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飘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桥》。阳翰笙:《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  相似文献   

3.
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茅盾的农村题材小说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洪深的戏剧题材小说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4、郭沫若的《女神》题材小说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相似文献   

4.
“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互联贯的文学作品。我国现代文学中有不少三部曲。举例如下。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和《电》。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阳翰笙的“地泉”三郎曲:《深入》、《转移》和《复兴》。洪琛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文》2005,(5):44-44
“三部曲”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现辑录部分“三部曲”作品如下。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5、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6、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7、雷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枫林》。8、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9、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10、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11、李季的《杨高传》三部曲:《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女儿出征记》。  相似文献   

6.
冰峰 《考试》2005,(1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漂流”三部曲:《山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和《电》“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阳翰生“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和《复兴》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叶君健“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和《曙光》欧阳山“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和《柳暗花明》沙汀“三记”:《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岐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相似文献   

8.
从《激流三部曲》到《随想录》,从深宅大院到简陋小屋,从爱国青年到人民作家,从杂志编辑到文学泰斗,巴金的脚步在101个春秋戛然而止。他没有鲁迅先生的忧愤深广,也没有茅盾先生的鞭辟入里,有的只是说真话、解剖自己的勇气和  相似文献   

9.
“三”字,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或隐或露地出现,发挥特有的艺术作用,与文学之苑结下了难解难分的因缘。小说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戏剧如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古龙潭》)。诗歌如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等等。在不少作品中,还往住把一个事件的始末,分成三个阶段或者三个层次来描述。如《三国演义》中有“刘玄德三顾茅庐”,《西  相似文献   

10.
结构范本之五:三部曲三部曲其实只是一个我们人为界定的结构方式。一方面,我们都读过三部曲之类的作品。比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比如王小波的时  相似文献   

11.
茅盾、巴金创作与冰心小说《超人》的精神联系主要表现为:茅盾的小说《幻灭》直接整合、转换进了冰心小说《超人》的内容,巴金的小说《灭亡》也与冰心的《超人》形成精神共鸣。茅盾、巴金文本中所昭示的渴求母性之爱的男性心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这正是冰心从女性角度建构母性之爱的创作拥有广大读者、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缘由。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分别被曹禺、林柯、李健吾改编成同名话剧剧本。三个改编剧本既有对原著艺术精神的认同,也有切身性的创造,它们在剧本文学和话剧舞台视阈建构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激流三部曲"系列。曹禺、林柯、李健吾的改编剧本与巴金的原著在文学体认和时代感知上的异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文人生态与时代症候,透过"激流三部曲"的话剧改编可以再次定位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影响和意义,为巴金文学创作再评价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百草园     
什么叫“三部曲”巴金写过《激流三部曲》与《爱情三部曲》。“三部曲”源于古代希腊,它是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例如《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即由《被缚的普罗束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及《带火的普罗米修斯》组成。俄国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是:《两姐妹》《一九一八年》厦《阴暗的早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巴金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翻译家、出版家、编辑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及《抗战三部曲》。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巴金一生著书,一生读书,著与读,融为一体。读与思,让巴金的思想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巴金对于书籍,采取的是敞开胸膛吸收的方式。巴金还善于在思考中1982年3月15日,巴金在家中接受意大利政府授予他的封面说明“但丁国际奖”。超级英雄奥特曼先生,捉了好多的怪兽准备做成汉堡包送给放寒假的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从乡土文学创作的角度入手,较详细地考察了茅盾的乡土文学观,并分析《农村三部曲》独特的乡土文学品格,探讨作品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早期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其中包含《家》《春》《秋》三部作品。简要分析《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背景、内容梗概及人物形象,并分析《激流三部曲》的女性意识影响因素及女性书写。通过分析及研究,意在深入了解女性意识及女性书写,阐述女性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学知识》1958年10月8日创刊时,成为当时“三刊两校”拔巴金“白旗”的第二刊。姚文元将巴金认定为应拔的“白旗”。《文学知识》从创刊号起,设置了《大家来讨论巴金作品》专栏,针对两个“三部曲”,展开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巴金的作品,特别是《激流三部曲》,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应抹煞的,巴金在新文学史上应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和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呈现出的是“经验了人生而写作”。中篇《虹》则是由“经验了人生而写”向“分析了人生而写”的转变。《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创作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学发展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大约还是两年前,我给学生上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序跋两篇》。为了能让学生对巴金先生创作《激流三部曲》的思想精神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且能使这种所谓“枯燥”的课文也变得兴味盎然,我模仿电视访谈的形式,将这节课改成了“巴金访谈录”。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大师巴金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巴金”这个名字是终究要作为一座丰碑记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旧家庭。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其间完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砂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散文集《控诉》,随笔集《随想录》五卷等。巴金先生早年创作的取材于旧制度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