲。蒙古族民歌的器乐化发展,既保持了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普遍的表现形式,又融合了当今中西音乐的多种创作技法,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将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