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小红 《文化学刊》2012,(1):120-127
"春秋谕祭"是明代朝廷给予因显灵而"御大灾、捍大患"佛山北帝神的褒奖,是祭祀北帝的国家祀典。自明代景泰年间到清代,每年分春秋两次举行,仪式隆重,规模壮观,是佛山上层士绅的特权,而民间酬神谢恩的"醮仪"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祭祀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与神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慰籍。官祀与私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有利于增强佛山民众的归属感和佛山地方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祭祀仪式是群体借由祭祀活动表现对主宰自己命运的神灵或祖先的尊重、崇敬,并表达内心需求、期许生活美好等意义,但不同的行为表现隐喻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汉族"春节"与回族"古尔邦节"中祭祀仪式作比较,具体分析其民族文化内涵及普同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斋醮是道教祭祀仪式的名称 ,道教斋醮在世界宗教祭祀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斋”、“醮”内涵的辨析 ,认为道教灵宝斋法、正一醮仪的产生 ,不同斋法、醮仪的配合使用 ,使道教具有完备的科仪格式。在道教兴盛发展的唐宋元明时期 ,斋醮仪式成为国家祭祀大典 ,并成为民间传统祭祀文化的主流。道教斋醮具有济度、祈禳的宗教功能 ,斋醮是道教思想的仪式化反映 ,它充分显示宗教仪式象征的特质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保留民间风俗仪式,并不是不分良莠,什么东西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过分强调"原汁原味"并不是科学的态度,客观上也办不到。比如口承文学的各种样式和一些形态类文化事象(如民间舞蹈),原先大部分体现在祭祀仪式之中。而这些祭祀仪式又往往是娱神祭神、祛邪禳鬼活动,其舞蹈和巫术也是围绕着这些内容而展开。时代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仪式应该是以娱人为主,祭祀娱神只是让人获得精神安慰,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途径。因此,就不能老强调"原汁原味"而把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意识传给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5.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作用,佛教在唐代呈现出明显的民众化倾向。本文首先分析了唐代长安寺院的发展和分布情况,然后从建筑设计、佛塔、佛像等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唐代佛教的民众化和世俗化转变在长安佛寺上的体现,其对丰富佛教文化和佛教建筑的研究内容,以及向世人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追溯到原始祭祀活动。在原始祭祀仪式中的乐舞被认为是人与神灵沟通的语言,也是群体意志的外化体现,这一古老的语言诉说着中国人的文明和智慧。先秦遗俗西和乞巧乐舞仪式传承至今,它用鲜活生命歌唱着远古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上元燃灯习俗是中国传统岁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起源、发展及演变定型为当今元宵节文化样式的历史步履,可以看到先秦帝王"庭燎"、"祭祀太一"仪式、汉代西域佛教及百戏杂技输入、隋唐胡风"灯轮"形制等儒佛道多元文化渐次融入、共生融合的现象。本文欲以提出:汉唐丝路文化具有"多元共生"性质,这对当今建设"一带一路"新文化,应具有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荀子·赋篇》不作于齐国,而是荀子居楚多年以后浸染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从语体上看,它是庄重典雅的仪式性话语,不同于文献记载中君臣之间实际进行的说隐。《赋篇》带有明显的问卜遗迹,很可能是巫觋以时下流行的娱乐活动说隐对先王、先师举行的娱神祭祀。篇末《佹诗》和《小歌》相当于楚辞乱曰,是祭祀仪式的赋诵结束语。荀子虽是旗帜鲜明的唯物论者,但他并不一味反对巫卜,而是将祭祀、占卜等宗教活动纳入其礼学体系的构建当中。荀子居老兰陵讲学多年,将当时发生在楚国的某一次娱神祭祀仪式笔录下来,即为《赋篇》。  相似文献   

9.
蒙古帝国在征讨吐蕃的过程中,藏传佛教开始传入大蒙古国,但此时的传播并不是蒙古大众自愿选择,更多的是依靠统治阶层的推崇,佛教的影响也就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元帝国灭亡后,蒙古统治者退居蒙古草原,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一度遭遇阻隔,但并没有完全中断。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不仅使蒙古族了解并逐渐接受藏传佛教,而且促进了蒙藏两个民族在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日本灵异记》是记载平安初期日本灵异故事的佛教说话集,反映在以天皇为首的统治下民众的疾苦生活。残酷的现实促使民众渴望得到救济,而佛教的影响及教化目的赋予这种救济以因果报应的特色,即只有行善才能得到救济。同时,民众的救济渗透着根深蒂固的土著思想,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  相似文献   

11.
马小方 《文化学刊》2011,(6):168-171
中国佛教在唐代发展至鼎盛,统治者、上层官僚文士以及下层民众普遍崇佛。极度蓬勃的佛教文化对这一时期的图书事业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佛教典籍大量翻译,寺院藏书繁盛,佛教文学突猛发展,佛经目录编制进入新阶段,图书版本出现新类型等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梁武帝多重社会角色的角度,分析了其崇佛心态的三个层次:既像普通民众一样希望通过奉佛来灭罪祈福,沉溺于积功累德、严守戒律以求将来胜果;又作为知识精英,理性地探研了《般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的义理;还有身为帝王,有意利用菩萨、菩萨戒等佛教资源来圣化自身形象、教化民众的功利考虑。梁武帝佛教信仰的三个层次,既交叉杂糅,又不无张力,从而呈现出复杂的面相。总体来看,帝王角色规范和主导了梁武帝的佛教信仰,使其难以超越现实事功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二月二龙抬头节"文化节是北京高碑店村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从2012年恢复以来已经举办了七届。文化节主要有祈福活动——祭祀龙王、行香走会、学童开笔礼、漕运放生、二月二家庭习俗、民间手工艺以及二月二习俗展览等活动。该节俗活动已成为高碑店民众一年一度开启新年的象征,同时也成为周边村里社区居民聚会的时间节点,每年定期的举行公共仪式增进了社区内部的凝聚力,节日习俗已经融入了社区生活,传统文化得以活态传承。本文将通过几年的跟踪、调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二月二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社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解州关帝庙     
中国神仙中有一位人缘极佳的人物,那就是关公。这位三国时代的蜀汉将军关羽生前忠、义、智、勇俱备,死后地位不断上升,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封号也由王到帝。虽然他名列道教仙班,佛教的寺院有时也喜欢拉他去作伽蓝(护法神),就连藏传佛教的北京雍和宫里竟也有一座关帝殿!近年来,中国推行市场经济,身兼财  相似文献   

15.
关公信仰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且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发展兴盛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关公崇拜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神道设教"贯穿于关公信仰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首先侧重的是"神道设教"中的"神"字,但随着关公形象中的伦理教化作用为人们所重视和弘扬,人们把目光逐渐转换到了"神道设教"的"教"字上来,最终使关公信仰摆脱了"神道设教"的封建宗教束缚,实现了其在伦理教化上的突出作用,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关公趣话     
老百姓俗称关公为“关帝爷”,“武圣人”,相信他拥有无边法力,是个万能的神明。封建时代,官员和平民一样栩信“关帝签”,常上关庙求签,请关帝爷决断日常生活乃至军国大事。很多行业帮会、江湖组织借关公神威,尊为本行业的保护神。有学者统计,受关公庇佑的行业至少有22个,如成衣业、煤铺、银钱业、典当铺、人力行、武师、军人等。人们甚至认为关公能管阴阳两界,司命禄、佑科举、赐财运、庇商贾,还能治病除灾、驱鬼解危、呼风唤雨。关公既然被视作“万能神”,赐财运、庇商贾是份内的职责,人们便把他也列为财神,请个神像放在家里。他的基本形象,是一手握刀,一手捧着代表财  相似文献   

17.
刘仙娘信仰流传于广西富川平地瑶与汉族杂居区。刘仙娘被当地民众称为保护神,祭祀活动频繁,民众信奉度高;此地区流传着有关刘仙娘丰富的民间传说,暗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近年来,学者们开始研究此民俗事象,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和查找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文献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概述。  相似文献   

18.
山西面塑,又叫面花、花馍,是当地民众在仪礼、岁时节日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有意味的食品,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如今,面塑以绝美的身姿出现在世人面前,是一种融入了民众热情、才思与生活的民间艺术形式。本文从面塑的造型、内涵、技艺等几个层面深入分析,展现面塑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受到佛教徒乃至民众广泛的信仰和崇拜,在唐宋时期尤为鼎盛。唐宋时期的《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是三部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关的佛教史书,被称为《清凉三传》,三传详细记载和描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本文以《清凉三传》为本体,对文殊信仰的形成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冯梦龙在"三言"中收录并改编的"吕纯阳飞剑斩黄龙"故事,是反映佛教宗旨和立场的宋代说白话作品。而作为一位传统士子,站在佛教立场编撰此则小说,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底层的生活经历,孕育了他尽力满足普通民众精神需求的通俗文艺审美观。二是晚明时期的内忧外患和禅悦士风的盛行,促使其小说创作与禅宗故事联姻。三是目睹明末政治腐败与社会颓废,希冀借助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来匡扶人心,实现其文艺救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