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析海源阁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山东聊城的杨氏海源阁是我国清末北方的私家藏书中心。时与江苏常熟程氏铁琴铜剑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归安陆氏阻宋楼合称清末四大藏书搂。海源阁因所藏宋元刻本与钞本同程氏铁琴铜剑楼齐名;又因至民国初眼宋楼书藏流落日本,八千卷楼书藏归入金陵江南图书馆,独有霍、杨两家藏书尚未易主,故有“南翟北杨”之盛誉。一、海源阁藏书的来源关于海源阁藏书之来源,现今观点较为一致,即王献唐、刘阶平等所云,其主要来源于汪士钟艺会书舍和清宗室明善堂旧藏j,然海源阁之藏书收集起自杨氏哪代,则应有所辨识。海源阁之收藏多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三部写本形态的丁氏八千卷楼善本书目<八千卷楼藏书目>、<善本书室题跋>与<八千卷楼藏书志>.以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前二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成书时间、性质、特点,并利用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流出境外的稿本<八千卷楼藏书志>,与前二者相互参证,得出了前二部书目成书在<善本书室藏书志>之前,在研究<善本书室藏书志>编纂过程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浙江的皕宋楼:第一代主人是陆心源(1834—1894年)。他的藏书达15万多卷,其中多是《四库全书》未收之书。而且宋、元版尤多。他称藏书处为“皕宋楼”,意指收藏宋版书多达两百部。他去世后,全部藏书被他的儿子以6万元代价卖给日本人,国人无不为之惋惜感叹。 江苏常熟的锈琴铜剑楼:第一代主人的瞿绍基(1772—1836年)。瞿氏藏书在10余万卷,在藏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藏书管理极严,连皇帝来借也要受限制,因瞿家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称藏书为“铁琴铜剑楼”。解放后,这些藏书几乎全部归北京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一度并峙海内,有“南瞿北杨”之号,二者皆历经五代主人,辛苦为役,积书、守书、护书,使得藏书楼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朽,二者又与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晚清四大藏书楼”,其藏弆之富自不待言。叶德辉《书林清话》曾记此两座藏书楼:“赭寇乱起,大江南北遍地劫灰。吴中二三百年藏书之精华,扫地尽矣。幸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保守其孑遗,聊城杨氏海源阁收拾余烬”。  相似文献   

5.
韩红  陈存业 《兰台世界》2005,(10):63-64
聊城杨氏海源阁,为晚清著名藏书楼,它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家所藏宋元珍本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誉,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之父杨兆煜,后由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祖孙三代广泛搜集,总计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因"收藏之富为海内之甲观"而名闻天下.海源阁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版刻图录>收录海源阁书影44种,标点本<二十四史>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版本为主要参考进行标点排印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主席赠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  相似文献   

6.
晚清藏书,丁氏八千卷楼与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陆氏硕宋楼,合称"南北四大家"。丁国典开始藏书,筑"八千卷楼"。至孙丁申、丁丙,藏书更多,增筑"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总名"嘉惠堂"(因"八千卷楼"之称最为人知,故本文用此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事:作为大藏书家,必有雄厚的财力。丁氏非大官僚大地主,这钱从何而来?近承丁氏后裔丁利年先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私人藏书由来已久,但藏书风气之盛,莫过于明清。到清代后期,藏书高度集中,相继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藏书楼,那就是山东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这几家,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聊  相似文献   

8.
历代私家藏书楼中,地处浙江南浔的嘉业堂藏书楼,是规模至巨、藏书最多的一个。藏书楼的全盛时期,只有1925年至1932年不到十年时间。这段时间的藏书,号称60万卷20万册(实际数为57万多卷18万余册)。其数量之大,不仅远超南浔所在湖州地区的藏书家:蒋氏密韵楼、张氏适园、王氏诒庄楼,而且亦为清末四大藏书家:聊城杨氏海源阁、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湖州陆氏皕宋楼、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所不及。再过一年,就是嘉业堂建成七十周年。岁月悠悠,时间无情。嘉业堂往日盛  相似文献   

9.
马国需 《兰台世界》2016,(18):122-125
旧八千卷楼经历了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的破坏后,丁氏兄弟通过书市访购、书友借抄、接受赠送等手段重新聚集藏书。八千卷楼后期藏书不仅来源众多而且因其主人独爱乡土文献、致力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底本、不弃残本等鲜明的藏书特色,在近代江南书林享有盛誉。后丁氏家族因经商失败,被迫将八千卷楼藏书悉数售予江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辞海》(1979年版)“陆心源”条释文云:“陆心源(1834—1894)清代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吴兴人。咸丰举人,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其藏书处有三:一名皕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钞本;一名守先阁,藏明清刻本;一名十万卷楼,藏普通书。著有《潜园总集》”。  相似文献   

11.
龚易图是晚清福州最著名的藏书家,当时人评价说其藏书之富、之精,在福州乃至闽省堪称第一。笔者据《乌石山房简明书目》、《大通楼藏书目录》不完全统计,龚易图的藏书超过16万卷,4万余册,现今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库中藏“大通楼”图书约15000余卷、4000余册;台湾大学图书馆藏龚氏“乌石山房”藏书34000余册。本文对龚氏这两部书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聊城杨氏海源阁,为清末著名四大藏书楼之一。后归安陆氏宋楼与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书相继毁散,四家递减为二,遂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并获“南瞿北杨”之誉。经杨氏几代近百年苦心经营,海源阁藏书遂蔚为大观。一时孤本珍籍,精抄名校,悉集于聊城。“据杨绍和手订《楹书隅录》及江建霞刻《海源阁藏书目》统计,海百百源阁藏书普通版本经史子集四部,共约3236种,计28。83万余卷。宋之珍本达464种,计1。132万卷。其中最精者为四经四史,即《毛诗》郑注、《礼记》郑注、《仪礼》郑注、《周礼》郑注四经和《前汉书》、《后汉书》、《史记》与《三国志》…  相似文献   

13.
丁丙及其“八千卷宗楼”文图(南京图书馆)我国近代公认的四大藏书家及其藏书楼,即浙江归安陆心源的“宋楼”、山东聊城杨绍和的“海源阁”、浙江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其中丁丙的“八千卷楼”驰名国内外,为四大家藏书楼之首。190...  相似文献   

14.
北大图书馆的马氏特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马氏特藏书,是指已故著名小说戏曲收藏家马廉的旧藏。马廉(1893—1935),字隅卿,浙江鄞县人。其逝世前任北大教授,讲授中国小说史。他的藏书于他逝后两年售给北京大学图书馆。当时馆称这批书为“马氏文库”。马氏藏书堂号为“不登大雅之堂”,或“不登大雅文库”,后因收得明刻本《三遂平妖传》又称“平妖堂”。总计马氏书928种,5386册。其中小说372种.戏曲364种,还有一部分笑话、谜语等其它文学类书籍。藏书中善本书计188种,占藏书总量的百分之二  相似文献   

15.
杨氏“海源阁”藏书楼同江苏常熟程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氏“宋楼”并称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因瞿氏多藏有宋元刻本和名人手抄本,杨氏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南瞿北杨”之美称。杨氏之镇库典籍“四经四史”(即宋本毛诗、周礼、礼记、仪礼、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海内之甲观。”自杨以增、杨绍和至杨保彝三代苦心经营,排精珍护,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一线命脉,惠嘉士林,增辉华夏。杨以增(1787-1856),始建海源阁者。字益之,号至堂。清道光三年进士,知贵州荔波县,先教化,后刑政,有两汉…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官府藏书发轫于商代甲骨和周代守藏室,私家藏书则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藏书。汉魏以后,藏书楼开始出现,历代相沿不绝。延至明、清两代则臻于鼎盛。在近现代图书馆出现以前,古代藏书楼对保存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献传播功莫大焉。然而,这些藏书楼的兴废、图书的聚散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清末四大藏书楼以秘册精椠、庋藏丰富闻名一时,它们是浙江湖州陆氏皕宋楼、杭州工氏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氏  相似文献   

17.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古里镇西街,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瞿绍基及其子孙五代藏书处,与聊城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萌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并称我国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又有"南瞿北杨"的美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以求精、重用见长,且瞿氏铁琴铜剑楼又是唯一楼与书保存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藏书楼,历经五代藏书,名扬海内外,在我国私家藏书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书入"南图"成完璧 丁氏昆仲八千卷楼之所以驰名东南,名满天下,不仅在于其藏书卷帙宏富,充笥盈架,更因为他们兄弟对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抢救、掇拾、抄补和重建做出了异于常人的贡献,堪称泽惠后世,功德无量。丁申(18241-1887),字竹舟。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身富商大户,书香门第,家世有藏书之习。  相似文献   

19.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它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家宋元刻本和名人抄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称.北杨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盛于杨绍和,守于杨保彝,而败于杨敬夫.杨氏一家四代藏书聚散,历时百余年,在我国近代藏书史上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代苏南望族与家族藏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代苏南地区的著姓大族普遍注意家族藏书,这成为苏南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这固然受到苏南地区藏书传统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家族出于自身建设的需要。一、清代苏南望族藏书的一般情况苏南地区以家族为单位的藏书活动可以远溯到宋代。据《尚友录》记载,宋代常州人丁氏始迁祖丁矩之子丁(889-961),即有“书癖”。他“尽家赀买书至八千卷,曰:吾聚书多矣,必有好学者,为吾子孙”。这说明丁藏书目的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即藏书不是为了自读或自娱,而是为了自己家族的需要。他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财产──八千卷图书,这笔财产不是归哪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