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20,(2):66-69
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托马斯·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拍卖第49批》是托马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中体现的叙事结构艺术、人物塑造艺术和叙事话语艺术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叙事艺术,值得广大读者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叙事方式,但二者也有相通的审美意义和叙事效果,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叙事不一定高于或者低于小说本身的文字叙事.成功的改编往往使二者各显神通又相得益彰.通过对小说《可爱的骨头》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与电影所显示的不同的叙事魅力,阐明电影改编是对文学原著的再创造,既和原著呈现多重交叉的互文性关系,又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任何小说(文学)叙事都是民族文化心理和文人心态的反映,李渔小说鲜明的叙事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因果叙事"的结构框架,"大团圆"的结构方式,以及强烈的叙事干预和对故事的操纵等叙事策略.李渔的这种叙事模式的成因,大抵有四:首先,是史传文学对李渔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李渔对历史文化的接受表现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学重大事件真实性的消解,另一方面,是对史传叙事中议论和叙事人称的认同,其小说中大量的议论笔墨显示出史学意识对作家的渗透和影响.其次,李渔的短篇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也和源远流长的史学叙事在总体上所采取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有着同样的心理认同与主体态势.这种全知的视角,正与以说教为旨归的拟话本小说创作心态相契合,同时也是李渔身上优越的文人地位的潜意识的体现.复次,李渔的小说叙事也深受说话、戏曲、园林等艺术及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表现为李渔叙事模式中那种空间化的叙事结构趋向,使小说的形象构成呈现于共时态的不同空间环境之中,从而使小说的空间布局突破了线性的简单发展脉络,而出现了更为多重的网式结构,这在传统小说的发展史上,是极为重要的理论转向.尤其是在叙述体式上,它的多层次叙事拉开了作家与叙事人的距离,造成叙事角色的变化,对于近现代叙事文学体制生成有着重要的引发与启示意义.仅就这一点而言,李渔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4.
书信体与第一人称非书信体小说同为第一人称叙事的两种形式,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形式各自叙事层之间的三种逻辑关系(解释功能;主题功能;叙述功能),试图寻求二者各自的优势劣势,以期更好地了解掌握这两种第一人称小说的叙事形式。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本质是叙述故事,因此,叙事艺术就是小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叙事艺术关涉的其实就是文本与读者交流的艺术.因此,读者通过对小说叙述艺术的分析往往可以实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和《遥远的温泉》有着明显的诗化叙事倾向,其诗化叙事艺术又具有颠覆传统叙事性小说的理性规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重叙事视角叠置,非性格化典型化叙事,叙事逻辑的颠覆,非中心化叙事等方面。阿来小说的叙事诗化倾向有着自身的独特原因及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所有的七言绝句诗组合起来成是一个整体,在文本中为小说叙事服务,整体上有着不同于一般七绝的艺术特色。由于诗歌在小说中的辅助角色和作者"以意为主"的诗歌观,出韵、出律的现象时有出现。为刻画人物、辅助叙事,或者点示小说主旨,作者充分利用七言四句起承转合的结构,运用对仗、比兴、虚字等艺术手法,并通过不同的绝句风格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它们在小说中布局巧妙,含义深广,有着如局中洞天,同时融化无迹的存在形态及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红梅 《考试周刊》2009,(23):207-208
“事出有因”源于华莱士.马丁对“motivation”一词的理解与翻译,是指作者为作品中所使用的创新的艺术手段或非同寻常的内容提供合情合理的动机,也是一种现实主义叙事作品的基本特征。《克拉丽莎》是塞谬尔.理查逊的书信体代表作品,小说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在英国以及欧洲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凡的影响。本文以“事出有因”这一叙事角度为切入点,分析这部小说的叙述技巧和艺术特色,从而让读者对18世纪英国小说的性属和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20,(3):27-33
严歌苓小说的苦难叙事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在其小说的苦难叙事中,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使其小说苦难叙事具有强大的艺术张力;人性的探究与挖掘使严歌苓小说苦难叙事具有厚重的思想深度;坚韧与接受使严歌苓小说苦难叙事充满了希望与温情;宽容与理解使严歌苓小说苦难叙事走向包涵与融合。其小说的苦难叙事不止于对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思考,更具特色的是注重人类共有的、人性层面的开掘,表明出鲜明的人文精神特色,为海外移民文学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重复: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通过对余华创作转型后的四部长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重复叙事的形成原因作一番葙浅的探讨,从而推动余华后期小说创作中的重复叙事艺术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余华艺术转型后小说创作中重复的叙事艺术表现得非常突出,探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受音乐的启迪;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互影响;小说叙事的需要和余华叙事技巧训练以及余华小说在先锋与传统的结合部上的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中国诸艺术形式有着诗化的趋势: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抒情化的叙事,意境化的描写,创作的主情性.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自身独特创作特点的作家,本文通过解读王安忆有代表性的作品,研究王安忆小说显现层面的并置式叙事结构、人物视点式叙事结构和深隐层面的理性启悟式叙事结构,品味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3.
契诃夫的早期小说特别注重文体 ,对话体和戏剧体成为契诃夫独特的叙事方式。契诃夫小说与戏剧的联系 ,还表现在情节和叙事结构上的戏剧化 ,尽力追求文本的戏剧效果。契诃夫的中后期小说更重视叙述视角的转换 ,常常呈现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第一人称限知叙述相互交叉的复杂的叙事格局。在时空观上 ,契诃夫时而淡化时空 ,时而又严守时序 ,显示了叙事风格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4.
论明清的戏曲刊本插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叙事文学走向成熟相呼应,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是明清时期小说戏曲插图的出现与繁盛。通过对古典戏曲插图的考察发现,对于有着典型舞台特征的戏曲艺术来讲,相应的刊本插图在不同时期对舞台表演艺术有着或多或少的展示。因此,深化对明清叙事文学刊本,尤其是文学叙事与图像叙事关系的深入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形态,但在体式上已经体现出现代小说的特点.清末民初短篇小说在体式上的变革主要有: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述体制、叙述视角等方面.它在体式变革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抒情小说的出现.抒情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构造和艺术功能.清末民初短篇小说还造就了其他一些新型小说体式.在以上诸点上,它完成了古代小说体式向现代小说体式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然在成书形式上留有晚清小说的片段性特征,在叙事模式上采用"新小说"家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但仍有着高于同时期其他晚清小说的艺术成就,表现为具有在晚明时期走向成熟与辉煌的小品散文的风格。本文将主要以晚明小品的艺术特点作为参照标准,分析这部著作随性适意、真趣自然、抒情感怀、韵高奏雅的审美风格。同时把该书放在晚清小说的环境之中,在对比中凸现其小品风格。  相似文献   

17.
叙事与小说关系匪浅,它们在解读和构造小说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翻译中,由于源、译文叙事存在差异,译入语叙事对翻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清末小说翻译为例,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三方面进行讨论,证实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对中国小说叙事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欧文小说的艺术价值是通过它的叙事艺术来实现的.欧文在叙述中采用了独特而灵活的叙事视角来观察事物,使用讽刺幽默的叙事手法来揭示事物,并且通过悬念情节的叙事设计来塑造人物和吸引读者;同时还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和艺术修养,把普通平常的事物写得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使小说更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叙事艺术在小说类作品中发展得最充分.小说家叙事,可以顺叙、倒叙,还可以插叙其他事和补叙某种情况;写人,可作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行动描写和肖象心理刻画……,尤其是它相对而言的自由形式和松散特征,对人类隐密内心世界的充分展示和在个体化阅读方式中与读者的直接交流,使小说建立起独特的艺术表现优势.与戏剧、电影、电视相比,小说的叙事手段似有所短,因为在这些艺术门类里,人类的叙事艺术发展为直接在空间里拓展,借助于不断变动的场景、众多人物的亮相和动作、对话、独白、表情,甚至借助咏叹、歌唱等方式,在直观全景式地反映生活方面更为便捷.然而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并未停滞.且不说二十世纪以来派别纷呈的现代派小说(如表现主义、未来派、意识流、新小说,存在主义、迷惘的一代、黑色幽默等小说)在反映社会人生的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有了怎样的拓展,在叙事状物的技巧和手法上是如何地丰富(如意识流手法、象征、荒诞和变形的描写……),就是那些介于传统和现代派文学之间的作家,他们小说创  相似文献   

20.
叙事艺术对于文学的重要性,最突出地反映在小说中,"离开了叙述,‘情节和行为'就算不成一个‘作品'".①作为叙事艺术的小说,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叙事,意味也大不相同.因而阅读小说,不仅要关注故事,即"写了什么",更要关注其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叙事,即"怎么来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