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的原则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从满足社会需求, 从职业和工作岗位出发进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及其对口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与社会需求及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集中在:中职学枝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培养的人才数量与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新兴专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不相适应. 对此, 需要认真研究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问题, 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吻合度.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迫切需要在教好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英语教学,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中职烹饪专业双语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操作能力和烹饪英语口语水平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烹饪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有三:一是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二是教材严重匮乏,三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提高中职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水平的对策有四:一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要创新双语教学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三应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四是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3.
曾本友 《广西教育》2009,(15):61-62
专业设置是县域中职教育联系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桥梁,中职学校就是通过专业建设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的。为此,本文结合广西五大经济分区及其职教现状,提出县域职教专业设置的五条原则,探索专业设置的四种基本方法,以期为县域中职专业的设置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童俊容 《时代教育》2014,(12):172+175
本文就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实际情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对策:加大专业课教师的行业培训力度,打造精品课程,深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办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相似文献   

5.
于昊 《华章》2007,(5):22-23
通过对就业市场对中职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分析和市场经济对中职专业的影响分析,阐述"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中职专业"的合理性,为适应改革中的就业环境,提出设置中职专业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专业进行规划、设置的建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大量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目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落实教材与课程改革,大幅增加实践技能型课程设置;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课程体系创新衔接、教学内容遴选和教材建设是搭建中高职业教育立交桥关键所在,本文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在调研、探析中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会计电算化专业中职、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路和措施,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遴选中职、高职教学内容,并以此根据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按四种类型设置课程模块进行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8.
韦夏莲 《广西教育》2010,(27):66-67
解决中职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是减少中职新生流失的有效举措,是中职学校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专业设置、学制的设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论述解决中职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作为蓝领的摇篮,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竞争十分激烈。面对如此局面,成熟的办学条件、过硬的师资队伍、独特的专业设置才是一所中职学校发展壮大的保证,在专业设置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下面我就在中职学校开设速录专业的可行性从以下三方面做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济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布局、规模、师资提出新的要求.中职专业与产业结构在适配性方面,存在专业布局结构相符,重点专业发展不突出;生源数量比例相适,规模化特色发展不明显;师资素质相对合理,层次分布与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通过举例分析,提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优化对策:调整专业结构,做好精品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关注学生通用技能培养;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三大产业对接、六大支柱产业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对接三个维度剖析云南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结果显示,云南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在适配性方面存在明显错位,建议从调整专业布局、突出与支柱产业相应专业建设、推进相关专业群的发展、打造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四个维度,科学调整专业结构,瞄准产业发展需要,以适应云南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机电专业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电专业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中,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是十分重要的三个方面,只有把握整体、着眼大处,又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建立有效的衔接模式,促进中职与高职贯通体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核心内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要对中职学校测量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思考,结合该专业的现状及学校作为国家示范校建设的要求,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以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的专业起着连接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专业设置好坏对职业学校能否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某种程度的影响.江西省中职学校总体形成了以信息技术、加工制造两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基本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也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结构不合理、聚集度较低等问题,且城乡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明显,还需通过加强基础类专业、专业集群、特色专业和复合专业建设等措施加大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提高江西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水平.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阵地,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前,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在学习幼师理论课程时出现了学习倦怠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学校、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来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幼师理论课程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对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高职教育领域中,或者是从宏观层面针对各类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较多,而对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于从教学论、课程论等角度探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专业建设问题,成果数量较多,但真正从教育论、教学论等视角系统地思考中职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这些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间接阻碍了职业学校乃至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将结合哈尔滨市地域经济情况对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进行研究,研制出能在全省中职学校范围内对专业建设起辐射、示范作用的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性体例,以促进我省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更加科学规范,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阵地。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前,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在学习幼师理论课程时出现了学习倦怠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学校、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来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幼师理论课程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就业市场对中职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分析和市场经济对中职专业的影响分析,阐述“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中职专业”的合理性,为适应改革中的就业环境,提出设置中职专业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专业进行规划、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偏离现实,开设课程过高过难,科目过多又缺乏实训.本文分别从中职学校中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施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着力培养客服营销等基础服务类人才,其专业课程要紧密围绕此培养方向设置.  相似文献   

20.
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形势,结合黑龙江省中职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堂教学评价分析,剖析中职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教材使用情况方面存在的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析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专业教学能力、教学策略运用;阐述中职工美专业课程设置整合对策、构建教育教学质量多元评价模式、实施第三方评价策略,进一步规范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体检诊断作用,为改进教学和教育行政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