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想,一个记者要在短暂的生命所允许的并不比常人多的时间里,从生活的海底、深山发现无穷的珍宝,手里必须紧握两支燃烧的红烛.一支是冷静的红烛;一支是热情的红烛.  相似文献   

2.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9,(46):18-18
“我觉得,地球上60亿人都应该向我们说抱歉。”因气候变暖,太平洋岛国图卢瓦可能在50年后成为首个沉入海底的国家,当地一位居民Mitaarla Trevor说。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26日,中国南海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使中美海缆等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在台湾以南15公里的海域受损中断,附近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大陆所有MSN的用户瞬间中断了信息交流。那是一次持续了3周之久的信息阻隔,使我感到我的世界改变了,变得迟钝、单调乃至暗淡。  相似文献   

4.
事情过去了八年零两个月,我又在天津南开区嘉陵道旁一个比较密集的居民区里见到了张书通。这位八年前奇迹般地在海底沉船内生存了125个小时的船员,如今已经46岁。作为目睹了营救全过程的新华社记者,重温惊心动魂的一幕,我的内心世界又一次感到震撼。这位当年极富传奇色彩的汉子,在我通报了姓名后仔细地盯了盯我的面孔说:“认得”。他给我冲茶,并招呼妻子和16岁的儿子来,向他们介绍我们间的那种特殊的相识。  相似文献   

5.
赵凡 《新闻记者》2003,(7):17-17
这显然是一次让我非常难忘的采访经历。 2002年8月的一天,完全偶然的场合,我得知在美国科研机构供职的中国地质科学家丁抗回北京作了关于海底热液与生命现象的学术报告,他此行是来接受中国地质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的。当时,我的第一个直觉是:这是一个难得的采访选题,不能错过。然而时间却很紧张,因为第二天,他就要赴贵州,然后直接飞回美国。  相似文献   

6.
坚强的鱼     
海底多么五彩斑斓。有鱼,有珊瑚,有石头,还有泪。我是一颗鱼儿的泪。我属于一条水蓝色的飞鱼。它每天载着我在海面上跳跃,飞腾。但我始终无法滚出它的眼睛,因为它是快乐的,它没有理由让我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感受那清凉无比海水的温度。我梦想着:假如有一天它老了,在海水深处再也飞不了了,假如飞鱼哭了,那样我就可以自由了。我盼望着飞鱼快点老去,每天想像着逃离它之后,就可以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跳舞、欢歌。于是我盼啊,盼啊。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飞鱼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痛苦无比。我大笑道:快,快哭啊,你哭了,我就自…  相似文献   

7.
窃听器为何不翼而飞?时间:1981年某天。地点:苏联鄂霍次克海。一艘美国潜水艇下沉,下沉。它此行的目的是,调换安放在海底通讯电缆上的窃听器中的磁带。但事出意外,安放在电缆上的窃听器不见了。这是一种当时最先进的微型化防水窃听设备。这种窃听器可以围绕在电缆上,而对电缆无半点损伤。当有人捞起电缆进行维修检查时,窃听器会自动脱落,沉入海底,电缆上不会留下一丝痕迹。窃听器中的录音磁带能连续工作4至6周。70年代末的一天,美国海军和国家安全局的一个工作组乘潜水艇在苏联鄂霍次克海底电缆埋设了这  相似文献   

8.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 你不知道 他们为何离去 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的一句…… 这本是一首我很喜欢的歌,但伴随着“东方之星”号客轮的沉没,听着是那么伤感. 一 2013年6月2日凌晨,和整个江汉平原一样,狂风暴雨席卷着武汉.2时30分,还未入眠的我突然看到手机新闻客户端弹出一则简讯:一艘载有400多名乘客的游轮在长江湖北石首(后确定为长江湖北监利段大马洲水域)段遭遇龙卷风沉没.在读过简讯中的每一个字后,我立即拨通了部门领导的电话.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26日晚8时许,我正在家里赶写一篇稿子,突然,接到《解放军报》驻济南战区记者站刘明学记者的电话,刘记者告诉我,烟台近海24日晚发生了一起沉船事故,他明天一早就要赶过来,让我去烟台随同他一起采访。放下电话,我一看表,已近晚上9时。急急忙忙给领导汇报情况后,便连夜驱车赶赴烟台。烟台,原来是勃海湾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在世纪之末,却接连发生了两起令人惨不忍睹的沉船事件。10月17日,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盛鲁”轮,因底部起火沉没海底,船上一人死亡一人失踪。当人们还没有从“盛鲁”轮沉没中的阴影中走出…  相似文献   

10.
于丽娜 《大观周刊》2010,(40):17-17
她的QQ头像是个小小熊。于是,我就叫她小熊喽。 前记 熊熊真是个很耐人寻味的人。 我不再试图了解她了。有的人生来心就和海底一样,你很难觉得可以望上一眼。但是对于朋友来说,这根本什么都不会影响。因为我们不需要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我曾访问了抗菌素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童村,写了一篇《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的通讯.从这次采访活动中,我又一次体会到:采访要取得成效,记者必须一沉到底.有位前辈曾经打过这样生动的譬喻:一个潜水员探海,当他浮在海面的时候,所见到的不过是蓝天、流云、浪涛、点点飞翔的海燕.可是当他一沉入海底,就会发现千姿百态的海国奇景、光怪陆离的水族生活、沉睡万年的无尽宝藏,从而揭开大海的奥秘.其实,社会生活何尝不象辽阔的大海那么丰富多采呢!如果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抢夺暑假票房.迪斯尼公司精心准备了一部色彩绚丽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而结果也不让人失望:根据8月22日公布的美国最新电影票房统计数字,《海底总动员》全美票房收入已高达3.28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新闻浮世绘     
啊哈!发现宝贝了1 2万瓶香槟啊!厂海底公墓?一世界头一家呀!。k /’“邋遢乔”飞滔吧的名号是我的j ∥茅呜,,一上午粥 发了200多条短信,大拇指都废了啊?这也能设尘案娑;能 本校新设学个啥’ ‘电磊挲显‘‰迎 众位同学来选修羚当瞧一瞧,看一看啊!机会 难得呀!r哈哈!如鱼得水呀1  相似文献   

14.
林希 《网络传播》2007,(7):87-87
2006年月12月26日20时26分,台湾南部海域海底发生7.2级地震。彼时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地震发生海域距离半个地球。而我在中国的家,和地震地区距离,就是乘飞机也要4个小时,虽然心中也对地震中心受灾民众深感同情,但到底不是发生在自己家里,心中没有太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个大型海底煤田龙口海底煤田,经过4年的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大海无际无边,它的体积谁能估量,谁能计算?浩瀚的书海博大精深,你却能将它收藏,将它包含。我爱辽阔、壮丽的大海,那是爱美的形象,美的大自然:我更爱深邃、迷人的书海,那是爱知识的结晶,智慧的甘泉。我喜欢潜入海底,寻根探源,揭示大海的秘密,开拓新的航线;我更喜欢漫游书海,求知觅宝,  相似文献   

17.
我先引《绘图青红帮演义》一书里的一段对话—— 话说王四见这黑面大汉挂出青帮招牌,上前盘问海底道:“请问老大,你在门槛没有?”那汉子听得,连忙起立离座,正襟躬身答道:“不敢。沾祖爷的员光。” 这里“老大”是对青帮中人的尊称,“在门槛”即“在帮”;“起立离座”为帮规,“员光”也是“在帮”的意思。这些话是旧时黑社会隐语,如果不解释,一般人听不懂。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为了完成一篇有关消息写作方面的小文章,借来一本《全国短新闻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与《光明日报》记者部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想从入选的短消息中找出一点带规律性的东西。粗略通读一遍后,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地发现了一个“奥秘”,这些短新闻除了篇幅短以外,标题一般也很短,并且几乎都没有多行标题,只有主题。这点发现竟使我感到“如获至宝”,立即拿起笔来,想就此作一番论述。写了两段后,忽然对此产生了疑问:书中的一些文章原来读过,朦胧的印象中好象不是这样。为了慎重起见,我只好按书中提供的线索去资料室核对。结果发现:我所发现的“新大陆”沉到海底去了,许多短新闻不是没有  相似文献   

19.
老海 《兰台世界》2001,(2):42-43
8月13日,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多用途核潜艇沉入海底,成了2000年震惊世界的新闻.这艘价值连城的核潜艇发生在现代,人们完全有能力将它打捞上来.但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又有多少黄金宝船沉入海底,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打捞,而成为永久之谜.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12日苏里南、圭亚那、加勒比海海底深入海底2900米铺设1127公里的海底光缆系统当地网络带宽提升3000多倍所有努力只为实现一个梦想联结无处不在畅享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