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律翻译人才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一种,而且是涉外法律人才。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当前法律翻译人才奇缺,因此必须打破高校院系的藩篱,以锻造复合型法律翻译师资为重点,逐渐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法律翻译人才,以服务社会和涉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各地方性高校也纷纷开设本科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性高校有许多共性,因此宏观地探讨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设置最优化的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为突破点,在对当代社会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可行性,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及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A5):90-91
翻译实践是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以翻译工作室为依托,进行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旨在为翻译实践指导、翻译成果展示、翻译精英选拔提供有效平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素质过硬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翻译人才。本文从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构想、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设计、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等方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尝试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俄关系的发展与深入,两国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科院校的俄语专业学生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二外俄语学生是强大的后备力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传统的二外俄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大背景下,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方针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协作,这对翻译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但是,传统的翻译专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应根据社会发展潮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型的翻译人才。本文以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着力点,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人才的需求指向,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创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和完善路径,以此提升我国翻译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标准结合大庆职业学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教学思想和知行并重的教学基本规律,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措施与途径,以期满足我国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社会对专业技能和外语知识兼备的行业翻译复合型人才需求剧增。根据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文章提出翻译人才培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多元化、翻译实践教学的常规化和翻译课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出适应地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分别从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及课程的改革、对研究生生源的改革、教师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探讨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高层次、 应用型、 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 因此, 翻译( 笔译) 教学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译者能力为中心,打造复合型翻译专才。本文以译者能力构成要素为框架, 根据教学实践, 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模式: 即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翻译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开办以训练翻译技巧为中心的翻译工作坊,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 开发以项目为中心的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adequacy of training provided to more than 80 graduates of a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 for specialists with hearing impaired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employment demand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ee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most all graduates were employed in settings consistent with their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needs in the areas of consultation skills, networking strategies, and administrative and management training were similar to results obtained in studies of generic counselor educ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按照当地企业的需求,从树立理想和敬业精神、锻炼胜任岗位需要的技能、培养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等方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以求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西安理工大学在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中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在校内开展雅思培训,不仅节省了培训费用,方便了学生上课,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英语水平,取得很好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目前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供需情况,从而探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毕业生279名与45家企事业单位31名负责人员的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难以平衡的状况,其主要原因为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脱钩(52.3%),而高校本专业毕业生往往选择再次学习方式(40.0%自学方式),暴露出先行培养模式难以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问题。结论: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以转变陈旧的体育教育观念,为各高校发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越来越"实用化",企业对职业岗位和生源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教学效果与社会需求契合程度低、职业教育从"学习"到"工作"的角色转换不力等"瓶颈"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调整,通过职业能力开发视阈下产学合作机制的价值透视,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来构建人...  相似文献   

16.
做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是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和拓宽学校学生的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本校2011级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展开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整体评价较为满意,但是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其是高职院...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既要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又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办学理念,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创业教育,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对涉外导游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高素质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旅游教育。为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和旅游企业对涉外旅游人才的素质要求,涉外旅游人才培养需构建以职业能力和外语水平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建立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多元教学模式,开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才能达到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变化的涉外旅游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19.
谈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云桂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71-72,78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为了与市场接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与就业联系起来,改进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20.
选聘高校毕业生村官,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和地方院校发展的需要。地方院校培养毕业生应聘村官,既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又要有灵活的措施方法,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地方院校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