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制度的变革使高校行政式、福利型、无偿性的后勤管理模式弊端凸现 ,制度变革带来的观念更新打开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广阔空间。交易成本原则成为抉择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模式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高校后勤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这一转变不仅使高校后勤的组织性质和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而且也使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迫切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后勤管理服务队伍,否则高校后勤就无法实现向现代后勤管理服务的跨越。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是在我国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高校后勤改革所面临的矛盾,通过调查研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推动我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高校后勤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型逐步向企业化管理转制。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办法,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搞好收入分配改革有利于服务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建立融管理、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是高校后勤转型的最大障碍。实现高校后勤转型关键在于更新观念。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转型的基本目标。后勤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进程。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后勤是实现后勤社会化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后勤的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高校后勤的产业化李庆广高校后勤改革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是由一体两制向事企分开(事业单位的学校与企业化管理的后勤分开)和政企分开(后勤的行政管理与经济服务的实体分开)发展,实行"小机关,大实体"、"小管理,大服务";二是由经费包干向全面承包、...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它既同高校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具有社会企业文化的特征,是高校后勤运行管理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指导观念、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高校后勤正逐渐从全面的福利型、无偿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方向迈进。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为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有利条件,但是也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一些服务管理、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落后于社会上的企业,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而当前的首要任务则是优化、强化和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将高校后勤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法,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和师生员工生活的同时,积极发展校内、外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并逐步向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过渡。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后勤改革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当把重点放到后勤的人事制度的和财务制度的改革上。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迅速的时代,愿景管理已成为维持组织发展,促进组织变革,帮助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高校后勤实体为例,研究高校后勤在以管理服务为主的事业型单位向以经营服务为主的企业型转变和发展过程中愿景管理的现状和重要价值,以及高校后勤如何引入愿景管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管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服务对象骤增、服务区域规模扩大、服务需求质量提高、服务人员量与质却逐年降低等挑战和改革困境。这迫切需要高校后勤管理者通过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师生参与的管理方式、实行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积极营造和谐共赢的后勤管理文化氛围,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教育的高层次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初现弊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指出了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高等教育高层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向科学化和制度化发展,使高校后勤管理上作不断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是高校后勤转型的最大障碍。实现高校后勤转型关键在于更新观念。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转型的基本目标。后勤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进程。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后勤是实现后勤社会化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学报必须实现其职能转型,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围绕教育目的顶层设计的由服务学校向服务职业教育转型,围绕人才培养的由服务科研向服务专业教学转型,围绕校企合作的由服务教师个体向服务行业组织转型。  相似文献   

16.
依据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形势。"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转型。要实现这个转型,从凯里学院的实际看,其主要工作应包括围绕做好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注重发挥传统资源优势,做精教师教育专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教学综合改革;做好从偏重教育管理转向服务于引领的转变;做好从偏重理论研究转向服务地方的应用研究转变;做好双师型师资为核心的教师队伍规划与建设;做好学校办学职能调整和主动融入地方共同发展;实施全面开放,推进孤立发展向合作发展转变;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大力改革、建立新型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实行半企业化、企业化管理,最后目标达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在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达成共识。但如何从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基础上,最后达到后勤与学校在编制上逐步脱钩,实现社会化;如何实现由“福利型”服务向有偿、经营型服务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如何保证稳定、合理地减轻师生员工的负担,则是问题的关键。湛江师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目前在校学生有4000多人,教职工  相似文献   

18.
一、高校后勤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后勤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企业除了要不断改善后勤服务硬件设施外,还要广泛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产业向现代高校后勤服务产业转变,也才能真正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社会化则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法人服务体系.它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二是社会职能由事业属性职能变为企业属性职能;三是服务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的市场手段;四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组织形式变为企业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客观上要求高校后勤部门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使高校后勤逐步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转变。而要达到这一要求,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便是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本文着重就改革内部资产管理体制,加快高校后勤服务向社会化转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