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剪纸,是我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又称剪花、刻纸、窗花,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剪刀和刻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精美的图案贴在鬓角作为一种装饰。剪纸艺术真正繁盛是在清朝,那时人们常在节日到来时,把有颜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作为一种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乐意用剪纸来营造生活气氛,而且花样年年翻新。剪纸的种类很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等。剪纸的内容也很丰富,有花鸟虫鱼…  相似文献   

2.
贺敏  刘卓  孙海涛  李明 《教师》2013,(20):109-109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意义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婚宴嫁娶,人们都会用剪纸来渲染气氛,它是人们生活的需要。剪纸艺术具有民族性,其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也更加具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一、小学继承和发展剪纸艺术的价值1.理论价值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是我国劳动人民抒发真情实感的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每逢结婚、春节等喜庆之时,人们就在墙壁上贴大红喜字,在窗户上贴窗花,以表喜悦之情,这就是剪纸。剪纸艺术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在细腻中赋予了灵动之美,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2003  相似文献   

4.
南平市扬真小学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载体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剪纸艺术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以剪纸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以剪纸文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剪纸实践引导学生服务社会,以剪纸课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亲子同剪”增进与父母的亲情,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从而赋“剪纸”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5.
提起剪纸,不少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自发老太太贴窗花的景象。谁也没想到,这种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粹的古老民间艺术,竟然会被一个90后女孩儿改革创新成“磁性剪纸”,就这样轻松地敲开了财富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兰星俊 《考试周刊》2013,(53):24-25
民间剪纸是中国十分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剪纸是劳动人民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的载体,同时也是平面广告设计研究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剪纸艺术的文化背景及其发展的研究,分析传统剪纸艺术的色彩及其造型,探究如何将传统剪纸艺术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结合实际例子分析已经独树一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广告设计。  相似文献   

7.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作为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年)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今已经1500年的历史,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盛行…  相似文献   

8.
麦秆画,又叫麦秆贴,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是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它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有  相似文献   

9.
剪纸是中国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我国的剪纸艺术为原始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几千年的艺术洗礼,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剪纸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剪纸艺术来源于农村生活,目前已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消亡,因此,在农村小学开展剪纸教学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剪纸教学非常有意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本研究在论述农村小学开展剪纸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中组织剪纸教学。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充分强化和利用它在当代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功能和使用功能,而不仅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民间艺术要保持其生活、使用功能,就应该参与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参与到设计领域,参与到创作领域,参与到教育领域,而不仅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也就是说,有些民间艺术不能将其文物化,而更应该生活化。民间艺术的源泉和生命活力来自于生活,同时在使用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和人本身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越是生活功能强的民间艺术,越是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中的璀璨奇葩。通过剪纸,可以无所拘束地自由表现、抒发情感,学生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剪纸教学,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让孩子们巧手剪出生活的美好,让剪纸之花开满校园。  相似文献   

13.
福鼎民间文艺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鼎饼花”是清末福鼎民间艺人创造的独有画种,与民间戏曲关系密切;从清末至民国其技法经过剪纸拼贴、工笔重彩、木版印制和木刻刻制阶段。“寺庙连环画”代表作陈少倪的《观音传》突破民间画工平涂重彩的单一技法,形成新的民间工笔绘画艺术。“船饰画”反映了时代变迁给民间艺术所带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正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学习剪纸不仅可以锻炼人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人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很多幼儿园开设了剪纸课程。当然,幼儿剪纸与传统的剪纸不同,因此,幼儿园设置的课程内容和采取的教学方式要符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一、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剪纸是一门源于生活的艺术,很多剪纸的素材都来自于生活。比如,以动物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单元活动。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剪纸课,不仅能够传承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也有利于对学生手眼结合、手脑结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起到了“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这幅剪纸真漂亮!”“这幅好大啊,得有两米吧!”“这幅特别像咱们班老师讲课时的场景!”在教师带领下,我和同学们参加了社区举办的“缤纷好生活”剪纸艺术展览活动,禁不住声声称赞。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我的家乡禹城拥有悠久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展览的剪纸中,既有体现国家发展的“奋进新时代”和“太空会师”,又有讴歌普通工作者的“三尺讲台”和“最美逆行者”,还有鲜明家乡特色的“扬帆徒骇河”和“大禹治水”。鲜艳的红色在其他色彩点缀下愈加夺目,一景一物惟妙惟肖又不失沉稳。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造就了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风俗习惯、地域特色和不同的生活理念,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陕西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以其自身所独有的艺术特色传承着东方艺术的魅力,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在时代发展、工艺进步的当下,剪纸艺术早已脱离了传统的形式而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界的一员,且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18.
张超 《考试周刊》2014,(47):24-24
蔚县剪纸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它的独特造型、题材和表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和文化影子。剪纸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善、美的性格。  相似文献   

19.
剪纸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是我国师范艺术教育的特色课程之一。本文从分析剪纸艺术本体入手,以“教育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围绕高师艺术教学这个核心,对剪纸课程的一线教学实践提出了四大侧重点。  相似文献   

20.
绿色评语     
我父亲是果农,为了苹果好出售,当苹果还在枝头上时,就把“喜”“、福”“、寿”等字样的剪纸贴在苹果上,由于贴有剪纸的地方阳光照不到,苹果上就留下了这些字样,结果我家苹果被抢购一空。第二年,父亲又把原来的单个字设计成一句句祝福的话,如“祝幸福甜蜜”“、祝您快乐”“、恭喜发财”等,这种人情味的苹果更加畅销。由此我想到:给学生写的评语能不能也像这些人情味的苹果呢?假期里我接到学生林凡的电话“:宋老师,我看了你给我写的评语非常感动。”林凡本来是一个非常有潜质的学生,只是惰性越来越大,我几次找他谈话,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